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农历十月十九日,北京紫禁城养心殿发出上谕,极其严厉地痛斥了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在中日海战中指挥不力、消极避战...褫夺丁汝昌的尚书衔和提督官职,戴罪立功,以观后效。
发完上谕,年轻的光绪皇帝心里却依然堵得慌——
中日开战近四个月,清军在海陆两个战场都是连战连败,尤其花费千万两白银打造的北洋水师,处处消极避战,几乎没有任何战果可言。
两个月前的黄海大海战,北洋水师被日本舰队击沉五艘战舰,日本方面却一舰未沉。
这次旅顺口失陷,北洋水师又是一炮未发,直接开溜去了威海。
如此窝囊,怎能不让年轻的光绪急火攻心!
北洋水师到底怎么了?还能不能打仗?
思索良久,光绪决定派徐建寅,对北洋水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
02
徐建寅马上行动,先赴天津,调查天津机器局和天津军械局的军火生产和调配情况,接着准备从大沽口登船前往威海,调查北洋水师。
就在老徐去威海之前,李中堂让人递来了话儿:此次威海之行,关系重大,希望老徐好好查验,“妥为回奏”,任务完成之后,自会有“重酬”(你不是候补道台吗?我替你活动一下,给你弄个实授的山东青莱登道)。
这个历史细节,不见于史料,是徐建寅的孙子徐宝均的回忆。
这件事的可信度有多高呢?不能轻易断言,但从动机上说,是完全有可能的。
北洋水师是李鸿章的“自留地”,北洋水师的老底要是全漏出来,朝廷震怒,麻烦就大了。
从后来老徐给朝廷上报的调查看,李鸿章的担心还真不是多余的。
根据老徐的汇报,北洋水师各舰及岸上弹药库所存各类炮弹合计有6757发之多,其中开花弹就有3431发,而这些开花弹中,有超过3000发在黄海海战之前就已经拨发给了北洋水师。
也就是说,黄海海战之前,北洋水师压根没打算和日本舰队决战。
03
徐建寅还对北洋水师的主要军官进行了考察:
“定远号”管带刘步蟾,老徐的评价是“言过其实,不可用”;
“济远号”代理管带林国祥,老徐的评价是“人尚可用,操守难信”;
“来远号”管带邱宝仁,老徐的评价是“奸猾不可用”……
最后,老徐认为比较“朴诚可用”的只有“靖远号”管带叶祖圭、“平远”号管带李和、“康济号”练船管带萨镇冰以及“镇远号”代理管带杨用霖。
后来的事实证明,老徐的眼光非常犀利——
叶祖圭在甲午战后担负起了重建海军的重任,并出任“总理南北洋海军”,成为了大清第一任全国海军司令;
李和后来成为了民国海军部次长和海军学校校长,为中国海军建设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萨镇冰后来成为了大清国的海军大臣,一手谋划了重建大清海军的蓝图。辛亥革命后,他又成为民国的海军部总长,为乱世中的中国保住最后一点海军血脉出了大力;
杨用霖则在刘公岛之战的尾声阶段拒绝投降,开枪自杀,用最后一滴血证明了自己的气节。
04
随着徐建寅调查报告的流出,北洋水师开始在世人面前露了尾巴。
从光绪到朝臣,都愤怒了!
李鸿章一手把持北洋水师这二十年来,花掉三千多万两银子,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但战备情况一塌糊涂,人员管理也是极其拉胯。尤其是丁汝昌这个提督,不但海军业务方面是个完全的门外汉,人品操守和管理能力也都不行,对北洋水师战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弹劾李鸿章的折子,犹如雪片一般飞到光绪的案头。
光绪很快下旨,革除李鸿章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职务,暂且留任,戴罪立功,以观后效。
同时下旨:待新任提督到任后,即将丁汝昌逮京问罪!
李鸿章接到圣旨后,一通扣头谢恩,实际怒火中烧——
他恨光绪这小年轻脑袋一热就要和日本开战,却不知道大清国的斤两,结果现在搞成这个烂摊子,还得自己背锅;
他恨政敌落井下石,趁人之危,却没有一个人敢于站出来临危受命,收拾残局;
他也恨丁汝昌,自己那么信任他,当年力排众议,硬是把北洋水师提督这么重要的位子给了他,这么多年为他在朝中遮风挡雨,没成想把北洋水师给老子管成这个鸟样!脸都给丢尽了;
他更恨徐建寅,从创办江南制造局开始,老子就和他认识了,近三十年的交情,居然一点情分不讲,非要据实回奏,真TM不是玩意儿!
但恨谁都没用,只能赶紧先想对策。
想来想去,李鸿章觉得还是先保丁汝昌。
为什么呢?
一来,丁汝昌是淮军旧将,自己的铁杆小弟,要是把他拿掉了,换个不是淮军系统的人来掌控北洋水师,以后就算这仗打赢了,这块“自留地”也保不住了;
二来,要是淮军的老弟兄们觉得老丁遇到事儿了,老领导却不管,人心不就散了吗?
05
十一月廿二日,光绪下发谕旨,提出3个新北洋水师提督人选,要李鸿章给意见。
三人分别是叶祖圭、李和、杨用霖。
光绪就是照着老徐的推荐选的。
李鸿章老奸巨猾,几句话就把三人都给否了——
1、叶祖圭资历和威望在北洋都不够服众,又是副将,越级提升提督,不合制度;
2、李和资历更浅,才具更差;
3、杨用霖更不用说了,这么多年一直是大副,林泰增自杀后才临时代理管带,这样的人怎么能当提督…
光绪看他的回复,相当恼火,直接下谕旨,让徐建寅成为新任提督人选。
李鸿章一句话又给否了:徐建寅是文官,从来没有带过兵,他去当提督,臣认为不合适。
光绪更气了。
这时,徐建寅又向光绪推荐了一个人选——马复恒。
马复恒是北洋水师的营务处会办,曾主持建立过北洋水师的鱼雷艇队、并曾担任过“操江”、“康济”等舰的管带。这次威海之行,徐建寅对马复恒的务实、专业、勤勉非常欣赏。
光绪一看,此人虽然自己不太了解,但既然是老徐推荐的,想来应该不错,于是准备拟旨宣布对老马的任命。
就在这关键时刻,李鸿章通过自己的耳目知道了这个重要信息,于是又开始紧锣密鼓折腾起来。
06
他首先致电丁汝昌,要他把朝廷即将任命马复恒为新提督的信息透露给老马,然后给予种种暗示,迫使老马自己知难而退。
丁汝昌接电之后,当晚就找到马复恒,按照李中堂的授意,见了面先虚情假意“恭喜”一番。
老马自然是莫名其妙,问喜从何来。
老丁说,据闻朝廷已经准备任命仁兄为北洋水师的新任提督,这还不是大喜吗?
老马一听:卧槽!眼下这种局面让我来当新提督,这不是让我当背锅侠吗?
于是赶紧推辞说:兄弟我这些年在北洋水师一直干的是行政后勤的活儿,管过的“操江号”是运输船,“康济号”是教练舰,从来没当过正经兵舰的管带,让我当提督,我哪里干得了呢?
老丁等的就是这句话,于是又假意奉承了几句,在得到老马确定无疑的拒绝态度后,起身告辞,回到海军公所回电李鸿章。
李鸿章一接到电报,心里有了底,于是主动给朝廷回电说,臣多日来一直心怀皇上的谕旨,多方留意考察新任提督人选。本已选中北洋水师营务处会办马复恒,并委托丁提督与之详谈,不料马复恒以才具不足、力难胜任为由,坚辞不受。臣考虑,马会办虽然经验丰富、勤勉敬业,但终究没有管驾过兵舰,更没有出海作战过,他本人又不愿接受提督一职,看来并非合适人选,臣只能继续慢慢留意其他人选。
这一招“反守为攻”果然厉害,一下把光绪给堵回去了。
光绪知道,即使下了圣旨委任老马当提督,老马也绝不会接受,既然如此,也只好不提这事儿了。
就这样,选任新提督的事儿在光绪和李鸿章的反复拉扯之下,从十一月廿二日一直耗到十二月廿三日,整整一个月,硬是毫无进展。
既然新提督选不出来,丁汝昌自然就继续待在威海,继续掌控北洋水师了。
07
可是,大清君臣之间可以互相“磨”,日本人却不会再跟你慢慢耗了。
十二月廿五日,日军在山东荣成登陆,威海一带的清军纷纷溃败,日军很快包围了威海。
丁汝昌严词拒绝了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祐亨的劝降和北洋海军洋员美国人马格禄等的逼降。
对家人说:“吾身已许国”,并将劝降书上交李鸿章,以明心迹。
...
北洋水师苦苦支撑到正月十七日,内无粮弹,外无援军。
丁汝昌在极度绝望之下服毒自杀。
北洋水师剩下的舰艇向日军投降。
至此,李鸿章苦心经营了二十年的北洋水师宣告彻底覆灭。
丁汝昌死后被抄家,尸体穿上黑色囚衣,棺材漆成黑色,再加上三道铜箍牢牢捆绑,不允下葬。
到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得以平反,官复原职,入土为安。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实录》、《李鸿章全集》、《徐建寅上督办军务处查验北洋海军禀》、《徐建寅年谱》、《中国近代科学家徐建寅传略》、《关于先祖徐寿、徐建寅的一些轶事》
分享
热搜
相关推荐
-
此人在林彪背后撑腰,打仗有的是本钱,他死后,林彪亲自送他下葬
苏苏说史 -
司令员与政委定下生死之约,皆成开国将军,死后坟茔相依
比利 -
此人建国后捐赠全部家产,逝世时2元帅3大将15上将亲自迎灵
阿览 -
此人是我军高级将领,后叛变日本,建国前被枪毙!
美丽的亚克西 -
谁是海难吸铁石?【硬核狠人70】
小约翰可汗官方 云音乐特供00:02 -
父亲买军火支持他当红军,全家遭杀害,建国后只愿当中将被封上将
近史谈 -
他与敌人周旋6天5夜后牺牲,只有头颅带回国,妻子终生不再嫁
桑达侃奇 -
他以国葬规格下葬,上千亿身家尽数上交国家,儿子开出租车为生
七诺爱科科 -
此人是二野名将,因为林彪被关押10年,死后遗体被冰封12年才下葬
红风 -
他在战场亲手埋了战死的儿子,应授中将却成大校,终身不穿大校服
伤心鱼头 -
他找主席要大将军衔,却只得上将,去世后主席以元帅规格安葬
光辉记 -
此人被炮弹击中,即将下葬时竟“起死回生”,后成开国中将
梨花头 -
第一个特批不被火化的开国上将,一生贡献给国家
林小仙1 -
他为报仇参加红军,后烧了地主家的房子被关禁闭,1955年授衔少将
暮史 -
差点被战友活埋,200人敢死队仅他一人生还,后为开国少将
赵仔谈史 -
几百个妃子陪他殉葬,坟墓挖开时专家不敢直视,全是棺材!
挖挖哥影视 -
1957年几个工人挖出一副忠骨,为此国家建了一座墓,毛主席题词
易昂杨 -
甲午战争中国为何惨败?看看清政府内部政治斗争,就知道败得不冤
闻识 -
李鸿章与北洋水师:一个四品道员的20年努力,造就亚洲最强大舰队
冷兵器研究所 -
甲午战争:出兵援朝中了日军计谋,李鸿章起初闭而不战是对的?
述史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