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枣强这俩姐妹抗战开始就参加革命,嫁的丈夫后来都是开国中将

枣强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衡水市南端。这里的人民为抗日战争作出了牺牲和贡献,闻名遐迩的三十六烈士墓就在枣强县县城第二小学家属院附近,这里长眠着抗日战争时期为国殉难的36位英雄。除了这36位英雄,还有许多奔赴国难、不怕牺牲的枣强儿女,其中有刘氏两姐妹在抗战爆发以后就参加革命,革命一生,更幸运她们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走向新中国建设向社会。更有趣的是这俩姐嫁的丈夫后来都是开国中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姐姐刘莱瑛

刘莱瑛,她是1920年2月出生于河北枣强县。1938年1月参加八路军,同一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她担任冀南军区政治部干事,政治部党支部书记,一二九师政治部民运干事,中央军委一局党支部委员。1939年与时任八路军东进纵队政委的刘志坚结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南军区司令部政治协理员,司令部党支部书记,冀南军区直属队党委委员兼党支部书记,晋冀鲁豫军区第十纵队司令部政治协理员,纵队直属队党委委员兼党支部书记,桐柏军区司令部政治协理员,军区直属队党委委员兼党支部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二部三局秘书科长,三局党支部书记,二部机要室机要秘书科长,二部秘书处机要秘书科长,秘书处党支部委员。中国文联戏剧家协会办公室主任,总政治部主任办公室秘书,昆明军区政治部研究室主任。1982年调入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1985年12月离休。2015年2月15日病逝,捐献自己的眼角膜和遗体,做出最后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丈夫刘志坚,1912年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一个农民家庭,16岁就年参加平江农民扑城起义。红军时期就当上了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红四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时期,与刘莱瑛结婚后,又担任了冀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军委一局副局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十纵队政治委员,桐柏军区政治委员兼第十纵队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央军委情报部副部长、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61年2月至1964年8月任总政治部宣传部党委书记,1965年12月开始总政治部党委副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革刚开始,刘志坚担任了中共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副组长、全军文革小组组长。他在主持“全军文革”,陆续起草了一些文件和电报,对军队“文革”做出若干特殊规定和必要限制。1967年1月5日被红卫兵抓走,关押、审查了近八年,1974年9月29日解除关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5年3月至8月刘志坚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随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政治委员、昆明军区党委书记,昆明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党委第二书记。1979年春,他参与指挥了昆明战区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及战后的优抚、表彰、总结工作。1980年4月开始又担任昆明军区党委第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党委书记等职。2006年3月11日在北京逝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妹妹刘秀英

刘秀英1923年出生于河北枣强,1938年看到姐姐参加革命她才15岁也参加了革命,1944年结婚在战火纷飞年代与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纵队副司令员范朝利结婚。婚后他们生育有两男三女五个子女。

她在革命生涯中,历任县妇救会主任、军分区干事、川南军区协理员、山东省建设厅科长,1979年11月离休,2003年病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朝利,1914年3月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郭家河乡大刘湾村农民家庭。8岁起入私塾,11岁辍学在家帮父母种田,13岁到邻村油坊当学徒。1929年8月参加工农赤卫军,1930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年范朝利与照顾他的女儿

在革命生涯中,历任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师参谋长、纵队参谋长、冀南军区参谋长、军分区司令员、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军分区司令员、纵队副司令员、副军长、川南军区副司令员、军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长征、百团大战、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川南剿匪等战役战斗。身经百战,战功赫赫,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范朝利将军担任川南军区副司令员。1952年,进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兵团第14军军长。1956年春,参加川南剿匪,指挥所部进行康南、中甸和小凉山地区的平叛作战,获得辉煌战绩。同年7月,调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85年7月离职休养,享受大军区正职待遇。2012年8月6日因病在济南军区总医院逝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