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有可能是金,也有可能是空。
——坤鹏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整个第十卷中,亚里士多德重点讨论了一和多的问题,

以及与之有密切联系的事物之间的差异,

包括:对立、反对和矛盾(即最大的差异)等问题,

最终进而揭示出通型不能独立地是不灭坏的事物。

这是这一卷的一大特色,它表明亚里士多德对问题的研究,步步深入、穷追不舍、辟里入微的特点。

第十卷第一章(上)

原文:

我们前在词类集释中曾说明“一”有数义;

元一虽为义甚广,

凡事物之直接由于本性,不由属性而为一者,可综归为四类。

解释:

前文中关于名词集解释时我们曾详细地阐述了“一”的多个含义;

元一虽然含义挺多,

但是,那些首要、直接因为本性而非因为其偶然因素被称为一的事物,都可以归纳为四类。

原文:

(一)延续的事物,

其所为延续或是一般的或以专指“那”出于本性的生长,

非由接触,或被捆紮,而成一者;

在这一类中,其活动较单纯而一致的,应是更严格更优先地合乎“一”的命意。

解释:

(1)连续性的事物,

那连续的事物,或者是绝对地或者更加是由于本性而成的,

不是因为接触,也不是由于被捆绑在一起而联结成为一的;

在这一类中间,其中运动比较单纯简单且一致不可分的,应该是更为严格也更为优先地贴近于“一”的本意的。

这里就涉及他将要在下面一些章中详细讨论的作为单个统一的“一”的种种情况了。这也涉及下面他要讨论的作为整体“一”的含义。

原文:

(二)成为整体而具有一定形式者为较高级的“一”,

在这类中,其延续之原因当以出于自性,不以胶粘或搭钉而合成者为重。

解释:

(2)具备了一定形状和形式且成为整体合一的属于更高级别的“一”,

这类中,其连续的原因也应该是出于它自身具有联结性的本性,不是由于强制,

比如:用胶水粘连或是用钉子钉,或者捆绑而合成的。

原文:

这一类事物的活动在空间与时间上均属一致而不可区分;

因此,明显地,如一事物具有基本运动(即空间运动)中的基本型式(即圆运动),这事物基本上就是一个空间量体。

解释:

这类事物的运动在地点和时间上是一个而且是不可分离的;

所以,很清楚,如果一个事物由于本性而具有第一种运动(指沿轨道的圆周运动)的第一本原,它就是原初意义的大小和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文:

于是,有些事物就因其延续或整体而成“一”,

另有些则因其公式为一而成“一”。

解释:

于是,有些事物就会因为其连续性质或是整体性而成为“一”,

另外一些则是因为公式为一而成为“一”。

换言之,这一类是比较第一类更为稳定的作为一个整体的“一”,

这种由于本性而非强制(比如用强力或捆绑或用钉子钉上或胶水粘上,等等)形成的整体,

而并非仅仅如前一类那样的比较松散的连续性而形成的一,

亚里士多德称之为更高级别的一,即统一和整体。

关于这一点,他在前面有些卷也曾讨论过,可见他很重视由于本性形成的整体和较松散的联结的区别,

但是没有考虑过“用强力形成的统一体”,如果胶水粘成的一本书,或用钉子钉成的一个衣柜,它们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为什么这样的统一的整体,就没有和本性而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具有相同的功能和地位呢?

对于这一点,亚里士多德并没有给出任何解释和说明。

而就这个问题而论,最强的统一体或整体是有机物(即有生命的动植物)的整体,其次才是其他的所谓由于本性而形成的种种统一体和整体,最后才是用外力施加影响而形成的统一体和整体。

原文:

这类事物在思想上是一,是不可区分的;

所谓不可区分就是说这事物在形式或数上不可区分。

解释:

这类事物从思想上看来是一,是不可区分的;

所谓的不可区分即是说这类事物在形式或是数量上是不可区分的。

原文:

(三)于是,个体之在数上为不可区分的,

解释:

(3)这样,个性于数量而言是不可区分的,因而每一个别的东西,当然是一。

原文:

与(四)在形式上,其理解与认识为不可区分的,

所有这些足使本体成为一者,便当是基本命意上的“一”。

解释:

(4)在种类上,它在可知性和知识上是不可分的,

所有那些足够让实体成为一的,一定就是原初意义上的“一”。

原文:

这些就是“元一”的四义——自然延续之事物,整体,个别与普遍。

所有这些,有的是在活动上,有的是在思想或公式上不可区分,因而都成为“一”。

解释:

这些就是“元一”的四层含义——自然连续性的事物、整体性的事物、具体事物与普遍性事物(共相)。

所有这些,有些是在运动上,有些是在思想或是公式上不能区分,因此都成为了“一”。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