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有专业的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的维护和保养,而人体的“高速公路”——血管也需要维护和管理,尤其是那些每周都需要接受三次以上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而言,这条“高速公路”的运行状况更是关乎生死。一旦透析管道出现感染、破溃、爆裂,轻则肢体不保,重则致命。

“对于需要通过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的尿毒症患者而言,尽力维护好通路的,透析病人一侧上肢通路使用年限超过十年没有问题。将四肢都充分利用上的话,血透通路的使用时间就可以更长。尿毒症患者也可以有更长的生存期和更好的生活质量”,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通路中心主任胡波教授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通路中心胡波教授和医护团队在为患者实施紧急手术。

我国作为慢性肾脏病高发国家

每年有80万人需要接受血液透析

慢性肾脏病逐渐高发,是一个全球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在我国,根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慢性肾病的发病率更是高达10.8%,每10个人中就有1人罹患肾病。

在如此庞大的患病基数下,再加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高血压等肾损伤慢性病同样高发,我国进展到终末期肾病(尿毒症)阶段的患者数量超过百万规模。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和肾脏移植成了他们延续生命的关键手段。“在我国超百万规模的尿毒症患者中,有80万左右需要接受每周三次以上的血液透析,用机器代替病变的肾脏来过滤身体的毒素,以维持生命。”

广东人往往将血液透析称之为“洗肾”,过程需要将尿毒症患者的血液引流出来,并导入透析机,这其中综合考量了生物力学、人体解剖学、材料学等多种复杂的科技。在最早期的透析过程中,肾内科专家们甚至是通过注射器采血的方式来进行透析,每次透析都要切断一根动脉,插入玻璃和金属管来建立血管通路,结束后又拔掉插管结扎血管。过程极端痛苦,而且特耗费血管。一旦没有血管可用,患者的结局只能是死亡。

直到可重复使用的导管材料被开发出来,肾内科专家利用导管同时接驳到相邻的动、静脉血管上,并在体外形成连接。血液透析患者便可以长期、可重复的使用这一连接装置与透析机“人机对接”。而这一里程碑似的“人机接口”,专业名称叫动静脉瘘,是血液透析病人的赖以维持生命的透析通路。

有鉴于血管通路中心的重要性,国际肾脏病领域从2004年就开始在肾内科基础上强化了血管通路亚专科的建设。不断提升血管通路的维护能力,保护好血液透析患者最薄弱的“阿喀琉斯之踵”。

我国目前也在加强血管通路亚专科的建设,并将相关基数常态化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的输液港埋置,复杂病人的深静脉置管和输液通道建立等多个领域。

“目前尿毒症患者常见的血透路径,最常见的是通过患者四肢建立自体血管内瘘(在双上肢、双下肢置管),如果每条管道能用到3-4年的话,血透病人可以保证通过这些通道维持12-16年左右。如果合理规划人工血管内瘘的设置,最多可保证30-40年,目前全球最长的透析纪录,已经达到50年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注重血管通路维护

临床上常常发生极度危重的假性动脉瘤

胡波教授告诉南都记者,透析通道往往使用两年左右就要定期维护,只要不感染,不堵塞,血管一直通畅,患者就可以一直使用这条管道与透析机对接透析。但一旦感染,血管堵塞,就需要专业地进行维护,并在其他的肢体上开辟血透的第二、第三乃至第四、第五战场。“左手不行了换右手,进而左右脚,这些都需要肾内科专家们结合患者的血管情况来进行综合的评估。”四肢都无血管可用了,专家们还是能找到其他的通道,比如经过颈静脉设置长期透析导管(其使用周期在2-3年)。

基于透析通路的重要性,暨大附一院率先设立了血管通路中心,来为血液透析患者做保养、维护。“透析患者自己也知道这条通路的重要性,但毕竟欠缺专业知识和素养,动静脉瘘的维护又需要严格做好抗感染等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名尿毒症患者用于透析一侧的手臂上鼓起了一个拳头大小的包,一旦破裂,3-5分钟就可致死。

中心成立以来,就处置了多例因维护不善而导致假性动脉瘤、血管通路感染的重症患者。“假性动脉瘤也好,感染破溃也罢,如果发生在院外,前后只需3分钟就可能让患者大出血而死。”

胡波教授表示,这些血管通路领域的急危重症,往往发生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当中,他、她们频繁的血透,使血管条件变得越来越差、血管壁也越来越薄,加上高频密度的血管穿刺,血管通路开始出现了血透过程中非常高发、凶险的并发症——动静脉内瘘假性动脉瘤。

就在前不久,胡波团队就为一名透析九年后上肢出现假性动脉瘤的透析患者进行了紧急手术治疗。通过物理止血带加压止血,同时压住了患者的关键动脉、吻合口,精准而快速地切除了假性动脉瘤,患者这才转危为安。随后,团队又利用其健康血管重建了一个用于透析的动静脉瘘。“废弃了一条生命通道后,又马上重建了一条生命通道。”

建议80万透析病患做好通路自检

发现隐患及时干预

胡波教授告诉南都记者,对于需要通过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的尿毒症患者而言,无论是使用自体动静脉瘘还是人工血管内瘘技术,如果维护得当,是可以保证通路长期使用的。一旦该处通路出现了毁损,肾内科专家还可以在同一条血管的近心端再建通路。“尽力维护好通路的前提下,透析病人一侧上肢通路使用十年以上没有问题。将四肢都充分利用上的话,血透通路的使用时间就可以更长。”

目前我国的血透病人在80万左右,广东省就超过了10万,是全国血透患者数最多的省份。胡波建议血液透析患者要做好透析通路的自我监测和管理工作,一旦发现透析血管出现触觉能及的杂音、震颤,血管通路上表皮出现外观上的隆起、鼓包,就应该立即找肾内科专家或血管通路医生明确诊断干预,及时排查隐患,确保通道安全。

普通透析患者,每三个月要接受一次血管通路筛查,通过彩超或造影看看流量、管壁的情况,提前做好预判。而那些血管通路出过状况的患者,类似的检查每个月都要进行。

他同时建议,对于那些还没有血液透析但即将进入透析阶段的肾脏病患者,一定要接受好肾内专科的建议和随访,避免第一次血透就要插管。“插管透析对中心静脉伤害较大,减少插管能最大程度保护透析通道。”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张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