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一场兵变引发的“中兴”

公元812年,是被称为“小太宗”的唐宪宗特别开心和自信的一年。

这一年的天是蓝蓝的天,这一年的水是清清的水,这一年的河北特别美。

因为魏博一场兵变,河朔三镇不论真假,居然都向唐廷低头认怂。

魏博镇,上演了一出魏博版的黄袍加身。

由于新任节度使田怀谏年幼,田家的一个将领田兴率领士兵要求更年长忠厚的田家人田弘正当节度使

田弘正胳膊扭不过刀口,当了魏博节度使。

田弘正做法和后来赵匡胤做法一样,估计赵大就是学习的田弘正。要求士兵秋毫不犯,还把前任节度使田怀谏送到都城长安供养起来。

长安繁华地,没有土皇帝的自由,就去长安享受真皇帝一样的奢华,当然钱由魏博镇来出。

田弘正当上老大后,放弃田氏家族一贯的创业精神,抛下魏博割据一方的传统,认为搞个“编制”更可靠。积极投向唐廷,在唐廷攻打成德、剿灭淮西等平藩战争都努力杀敌,以示忠心。

对抗唐廷的藩镇主要是河朔三镇和中原地区的淮西淄青两镇。

两边对造反这事儿,经常呼应,搞得唐廷双线作战非常难受。

现在魏博投靠了唐廷,让河朔另外两镇很没安全感。于是,天天找人去游说田弘正,告诉他“创业”的好处,赚到的都是自己的,何必混编制,听唐朝皇帝的话。

可他们错估了田弘正拥有编制的心,田弘正不但不回头,还铁了心与唐廷一起死磕不听话的藩镇。

成德不听话打成德,淮西吴源济反抗,就跟随名将李愬灭淮西。

因此,李愬把田弘正抬得很高:魏人所以富庶而能通知圣化者,由田公故也。

正是魏博镇划时代意义的归唐,使唐宪宗时期藩镇问题最起码在表面得到解决,不打仗就有精力发展经济,提高生产,所以唐宪宗由于藩镇问题的解决,各方面都得到飞跃。

史称“元和中兴”。

二、军饷引发的“长庆不庆”

公元820年,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因病挂掉,唐宪宗认为只要安排个忠于唐廷的节度使,就能在成德上演与魏博同样的故事。

那么要上演魏博故事,就安排魏博的人过来演就行,正是这次错误安排,导致河朔三镇再次反叛。

唐宪宗大手一挥,魏博节度使田弘正改任成德节度使。

对唐廷的安排田弘正是顺从的,可成德的凶险环境他也是明白的。

面对不讲理的士兵,只能用刀讲理。田弘正率领2000魏博牙兵到成德上任。

这个安排本可保田弘正安全无虞。

所谓“长安天子,魏博牙兵”,田弘正在成德的就是天子诏命,牙兵随行,打出了“王炸组合”。

面对“王炸”,成德军还真被震慑,把田弘正当节度使供着。

王炸很好看,现实很骨感。

现实问题是这2000魏博牙兵是田弘正私自带过来的,平时吃喝拉撒睡没地方出钱,田弘正只能自己掏腰包供养。

田弘正认为自己对朝廷尽心尽力,朝廷对自己也应该尽点儿心力。于是,上疏,要求这2000牙兵算入编制,吃皇粮。

悲剧从这一刻开始:这次牙兵“入编”活动,没批。

公元821年,唐穆宗继位,改年号长庆,可连短庆的都没庆起来,河朔再次反了。

此时田弘正自己掏腰包养活2000牙兵已经大半年,他混迹河朔多年,这次也是大意了,居然认为成德军还算听话,没那么可怕,于是让这2000魏博牙兵回了魏博。

没了魏博牙兵保护,成德军这次要成全你的德行。

恰巧朝廷赏赐成德的一百万钱迟迟不到账,而田弘正供养长安自家人的钱源源不断从魏博与成德运出去。

这让本来就和田弘正有梁子的成德军彻底愤怒,比愤怒更可怕的是需要有个让愤怒爆炸的引线,这个人就是兵马使王廷凑。

就在魏博牙兵返回魏博当月,王廷凑就率领成德军把田弘正、其家人包括三百多官员全部杀害。

王廷凑这货也是个狠人,毫不含糊,重新联合魏博与幽州两镇,反了。

三、忽悠的胜利

刚当上皇帝,就遇到老爸辛苦打下的河朔再次造反,唐穆宗自然不乐意。

为保证讨伐河朔胜利,唐穆宗决定先了解情况。

他召见一个叫王日简的谈话。

王日简,前成德节度使王武俊的小弟,现长安供职,属于对唐廷与河北都了解的人。

唐穆宗找他了解情况很合适,却忽略他本身存在的不听话基因。

由于对各项业务都非常熟悉,见到唐穆宗后,王日简侃侃而谈,全都击中要害。这让唐穆宗非常称心,认为按照王日简的说法,平定河北指日可待。

看到唐穆宗对自己表演满意,王日简开始了最后的“高潮”:毛遂自荐。

“扑通”一声,两膝撞得地板作响,王日简跪倒在地,鼻涕满嘴泪满脸地表示自己多年潜心研究河朔问题,就是为了报效朝廷,这次能得到圣皇召见,祖宗十八代都有荣光,愿以死报国,恢复河朔。

面对真情“告白”,唐穆宗也认为王日简这货既有能力又有忠心,是个难得人才。为将这两个特点都突出,赐姓李,改名全略,封为横海节度使,协助唐廷讨伐成德。

至此,通过一顿忽悠,王日简从曾经成德节度使王武俊小跟班走向人生巅峰,成为和大哥平级的节度使。

正是这次任命,使得河朔走向更乱的未来。

四,名将李光颜:这个锅我不背

李光颜,中唐名将,平定淮西,威震西北。

本次唐穆宗安排李光颜作为讨伐成德王廷凑的主帅,可见势在必得。

河朔作战一大特点:人情事故。解释出来就是搞不定人情,就得出兵败身亡事故。

李光颜率领大军从许州杀向河北,走着走着,出现了最严重问题:粮草跟不上。

这样下去,不被打死,也得被饿死。

而这次作战粮草是唐穆宗特批,不可能供给不上,李光颜发现一个最严重问题:粮草去哪里了!

答案很明确,粮草到横海镇之后就运不过来了,横海节度使正是唐穆宗刚刚任命协助平藩的李全略。

李光颜彻底明白,李全略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没有横海在粮草运送上的放行和支持,这仗根本没法儿打,自己一世英名得毁在这儿。

李光颜掰指头算算,除了和李全略一样被唐廷赐姓李外,实在找不到能拉上人情的地方,

遂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

李光颜趁着自己带来的许州士兵听说要被留着横海闹事的机会,装着害怕生病,上表朝廷得回大本营许州养病。

至于谁在士兵中放出的许州兵要留在横海的假消息,估计也是李光颜干的,浑水摸鱼,趁乱回家。

一代名将,不可能因为士兵嗷嗷两嗓子就吓出病。

此次讨伐失败,使得唐廷再次失去对河朔的控制,唐宪宗的“元和中兴”是大唐中后期一抹转瞬即逝的烟花。唐穆宗后面的帝王已经不再致力于收复河北和锋指西域,都以维持现有统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