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相关信源述于文章结尾,请理性阅读

【前言】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我们的国家可谓是百废待兴,各种军工技术都非常落后,基本上所有的东西都需要从头开始研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迅速提升我们的军事实力,我们不得不从其他国家引进各种武器装备,这不仅是为了增强我们的国防力量,保护国家的安全,同时也是为了学习他们的技术,以便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的武器装备。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我国想要购买航空发动机时,美国和俄罗斯竟然达成了一个惊人的共识,他们不仅拒绝向我们出售,甚至还公开表示,别说整个发动机了,就连一个螺丝钉也不会卖给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原因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俄的惊人共识

在当今的国际局势中,谁能想到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长期的对手,竟然会在某个问题上达成一致,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共识竟然是针对中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错,就是刚才提到的,美俄两国一致同意,坚决禁止向中国出售航空发动机技术,俄罗斯方面甚至直言:“一颗螺丝钉都不卖”。

要知道,俄罗斯的发动机技术可是世界顶尖水平,是战略轰炸机的核心部件,是世界上最大的超音速轰炸机,具有远航程和大载弹量的特点,性能非常优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一直对这款发动机和轰炸机非常感兴趣,曾经试图购买,但最终因为美俄的干预而未能成功。

那么,为什么美俄会如此坚决地阻止中国获得这项技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现代战争中,制空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决定制空权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先进的航空发动机技术。

航空发动机技术是一个国家航空工业水平的集中体现,它不仅关系到民用航空的发展,更是军事实力的重要指标。

美俄两国都非常清楚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迫切需求,中国虽然在很多高科技领域已经赶上甚至超越了西方,但在航空发动机这一“瓶颈”技术上仍有差距。

如果中国获得了先进的航空发动机技术,无疑会大大提升其军事实力,这是美俄都不愿意看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不就是一个发动机,有必要这么大惊小怪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空发动机的战略意义

可别小看了这个发动机,在现代战争中,它的地位就像机器的心脏一样重要,没有好的发动机,再先进的战机也只能是“纸老虎”。

航空发动机技术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不是没有道理的,它集合了材料、冶金、空气动力学等多个尖端领域的技术,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集中体现。

拿我们熟悉的汽车来打个比方,一辆外表再漂亮的车,如果发动机不行,那也只能是个“花瓶”,战斗机也是一样的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对航空发动机的渴求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曾试图从乌克兰购买轰炸机,因为它装备的就是那款性能卓越的NK-32发动机。

当时的情况是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一些轰炸机,囊中羞涩的乌克兰想把这些“大家伙”卖掉换钱,中国看准机会,想借此获得先进的发动机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个计划最终还是泡汤了,美国和俄罗斯联手施压,迫使乌克兰放弃了交易,这次失败的购买尝试,充分说明了航空发动机技术的战略意义。

美俄两国深知,如果让中国获得了这项技术,无疑会大大缩短中国在航空领域的差距,这不仅关系到军事平衡,更涉及到未来的国际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即便在其他领域剑拔弩张的美俄,在这个问题上却出奇一致,他们秉持着“一颗螺丝钉都不卖”的想法,不愿看到中国在这一领域获得技术,迅速崛起。

面对如此困境,我国又如何应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航空工业的应对之策

面对美俄的联手封锁,中国并没有坐以待毙,事实上,这种技术封锁的局面,反而成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动力。

要知道,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大量的投入,但正是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中国的航空工业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韧性和创新能力。

一开始,国家就加大了对航空发动机研发的投入,不仅在资金上给予支持,更在人才培养上下足了功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大批年轻的科研人员投身到这个领域,为我国的航空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另外,我们采取了“军民融合”的发展战略。

就是把民用航空和军用航空的研发力量整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研发效率,还降低了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虽然美俄对我们实施了技术封锁,但世界上还有其他国家愿意与我们合作。

这些努力已经开始显现成效,以我国自主研发的太行发动机为例,它的性能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虽然与世界顶级发动机相比还有差距,但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可能会问,我们什么时候能完全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呢?

说实话,这个问题现在还难以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航空发动机的研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和积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我们已经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而且步伐越来越稳健,更重要的是,这种“自力更生”的过程,不仅推动了航空发动机技术的进步,还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

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可以说,美俄的封锁虽然给我们造成了困难,但也间接推动了我们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弯道超车”的效应,可能是美俄始料未及的,那么,中国在困境中都遇到了什么样的机遇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逆境中的新机遇

首先,这种压力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技术路线,过去,我们可能更多地依赖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

但现在,我们不得不从零开始,探索全新的技术路径,这种探索虽然艰难,但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比如说,在高温合金材料的研发上,我们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种材料不仅可以用于航空发动机,还可以应用到其他高科技领域,如核电站、高铁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封锁迫使我们更加注重基础研究,过去我们可能更倾向于追求快速见效的应用研究,但现在,我们意识到只有夯实基础,才能在航空发动机上实现真正的突破。

这种思想上的转变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提升了我们在航空领域的研发能力,还推动了整个科研体系的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封锁也让我们更加重视人才培养,我们意识到,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

于是我们加大了对航空人才的培养力度,不仅在高校设立了相关专业,还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努力已经开始显现成效,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航空发动机专家,他们正在为我国的航空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不仅如此,国外对我们的技术封锁还推动了我国航空产业链的完善,过去我们可能更多地依赖进口零部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现在,我们不得不自己研发生产,这虽然增加了难度,但也让我们的产业链更加完整和强大。

好比是为了生产高精度的涡轮叶片,我们开发出了世界领先的精密铸造技术,这项技术不仅用于航空发动机,还在其他高端制造领域大显身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美俄的封锁虽然给我们设置了障碍,但也间接推动了我们的全面发展,我们不仅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取得了进步,还在材料、制造、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从“一颗螺丝钉都不卖”到自主研发的崛起,中国航空工业走过了一段艰辛却又充满希望的道路,技术封锁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失去自主创新的勇气。

面对困难,中国选择迎难而上,最终在航空领域取得了进步,相信在未来,让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终有一天,中国制造的发动机将会在世界是一流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喜欢我的写的文章,麻烦请点个“关注”,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一同探讨,愿世界和平

参考资料

腾云官方2021年7月1日《我国提出求购请求,美俄却联手施压,放话一颗螺丝钉也不准卖》的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