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与欧洲最关键的贸易谈判就是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这场博弈持续很久了。2023年的不多说了,简单梳理下2024年的交锋。
今年1月初,商务部举行今年第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就提到对从欧盟进口的白兰地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当时引起全球媒体的密切关注。
这当然不是因为白兰地有啥了不起的,而是在猜测这是不是中欧贸易战的开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中国调查白兰地,就是为了回击2023年欧盟启动的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倾销调查。
从欧洲进口的白兰地占中国总进口的97%以上,申请调查的产品占国内同类总产量的100%以上,但这只能说是一次温柔的警告,因为在启动调查时公布的初步估算倾销幅度只有15.88%,换言之就算认定存在倾销,也不过上涨十几个点的关税,对比下上一次针对澳大利亚的葡萄酒调查,核定的倾销幅度高达116.2%至218.4%,这才是要下狠手的姿态。
到了2月份,拜登也插了一手,发布了关于解决美国汽车行业国家安全风险的声明,以中国电动汽车有联网功能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电动汽车采取更严厉的措施,之后美国一直在逼欧洲采取更严厉的措施,试图构建欧美反中国电动汽车同盟体系。
不过在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态度上,美欧差别很大,之前也介绍过,美国是想闭关锁国,而欧洲则是希望对中国施加压力,迫使更多中国企业在欧洲加大投资,从而促进欧洲本土汽车产业的发展,所以之后美欧在这个领域分歧也越来越大。
然后就是高层互动频繁的4月、5月。4月初商务部王部长亲自到巴黎主持在欧中资电动汽车企业圆桌会,凌副部长则到了德国慕尼黑召开“投资中国”德国企业圆桌会,德国、法国在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态度截然相反,德国坚决反对欧盟发起的调查,认为应该降低对华关税,而法国的汽车企业则呼吁欧盟团结起来应对中国的挑战。
这跟德法两国汽车产业所处境况以及跟中国产业产业链的关系有关。
到了5月,德国总理访华,总书记则访法,中国电动汽车问题一直是一个重点。
但是几个月的磋商并没有取得实际效果,6月12日欧盟委员会还是发布了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结论,决定对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关税。
这个临时措施其实在所有人预料之内,而且这次调查过程有非常多不合规、有失公平的恶意操作,显然是出于政治目的。
在这个关口中国也不能采取过激姿态,毕竟当时欧洲议会刚刚结束选举,极右翼开始抬头,虽然欧洲的政治演化一直是循序渐进,不会出现突变,未来几年内欧洲政局仍然是稳定的,极右翼并不会掌握多大优势,但是这种趋势一旦形成,也很麻烦。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中国很难强硬回击,如果强硬回击很可能会被欧洲的极右翼力量抓住,反而导致中欧贸易战加速到来。
而且还要考虑美国的因素,在中美之间摩擦加剧的时候,欧洲当然需要竭力争取。
欧洲毕竟是西方文明发源地,对于政治的理解更加深入,当然知道现在是很好的窗口期,就算对华强硬,遭到强硬针对的可能性也很低。
欧盟公布调查报告之后,新一轮磋商也启动了。6月22日,商务部王部长应约与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举行视频会谈,双方商定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案启动磋商,就在这一天德国副总理哈贝克访华,见到了商务部、发改委、工信部三大部的一把手。
9月17日,王部长在柏林再次会见哈贝克。
但是要注意哈贝克作为德国总理却只见到了部长级,可见对于这轮磋商的结果并不乐观,也并不认为德国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
这与2013年的中欧光伏战很不一样,当时是总理亲自协调对欧磋商,经过反复博弈,最终中欧双方达成价格承诺,以限价、限量的方式结束了光伏双反调查。
9月19日也就是明天,商务部王部长将与东布罗夫斯基斯再次举行会谈,仍然是针对电动汽车反补贴案进行磋商,但小镇对这一次磋商的结果并不乐观。
这次磋商的背景有这么几个:
8月20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仲裁的预披露,并将于11月4日前作出最终裁定。
也就是说在11月4日前,如果中欧仍然不能达成一致,那么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永久性关税就会正式生效,持续时间一般在五年左右。
唯一能够逆转的,就是要获得欧盟15个成员国或者占欧盟总人口65%以上的欧盟成员国投反对票,否决这项决议。
目前仍在积极争取,比如上周西班牙总理桑切斯访华,就成功改变了桑切斯的态度,桑切斯还专门见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还有江淮汽车、小鹏汽车的企业负责人,桑切斯公开表示“我们需要重新考虑对这一事态发展的立场”。
注意,此前西班牙投票支持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关税,现在说“重新考虑”,这个态度转变值得关注。
这或许跟中国启动对欧盟进口猪肉的调查有关,西班牙是欧盟国家中对华出口猪肉最多的国家,另外西班牙也想借助中国的力量发展本国汽车工业,见江淮和小鹏汽车负责人,可能就会谈投资。
其他欧洲国家也在争取。德国不多说了,德国一直坚定反对征收关税,中德两国汽车简直可以说是一体的;
意大利也可以争取,意大利企业和制造部长阿道夫·乌尔索最近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希望引进中国车企,还表示期待在反补贴关税问题上通过谈判达成解决方案,王部长也刚刚在罗马会见了阿道夫·乌尔索。
还有一些欧洲国家也表达了态度,比如挪威首相上周在上海访问期间,就表示希望把中国船和电动车带回北欧,但是要注意虽然挪威坚定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也不会参与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但挪威不是欧盟国家,挪威本身也不生产汽车零部件,因此对欧盟决议影响有限。
欧盟各国倾向如何呢?
2024年7月15日,欧盟有一次咨询性质的投票,这次投票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可以看到各国的倾向。
27个国家中,只有4个反对加税,分别是:塞浦路斯、匈牙利、马耳他、斯洛伐克。
还有10个国家赞成加税,包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波兰、比利时、保加利亚、丹麦、拉脱维亚、立陶宛;加上未参与投票按规则视为赞成的捷克、希腊,一共有12个国家赞成。
另有包括德国在内的11个国家弃权。
就算意大利、西班牙被争取过来了,再加上7月投票中弃权的如德国也很可能最终投反对票,但也很难达到15国或者人口占比65%的标准。
而且需要注意,中方出面磋商的一直是部长级,而如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还曾经担任中欧经贸高层对话欧方牵头人,正常对等是要跟分管副总理直接对话,这种降低级别,也侧面看出对中欧磋商的结果并不乐观。
总之,需要做好准备了,11月大概率要正式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永久性反补贴关税,一旦开始征收很难中途停止。
那么这个最终结果一旦成真,我们该怎么做?
显然,不可能发起对欧盟的大规模贸易战,客观地说,相比美国,欧盟征收的关税还是比较克制的,而且欧盟的态度更倾向于逼中国企业加大在欧投资,而不是搞闭关锁国,那么在短期内还有利于中欧经贸关系更加深入,只是需要注意关键技术和环节的保护。
剩下的也就是针对欧盟不同国家采取不一样的措施。那些投票支持征收关税的,肯定要进行一些反击,而对于反对征收的也要给一些补偿,还是要进一步分化欧盟,争取更多国家站在我们这一边。
中、美、欧的三方博弈绝不是几年就能结束的,不是一轮两轮的事,这一轮的结果可以成为下一轮博弈的基础。
欧盟搞加征关税不就是为了争取中国加大投资,加大投资没问题,但是投资给哪些国家,就是中国来定了,这次愿意支持中国、反对加征关税的,自然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而那些跳的欢的,最终一无所获还要遭受反击制裁,且看下一轮又会怎么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