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厌学抑郁和我们家长到底有多大关系,家庭教育要背多少个锅?

在这个孩子出现了厌学休复学之后,家长们肯定会去追究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同时,我们也会得到很多答案,基因遗传,学习压力,人际交往,性格特质等。其中,肯定离不开的一条就是家庭教育,甚至把它放在重要的位置。

在这样前提下,很多的家长就变得非常自责,开始深度的反思。

我最近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孩子这样,都是我的问题,然后甚至自己也很消沉,甚至会否定自己的人生。

也有家长会持完全反对的意见,孩子出生以来,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家庭,不存在问题,或者说家庭教育不应该承担全部的责任和原因。

那么,到底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自我心理调节的重要性

解决因为孩子到底是什么原因?

我们完全的归咎于家庭,父母的问题,那很可能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思路就会出现偏差。

无论抑郁,还是厌学,它会有很多原因,如果我们能够摒弃掉我们过度的情绪陷入,比如过度焦虑,过度自责,否定自己等。

理性的去看待问题,才有利于找 子抑郁的主要原因,也知道哪些是我们家长应该调整的,哪些是我们需要去改变周围的环境,包括满足孩子需要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unsplash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如何进行心理调节呢?这里,给父母提供一些方法:

(1)放松身心

- 深呼吸:每天抽出几分钟,静下心来,做几次深呼吸。深呼吸能够帮助放松紧绷的神经,缓解焦虑和压力。

- 冥想,使自己关注自己的身体,缓解紧张和疲劳。

- 锻炼身体:运动可以促进身体释放一种名为内啡肽的化学物质,它具有镇定和放松的作用。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慢跑、瑜伽等。

(2)改变思维模式,父母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受到一些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为了有效地调节情绪,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

- 尝试关注积极的方面:培养积极主动的思维模式,尝试看到事情的积极一面,而非只关注问题和困难。

- 尝试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或者在倾听孩子的过程中,将“他现在那么小,他什么都不懂”、”他的想法很幼稚”、“能不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等等这样的想法抛之脑后,尝试让孩子把话说完,不打断,并给予积极的回复。站在孩子的角度给予尊重。

- 尝试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当家长的期望高于孩子的成长,或者把孩子的弱项一直去跟孩子的强项比,对于孩子来说很容易产生挫败感,而这种求而不得的焦虑也很容易变成负面情绪。

自我调节的方式不仅仅有以上的方式,我们可以先从最简单的放松身心开始,再慢慢往后探索。

父母能够更清晰的理出一个思路来尽快的从负面情绪里摆脱出来的话,那对于当下非常无助的家庭来说,就是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例

学生背景:

年级:高中二年级初期的学生,具体为一年级下至二年级上之间。

学习情况:以优异成绩考入当地名列前茅的学校,表明其学习能力出众。

性格与社交:性格良好,与同学关系融洽,但在某些情况下会抱怨他人。

环境变化:

分班:高二时进行班级调整,学生被分配到新的班级,没有熟悉的同学。

表现:

情绪与行为:脾气变得暴躁,经常发脾气;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盯着作业发呆;成绩明显下降;频繁使用手机作为逃避方式。

学习态度:自述题目原本会做,现在却不会了,对学习产生挫败感。

社交问题:偶尔提及班里有人对他不好,但家长认为其人际关系总体良好。后续了解到同学给他起外号。

家庭背景:

母亲:教师,几乎不让孩子参与家务,与学校老师关系亲密,孩子在学校遇到问题会直接找母亲倾诉。

父亲:大学教授,性格温和但对孩子要求高,相对较少直接参与孩子日常管教,但家庭关系和谐。

特殊经历

美国陪读:小学高年级时随父亲去美国陪读两年,体验了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上课不固定座位,作业负担轻。这一经历可能影响了孩子对国内应试教育的适应。

停在这里,你觉得这可能是怎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unsplash

析:

1、适应障碍:

从美国宽松的教育环境回到国内高强度的应试教育环境,学生出现了明显的适应障碍,难以快速调整学习方法和心态。

2、心理落差:

美国的教育经历让学生习惯了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回国后面对繁重的作业和严格的课堂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进而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3、学业压力:

作为曾经的学霸,面对成绩下滑,学生可能难以接受现实,产生自我怀疑和挫败感,进而导致厌学情绪。

4、家庭教养方式:

母亲承担很多部分可能削弱了孩子的自主能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使其在面对挑战时更容易产生逃避心理。

父亲虽然温和但对孩子要求高,可能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

4、社交问题:

新集体缺乏熟悉的朋友,可能加剧了孤独感和不安全感,影响情绪和学习状态。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行为和情绪表现的原因很复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个案例中,母亲觉察力很强,孩子也愿意和母亲沟通,所以母亲当下察觉到孩子的变化,及时向学校反馈并积极心理咨询干预,所以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当然这些前提仍建立在亲子关系良好且父母愿意倾听,孩子愿意沟通。

我们说的觉察,并非时时刻刻盯紧着孩子的一言一行,像24h监控一样。这里的觉察是要察觉孩子情绪和行为细微的变化,和以前有什么用不太一样的地方,这个时候尝试沟通。切记,不要用质问、指责、埋怨的语气。

尊重孩子,在孩子愿意说的前提之下,倾听,不打断,给予积极反馈和引导,发现出现问题的点在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孩子抑郁还是厌学有很多的原因。就像抑郁,我们经常提到生物、心理、社会环境, 我们也要从这些方面去分析。

所有的东西可不可以追溯所谓的原生家庭?可以,但有时候不必追溯那么深,以解决当下问题为主要出发点、以解决孩子当下困境为基础,找准他碰到的困境到底是什么?这个就需要我们去了解去好奇去讨论,然后去分析。

这个方面要做很多工作,也不能着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