近日,青年实力作家沈书枝新书《月亮出来》读者分享会在北京方所书店举行。活动以“一个人的月亮,一代人的故乡”为主题,邀请了作家梁鸿、作家辽京与本书作者沈书枝一起围绕新书畅谈童年、故乡、家庭等话题。

活动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现场

评论家何平称沈书枝为“故乡的女儿”,成为“家乡的自然书写者”也一直是她写作的源动力。但在新作《月亮出来》中,她对故乡有了新的感触。沈书枝敏锐地意识到“我是一个如今置身其中、但却只有过去与之发生联结的人”,道出了漂泊在外的游子与故乡之间的悬置感。于是,她用真诚而细腻的文字,记录下小时候的乡野,长大后的城市,还有在两者之间孤悬的我们,以一个人的“南方”,为一代人打开了通往过去和故乡的大门。

《月亮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月亮出来》

沈书枝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月亮出来》共分为上、下两个篇章,其中上篇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家乡民俗和风物的记录,以及对儿童心理的观察和体悟。开篇《蒿饼青团清且嘉》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回到了乡间采野菜的童年和春天多雨的皖南地域。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是沈书枝的文字留给读者的印象,这得益于她古典文学的知识背景,以及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她在写植物或吃食时,“有一种贯穿古今的浪漫和准确”。如写做蒿子粑粑,在时间上,她跨越古今,探寻“青”的来源,从鼠麴草、五月艾写到麦草汁;从空间上,她结合自身的人生轨迹,从安徽写到江苏、浙江和北京。沈书枝总是不惧细小,不厌其具体繁琐,孜孜不倦地做着最细微地观察与记录,用文字为读者构筑一片精神的乡土。

与常见的,将花草树叶只是作为一种比较单纯的审美价值而书写的文章不同,沈书枝笔下的风物不仅有自然之美,还跟其自身的乡土生活经验有着密切联系,进而又与一个地方的乡俗民情相关联。一花一木,一菜一汤,在沈书枝的描绘中,都是连接过去与现在、故乡与他乡的桥梁,能够瞬间唤醒读者内心深处的记忆与情感。正如沈书枝自己所说:“植物所惠予我的,委实良多,好比儿童时代门口水塘里所生长的萍蓬,到如今仍年年在同一位置开出油亮的黄花。在过去经验之根系与今日经验之花叶之间,有细细茎秆埋藏于水下,默默将其连接。”

此外,沈书枝的作品中的另一特色是,对于童趣的保留。这一点是受到作家废名的影响。沈书枝认为,废名的作品里非常难得的是他在描摹自己做儿童时的心理,并给予理解与同情。所以在《月亮出来》中,读者可以看到,童年时的作者用一种恰到好处的力气扯断鼠麴草的叶子,看它拉出柔软细长的白毛,而感到“不足为大人道的乐趣”;也有到了冬天,看到簟子放在楼梯间,“会因为它们的冷清而感到难过”的儿童心绪,特别能引人共鸣。

“还顾望旧乡”是沈书枝的散文作品中一贯的情愫与内核。身处城市,异乡人模糊的自我定位以及与故乡真实的距离,让乡土成为可供抒情的遥远存在。然而在新作《月亮出来》中,回到故乡的沈书枝却真实地感受到“我是一个如今置身其中、但却只有过去与之发生联结的人”,并且“似乎确定无疑的是,我终将会离开这里”。这些表述精准地传达出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因求学打工而身处异乡的游子在往返于城乡之间时的悬置与漂泊之感。

而在表达这种悬置感的同时,沈书枝也清楚地意识到“能够在悬置中感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可以离开和回来的我的幸运。只能停留在此处的人,背负的又是怎样一种无法挣脱的命运呢?”詹姆斯·伍德在《世俗的无家可归》中写道,很多年后,他才意识到,自己多年前是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这决定在当时却无丝毫重要的象征,直到漫长的时间过后,它当时的征兆才显露出来。这跨越漫长时间的领悟,实际上构成了人的一生。

正如我们很多人一样,“在当时也全然不知,这是一条真正通往告别的路。这离开甚至是从我们上学时起就逐渐开始的,从村里的小学,到镇上的初中,再到县城的高中,最后是离开省份的大学。而那时我们对此毫无察觉,不知离开便意味着永不能像当初一样回来”。于是,沈书枝决定用自己所能有的方式做一些事情,包括记录下这座偏远的村庄以及这条告别的路,便是完成我们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沈书枝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皖南乡村,是南京大学古代文学硕士,现居北京,近年来,在非虚构写作领域逐渐崭露头角。曾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佳作奖、豆瓣阅读征文大赛非虚构组首奖。沈书枝的文风深受周作人、沈从文、废名一派影响,又继承了中国古典的散文传统。其文字平和质朴,字里行间又饱含温情与诗意。

从乡间风物到“北漂”生活,时空的迁移和个人角色的转变,让沈书枝的文字伸向了更远的地方。她更深地进入了生活,以及自省与思索的内部世界。在《月亮出来》中,沈书枝拿出勇气、克服不安,把自己与家人不完美的部分呈现了出来。因而书中的人物都是真实、具体、矛盾的,让人情感复杂,而非只是带着童年与故乡滤镜的暖光。

写作不应只是个人的表达,更要为自己的出身和所在的阶层说话,去真正看清楚他们的困境,最终这种表达也会通往自身与理解。在沈书枝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被生活剥夺了一层又一层的长辈们,似乎也只有和熟悉的人在一起,回味存在于彼此记忆中的部分,才能感受到一点安全的和爱有关的东西”。我们以为的唠叨背后,是对爱的深深渴望。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