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一战,我军俘获2万国军,但奇怪的是,明明解放军一直有着宽待俘虏的政策,而这一次却一个也不愿意放走,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1947年,国军放弃对我军的全面进攻,集中部队向山东地区进发,我军采取诱敌深入,一举歼灭了国军五大主力之首的74师,而这场战役,就是著名的孟良崮战役。
这一战,我军俘虏近2万国军,可谓是战果极其丰盛。
以往,我军对待俘虏官兵政策都较为宽厚,对于放下武器的降兵,都会予以优待,并且还经常让俘虏自己选择,是加入解放军,还是领钱回家。
然而对待这群俘虏,却说什么也不肯放人,各纵队指挥为了争夺这群俘虏,还发生过激烈的争执,只因为这群俘虏战力十分强悍。
这群人来自于国军整编第74师,其前身为国军74军,装备精良,全师都装备了美械装备,为甲种装备师,不仅是老蒋的心腹部队,更是号称国军五大主力之首。
在此前的抗日战争中,这支部队几乎参加了所有的大型战役,是国军所有部队中战绩最为辉煌的部队之一,被称为“抗战铁军”。
而在解放战争经历改编后,部队士兵也绝大多数为抗战老兵,可以说得上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而新补充的兵源也都来自于其他部队中的精锐,可以说整体军事素质相当之高。
老美还派人对士兵进行了严格训练,使得他们战术指挥清晰流畅,战斗动作标准娴熟。
而军官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黄埔军校,师长张灵甫便出自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受到过于右任的欣赏,毕业后又迅速成为了老蒋的心腹大将。
可以说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强悍无比,能够啃下这支王牌军,我军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为了拿下这支部队,我军发动了超过十个纵队,其中五个纵队负责这次主战,其余部队都负责牵制,兵力几乎可以算的上是数倍于对方。
这是一场豪赌,如果不能快速解决战斗,一旦其撑到老蒋的增援部队到来,那么我军就会受到难以估计的损伤。
幸运的是,由于国军存在内部矛盾,前来支援的部队拖拖拉拉,被我军出兵轻易拦截。
另一方面,孟良崮也比较缺水,人都难以喝一口水,而74师主要火力点,重机枪又离不开水,需要用水来对枪管进行降温,因此其火力就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然而就是在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我军都没能形成碾压之势,在整个战役中,不仅将此前战役缴获的物资倾斜投入,而且陈元帅还下达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全歼74师。
整个山东地区的重火力几乎都参与了这场攻坚战,战场上,炮火轰鸣声连绵不绝,子弹铺天盖雨,战场的火光几乎点亮了黑夜。
这场战役我军共消耗3万余枚炮弹以及3万枚手榴弹,子弹消耗也接近200万发,弹药消耗量超过了74师的数倍。
战况惨烈到漫山遍野都被血液染红,附近的居民一度不敢再上山。
最后这支王牌军遭到全歼,其师长也被击毙,被俘人数接近2万。
但是他们却创造了以3万人抵抗27万人,抵抗了三天三夜,到最后,双方的伤亡比甚至还接近1比1的辉煌战绩,可见这支国军王牌的战斗力是多么强悍。
陈毅将军也评价这场战斗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许诺74师官兵,加入便升官,侧面认可了这支王牌部队。
那么,消化这些俘虏,对于解放军的战力又有多大的提升呢?
要知道,这支部队不仅单兵战斗能力超越了我军大部分,还尤其擅长侧击,布置疑阵等战术。
比如在战役中,74师会被划分为若干战斗编组,携带冲锋枪、手榴弹等突击武器从翼侧包围。
在突击前先投掷手榴弹进行压制后,随即以冲锋枪扫射开路,前仆后继,多次将我军压制的抬不起头,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不仅如此,他们还尤为擅长步兵和炮兵的协同作战,由于军官出色的战术素养,总是能给到后方炮兵准确的信号以及目标。
而我军战士最开始大多是农工参军,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与理论指导,多是靠经验作战,因此在这方面就十分吃亏。
比如在各大战役中缴获的各种美式重炮,我军会使用的人就并不多。
这也看得出我军还十分缺乏火炮方面的人才,因为要使用这类武器,需要对火炮参数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只有极少数的老兵可以根据经验进行判断。
因此这些战俘,基本上对于各个部队都是香饽饽,一旦能够吸入自己的部队完成改编,不仅能够提高即时战力,更是能够以老带新,夯实部队基础。
通过吸收他们丰厚的理论知识以及实战经验,对部队的长远发展是很有利的,对于打好部队基础来说,有相当大的作用。
还有一点就是,我军这一仗打下来,已经都知道了这支王牌军战力强悍,名不虚传。
这费劲千辛万苦才啃下来的硬骨头,若是将他们放回去,先不说是对军队而言,是多么大的损失,更主要的是这种行为无异于是放虎归山。
毕竟能成为心腹不仅仅是战力强这一个原因,还需要对老蒋具有绝对的忠诚才行,他们口中的回家很可能就是回老蒋家。
所以这些人绝对不能放,这些人只要放归,必定会再次成为成为我军的强劲对手,届时再要取胜,要付出的代价就是未知数了。
比如在这之后,我军对战老蒋重新组建的74师,中野六个纵队硬是没有打过其中一个旅,要知道,这支新军战力可是远远不如老74师的。
另一方面,俘虏中有一些人,还会偷偷用日记记录我军信息,包括一些比较重要的情报,这些是绝对不可流落到国军手里的。
因为这些人也输得并不服气,认为我军胜之不武,只是依靠人海战术,以及国军内部存在矛盾,没有支援这些原因才输的。
所以陈元帅也下达指令,74师俘虏一个都不能放走,全部留下来接受改造。
但是改造工作十分艰难,因为这些俘虏不仅不服,更是有着许多不良风气,要是强行融入我军部队,还反而引起副作用。
在解放战争初期,我军对待俘虏的传统态度是,不搜腰包、不打骂、不侮辱人格,愿回家的发给他们路费放行,愿留者表示欢迎,经过教育后补入部队。
因为很多俘虏都选择了回家与家人团聚,所以起初我军的兵源主要是来自于解放区的翻身农民。
但是随着战争的深入发展,即时战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孟良崮战役后不久,伟人就提出了随战随补、随补随战的方针,这也使得我军补兵的方针进行了调整。
后来他指出,各军区要大力组织俘虏训练工作,原则上一个不放,大部分补充解放军,小部分参加后方生产,不使一人不得其用,我军战胜老蒋,主要依靠俘虏。
所以后来,我军在对待国军战俘问题上,将改造战俘,补充部队做为了一项重要工作,每一场战役,各部队都会补充大量俘虏兵。
这些士兵又大多都是经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兵,战斗力比起新兵要强上许多,保证了部队有充足兵源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战斗素养,这也是我军越打越强的一个原因。
这个政策的效果也很显著,比如在战争后期,我军有百分之70的战士,是掉转枪口打老蒋的国军俘虏。
所以在对待这2万俘虏,我军首先尊重了其人格,取名为解放军官训练团。
其次在待遇上,不仅和普通战士一样,按时发放物资与津贴,在伙食上,甚至还要超过,常常吃中灶饭,保证每餐一荤一素,然而我方却大部分都是咸菜就窝头。
不过这也看得出来,我军对待这群俘虏有多么重视,还特意许诺,无论是谁,只要加入,便官升一级,待遇也会相应提高。
这就让让他们打了败仗也能升官,可谓历史少有。
相反其他俘虏,吃的虽然一样,但是每天需要劳动十个小时,军官更是被严加看管,不能随意走动,待遇差距明显。
当时,由于这2万俘虏普遍对我军有刻板印象,觉得虚伪,为此我军发动老战士,以及一些转化成功的前辈与他们进行交谈,慢慢地改变了其偏见。
不过,他们之中还存在着军官不愿意接受思想改造,而选择隐瞒身份的现象。
后来随着解放战争的推入,越来越多国军将领宣布起义,弃暗投明,当然身在俘虏营的他们难以获知这一消息。
于是,陈元帅特意将这些起义将领请来进行演讲,诉说老蒋的虚伪,比如他们曾经的师长张灵甫,其妻儿遭到老蒋背信弃义,只能靠亲友的资助勉强度日。
于是越来越多的俘虏自愿加入我军,在他们中流传着一句话,做人要凭良心,死也不离开,要在这里干下去。
所以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还交出了曾经偷偷记载的信息,并且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最后历经三年,2万俘虏的改造工作得以完成,而我军的战力,也因此得到大大提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