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湘江战役:这场军史上著名的惨败能否避免?
湘江战役剧照
1934年11月23日,长征中的红军攻占湖南道县,中央红军军委纵队开进了县城。
此时的湖南南部正值橘子成熟的季节,漫山遍野都是“橘子红了”。进入道县的红军将士们个个都饱尝了这种产自湖南南部多汁甘甜的特产。
但这个时候,国民党南昌行营已经制订出在湘江以东全歼红军的计划,五路大军共25万人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参战的国民党军队包括中央军、湖南湘军、广西桂军甚至还有广东粤军,湘江战役一触即发,红军长征以来最危险的时刻即将来到。
湘江战役示意图
湘江战役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中央红军在此遭受了空前绝后的失败,这只有着八万多人的队伍经过湘江血战之后,有五万多年轻的红军战士把他们的青春永远留在了这条中国南方的大河中,向西闯入庞都岭大山中的剩余红军只有不到三万!
也就是说,湘江战役是如此惨烈,红军伤亡竟然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
这在军史上是空前绝后的,没有任何一次战役像湘江战役这样减员如此严重,如此惨痛的教训之前没有过,之后也更不可能有。
湘江战役各渡口交战情况
我们怀着无比的痛惜复盘湘江战役,在参考了大量文献和记录之后,赫然发现,湘江战役不仅完全能够避免,而且完全可以化被动为主动,打国民党军一个措手不及,从而彻底摆脱“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被动局面。
红军到达道县,准备渡过潇水。而一旦过河,就会把红军置身于前有湘江后有潇水、四面又有国民党各路军阀数十万大军的重重围困中,从而钻入敌人布置好的口袋中,陷入死地。
毛泽东就在道县建言李德和博古,不要渡潇水,而是向北进入湖南腹地,到宝庆一带与敌寻机决战,再伺机回到中央苏区去——但他的意见被否决了,李德和博古固执地认为,红军西征到湘西和贺龙、萧克的红二、六军团会师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红军时期的毛泽东
毛泽东正确意见的被否定标志着红军现在别无选择,只能一头钻向那个巨大无比的口袋。
早几个月前,萧克、任弼时和王震带领的红六军团,在西征的路上遭受接连重击,几乎被打散。如今中央红军再沿同样的线路西征,面对的敌人比几个月前强大十倍,更是凶多吉少。
但我们在研究过资料之后,坚信即使是在这个时候,红军仍然可以化解这种被动局面、顺利渡过湘江,从而避免这次军史上最大的惨败。
萧克和贺龙
此时的蒋介石,已经完全判明了中央红军的进军路线和意图,而国民党各路大军的计划,也早已被红军的情报部门破译,这意味着,这场在湘江的大战,对敌我双方而言都是透明的。
也就是说,中央红军已经清晰而明确地知道了国民党的意图,要在潇湘之间消灭红军。所以,红军唯一的生路就是在国民党各路大军合围完毕之前渡江西去。
事隔八十多年之后,我们可以根据掌握的各类确凿情报,得出一个结论:这是完全可能的。
长征路线图
红军从道县出发,渡过潇水,而从潇水到湘江,中间还有八十公里的山路。
从理论上说,这时国民党大军的合围已经快要闭合,只等红军进入包围圈。但在这个时候,蹊跷的事情发生了,国民党湖南王何键在一份作战计划中通报了广西桂军的动向:“匪一、九两军团在龙虎关与桂军激战,桂军主力已移向恭城方面。”
这个情报对于我们破译敌方的战略意图十分重要:
按蒋介石下达的命令,既然要在潇湘之间全歼红军,那么国民党中央军、湘军和桂军都应该齐聚广西北部的湘江上游地区构筑包围圈,那么,在这个敏感时刻,桂军为什么反而向广西腹地方向的恭城撤退了?
湘江战役剧照
虽然电报上说得明白,说是因为红军的一、九军团在龙虎关与桂军交战,所以桂军主力南移——但很明显,这只是个障眼法,确切地说,桂系领袖白崇禧非常乐于见到龙虎关被红军偷袭,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有借口调桂军南下,从而在湘江战区留下一个巨大的缺口让红军通过。
有点乱了是不是?其实一点不乱,让我们一一道来。
红军从道县出发,渡过潇水向湘江进发,这个时候谁最恐慌?
答案是桂系的两位大佬李宗仁和白崇禧,因为红军进入广西意味着他们的地盘不保。
湘江战役纪念馆
蒋介石是个玩弄权谋的高手,向来擅长于利用一切力量来制伏那些和他同床异梦的各地军阀,而战力最为强悍的广西最令他忌惮。
一方面是李宗仁的政治能量极大,连续多次给他制造麻烦,后来干脆赶蒋介石下台,当了代总统,差点取而代之;另一方面是白崇禧号称国民党一代战神,有小诸葛的美誉,此人手腕高超,指挥中央军和指挥他的桂军一样得心应手,后来抗战中血战昆仑关差点把蒋介石的嫡系第五军拼光。
所以,蒋介石做梦都想进入广西,把李白赶下大海喂王八——但他做不到。
界首码头旧址
现在红军来了,蒋介石很兴奋,他要施展“驱虎吞狼”之计,一举荡平广西:他会放任红军进入广西,让李宗仁和白崇禧和红军拼命,等两败俱伤的时候他再出手,到时两个对头已经打得奄奄一息,他就可以坐收渔翁得利之效。
白崇禧不傻,自然看得出委员长的险恶用心。红军进到广西,如果打不过红军,广西自然成红军的了,李白就无家可归;就算打赢了红军,自己也拼个差不多了,中央军一来,广西还是保不住。
所以,唯一的办法是不让红军进广西。
这个办法是有效的,之前广东王陈济棠就是这样送走了红军,蒋介石干瞪眼没办法。白崇禧决定也这样做一回。
湘江战役纪念馆全貌
红军在渡潇水西进的时候,白崇禧速请他的智囊刘斐回到身边。刘斐虽是湖南人,但却和白崇禧过从甚密,他父亲对白有救命之恩。
刘斐一回到白崇禧身边,就给他出一个“好主意”:广西的策略应该是“拒客和送客”,只要红军不进广西,一切都好办,做做样子就行。具体的办法是扼守广西北部门户龙虎关,既防止中央红军进入广西,更防着蒋介石的中央军入桂。
可以说,各省军阀已经把蒋介石的心思看得明明白白,不管是广东王陈济棠,还是湖南王何键,或是贵州王王家烈,以至于云南王龙王和四川王刘湘,他们对红军只有两个字:“敷衍”,只要你不在我的地盘停留就行,而他们心里真正防着的是蒋介石——这不能不说是蒋委员长的悲哀!
湘江战役像
于是,当白崇禧听说龙虎关被红军攻击的消息后,立即将主力部队从湘江主战场调开,而在湘江沿线只在全州留下了两个营、兴安和灌阳各留一个团。
这样做有两个目的:
第一,把主力南调龙虎关,同时防止红军和蒋介石嫡系部队进入广西;第二,在湘江主战场给红军留下一条生路,那是一条在湘桂之间宽约五十公里的通道:只求你们赶快过去,不要停留。
这就是白崇禧和刘斐所谓的“拒客和送客”的精髓。
据说发现了这条通道的湖南王何键并没有说什么,当然,他也没有派兵把这条通道堵上,因为他面临的问题和白崇禧一模一样。
湘江战役浮雕
那么,这条可以让红军逃出生天的救命通道既然已经开放,这个时候李德和博古在干什么呢?
11月22日,桂军南移,通道开放。这一天也是红军到达道县的同一天,为知道李德和博古在想什么,在强悍的敌军包围圈即将完成的生死存亡时刻,他们居然命令红军待在道县哪儿也不去,仿佛完全不知道“兵贵神速”这个词的存在。
直到25日,军委纵队才拖家带口,携带大量的家什和坛坛罐罐,在一望无际的家属和非战斗人员的簇拥下,以比蜗牛还慢的速度开始渡过潇水!
也就是说,在救命通道开放的那三天里,李德和博古什么也没有做。
湘江战役像
当蒋介石发现了白崇禧的小九九之后,不由大发雷霆,一方面他因桂系再一次抗命不遵而大光其火,另一方面也因为小诸葛看穿了他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恼羞成怒。
湖南王何键也立即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姿态谴责白崇禧,说如果此举导致什么严重后果的话,自己将不负任何责任。
国民党追剿军首领薛岳更是气愤,要求严办白崇禧。
此时的白崇禧在各方面的压力下十分被动,他不得不做出改变。
湘江战役群雕
桂系不会把蒋介石、何键和薛岳得罪死,犯不着,也没必要。让白崇禧真正难堪和狼狈的是,自己明明给了红军一个台阶下,但人家根本不搭理你,中央红军的军委纵队三天以来就待在道县城里,一步不移,就像没看到这条通道一样。
白崇禧气坏了,给你路你不走,难道你们是想在广西扎下根来吗!
在广西扎根,是李白最怕的,因为那样一来就要遭受永无休止的骚扰,既有蒋介石的,又有红军的,到那时,广西就不复为李白所有了——看看江西为何没有强力的地方军阀,就是因为有红军在啊!
湘江战役群雕
盛怒之下的白崇禧立即调兵遣将,那条出现了三天的通道再次封闭,他终于在湘江构筑了天罗地网,中央红军在李德和博古的带领下,一头钻了进去……
湘江血战之后,战场的景象极惨,触目惊心,战死的红军战士布满了两岸,在湘江一处转弯外流水较缓,数千具尸体层层叠叠布满江面。当地甚至“三年不喝湘江水,十年不吃湘江鱼”的说法,可见战况之惨烈。
共有五万多的年轻战士将他们的青春定格在这条布满流冰的大河中。而精锐几乎全部丧失的中央红军则在无限的悲怆中拖着疲惫的身躯进入了老山界。
电影《血战湘江》
回想那场八十多年前惊心动魄的湘江大战,我们除了为逝者默哀,除了感叹和平的不易,也在复盘这场战争。
如果李德和博古能够洞悉国民党派系之间的争斗,不用等白崇禧让出路来,就可以主动去交涉,就像之前和广东王陈济棠做的那样。
如果红军能够顺利通过那条通道,那么至少有五万的红军将士会生存下来,成为革命的火种。
可惜,历史不能够假设,过去的事情没有如果,这既是历史有魅力的地方,更是其残酷的地方。
湘江战役剧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