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建民

灵山,位于宁阳境内。它头枕汶水,北依泰山,南与曲阜古城相距不过数十公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山脚下的这片土地,是古代连接泰山与曲阜之间的交通要道,车马辚辚,齐文化与鲁文化、岱岳文化与儒家文化在这里交融。往北数里,有古郕国遗址。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封其弟、周文王第五子叔武于郕,建立了郕国,孔子曾“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如今,山北不远处的堡头文化(大汶口文化最初的名称)遗址千年犹在,秦始皇禅梁父处仍历历在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遥望灵山,海拔不高,却孤峰独峙,陡峭壮丽。灵山,又称铁索灵山。有人说:“神州处处皆灵山,有山必有灵山寺”。宁阳灵山寺在山巅,已有千年历史。清咸丰《宁阳县志》记载,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僧福善乞改称寿峰寺额,是时僧侣日众,乃造铁索,设机提水,以供日用。家在灵山之麓的明代首辅大臣、馆阁体代表作家许彬,在《灵山胜迹》一诗中这样写道:“巑岏形胜小昆仑,北斗天高手可扪。一道金绳开汲路,千年石虎护山门。”

灵山寺寺院分前、中、后三个院落,由106级盘道、石佛洞、山门、钟楼、鼓楼、大雄正殿、东西两庑及玉皇阁等建筑组成,是一组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存有元至治元年重修《大雄正殿记》龟负碑刻等。整个寺院除中院内地面平坦外,前、后两院均有怪石高出地面,寺内存黄檀等稀有树种多株。

灵山寺修建于何朝何代?至今已无可考。清咸丰《宁阳县志》载:“存唐上元元年石塔二,今名灵山寺,不知何时更为今名。”此山名曰灵山,与佛教中的灵山有关系吗?不得而知。如今,灵山铁索早已不见了,但设机提水的印迹还在。慢慢地走着,细细地看着,山间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碑,都带给你一段段历史的记忆。

关于灵山,我们听到不少关于它的传说和故事。其中,“虎蛇驯伏”和“如来灵光”的故事,颇为神奇。而最令当地老百姓津津乐道的,是“马歇蹄”的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在一次战斗中损兵折将,成了光杆司令,被元军一直追赶到灵山脚下的大张村,正巧洼地有个老农在耕地,眼见无处藏身,老农让朱元璋趴在沟里,用深翻起来的土把他盖住。不巧,一匹马蹄踩着了朱元璋的胳臂。朱元璋对马说:“你把这蹄子抬起来歇一歇。”马听后,真抬起了蹄子,朱元璋得救了。人们说,马停不下来,总有一只蹄子不着地,就是从那会儿来的。明清《宁阳县志》这样记载,“相传,明太祖微时饭于故城张彦中家,经憩于此(灵山寺)。”明万历三十四年,兖州(时宁阳属兖州府管辖)知府石九奏和推官矫九高,均将灵山圣迹列为宁阳古八景之首。

站在灵山之巅,极目远眺,让人顿生人生开阔、天地大美之感叹。你会深刻地感受到,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正迎面扑来。

(本文作者为山东省作协会员,著有作品集《家乡的蟋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