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百多年前,一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鼠疫浩劫了整个欧洲大陆。上千万的人双眼暴凸、全身发黑,在痛苦中死去。许多昔日繁华似锦、热闹非凡的大城市,一时竟变得如同午夜中的坟场一样凄凉衰败、阴森恐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后,一种又一种传染病接踵而至,白喉、霍乱、天花……夺走了无数宝贵的生命。这些可怕的传染病究竟是由什么东西引起的?谁是十恶不赦的杀人元凶?多少年来各国医生和科学家们搜肠索肚、呕心沥血地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谁也没想到,在人类同传染病进行的斗争中第一个发现细菌真面目的竟是荷兰的一位身处僻壤、默默无闻的看门老人——列文虎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列文虎克(1632—1723)出生在荷兰的德夫特。因早年丧父、家境贫寒,十六岁上便在荷兰京城的一家杂货铺当了学徒。他非常热爱科学,每当夜晚闭店后便凭着一豆烛光潜心阅读借来的各种书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还特别喜爱观看磨制玻璃镜片和打制金银器皿的手艺,一有空便跑到隔壁的眼镜铺和首饰铺里去,那磨制玻璃的沙沙声和冶炼金银的炽热火光,激起了他许许多多美丽的幻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年后,列文虎克的学徒生活结束了。虽然他知晓透过磨制的玻璃镜片可以将见到的微小东西放大,并盼望自己能够造出一具效率更高的仪器,但是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四处奔波,竟白白耗去了几十年的宝贵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垂暮之年,他才有了比较安定的生活,在故乡寻了个为市政府看门的差事。每天,他开关市政府的大门,并定时地爬上钟楼敲钟报时。这种清闲的工作为他实现自己多年的宿愿提供了充裕的时间,一有闲暇,他就专心致志地摆弄他那心爱的玻璃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天又一天过去了,经历了多次失败,列文虎克终于磨成了两个精致的玻璃镜片。他将镜片固定在一块金属板上,并在中间安了一根用来调焦的螺丝杆,这样,一架初具规模、放大近三百倍的显微镜便问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一只苍蝇放在显微镜下,一列文虎克吃惊地看到苍蝇的腿脚竟是那样粗壮,而且上面布满了尖锐的毛刺,活象一只狰狞可怖的狼牙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一位老头的嘴里取出一点牙垢放在镜下观察,眼前的景象使他惊呆了——仿佛是一个五花八门的动物园,数不清的小生物在来来往往、穿梭不停。有的象鱼儿一样在摇头摆尾,有的象根木棍一样在慢慢飘荡,还有的竟扭动着身躯在跳着奇怪的舞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把看到的一切仔细地描绘下来,并制做了各种各样的标本,有青蛙的血液、昆虫的眼睛、公鸡的羽毛、蚊子的嘴、还有浑浊的雨水……但最使他感兴趣的还是老头嘴里的那些小生物,他在记录中感叹道:“在一个人口腔的牙垢里生活的动物比整个王国的居民还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列文虎克将观察到的结果精心整理出来寄到英国皇家学会,很快便轰动了这个当时欧洲科学界的权威机构。那些高贵的学者名流做梦也没想到,在他们身边竟存在着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微小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从世界各地纷纷拥向荷兰这个不出名的小城,要求亲眼看一看过去谁也不曾见过的微小生物。甚至连至尊无上的英国女皇也派来了使者,请求列文虎克准许她开开眼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由于列文虎克研制的显微镜发现了与人类生活休戚相关的细菌,许许多多的学者得以开始了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一百年后,这方面的工作有了重大突破,自然科学中的“细菌学时代”终于到来了。今天,当人类掌握了更高的显微技术和同细菌斗争的先进手段时,他们是不会忘记当年的看门老人列文虎克的。

原载于《黑龙江画报》,改编:宋丹东,绘画:孙承民,来源:從人之門)

作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承民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民盟中央美术院理事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教授

黑龙江省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中艺指数”艺术品交易首位上市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