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李延年第9绥靖区有多少人?他是如何跑到蚌埠的?

在1948年10月淮海战役爆发之前,国民党徐州剿总战斗序列下共有四个主力兵团,以及四个绥靖区的部队,分散部署在以徐州为中心的铁路沿线上。单说徐州东部地区,自西向东依次排列着李弥第十三兵团(驻地在碾庄)、黄百韬第七兵团(驻地在新安镇)、李延年第九绥靖区(驻地在海州和连云港)等三股军事力量,其中以黄百韬第七兵团实力最为强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淮海战役正式打响的前一天,也就是1948年11月5日,李弥、黄百韬和李延年三人都接到了率部向徐州撤退的命令,但结果却是距离徐州最近的李弥、最远的李延年成功到达了徐州,而处于中间的黄百韬却死在了距离徐州不到60公里的碾庄地区。那么,距离徐州最远的李延年是如何到达徐州,继而又到蚌埠的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延年第九绥靖区成立于1946年9月间,负责陇海铁路东段海州和连云港一带的防御任务,曾有三支军队先后驻守在这里,分别是段霖茂整编第57师、李良荣整编第23师、王泽浚整编第44师(后改为第44军)。在淮海战役期间,李延年第九绥靖区仅下辖有王泽浚第44军一个军的兵力,第44军下辖有第150师和第162师,总兵力仅有一万五千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淮海战役爆发之初,李延年计划按照命令放弃海州和连云港,尽快率部向徐州撤退。由于李延年第九绥靖区与徐州距离最远,为了使得第九绥靖区第44军成功撤退,国民党徐州剿总给新安镇一带的黄百韬第七兵团下达了原地接应,然后一同撤退的命令。结果这一原地接应出了大事,李延年第九绥靖区与黄百韬兵团汇合之后,在撤经碾庄之时被重重包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李延年见势不妙,在第二天晚上趁着包围圈还没合拢,就只带着第九绥靖区司令部人员逃到了徐州,留下第44军在包围圈内被歼灭。此后没过几天,李延年又按照蒋介石的命令,率领第九绥靖区司令部人员坐飞机达到了蚌埠,担任蚌埠指挥所主任,并组建了第六兵团(辖第39军、第54军、第96军和99军),负责在南线作战和防御蚌埠的军事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李延年率领第六兵团参与过“北进夺回宿县”和“救援黄维第十二兵团”的军事任务,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而且损失惨重,只得重新退回到蚌埠。最后在淮海战役即将结束之时,蒋介石为了避免蚌埠遭受攻击,下令让李延年第六兵团撤退至淮河一线,继而逃窜至江南地区。后来,李延年第六兵团在福建被全部歼灭,李延年本人则逃到了台湾,于1974年病逝,享年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