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简单,孙权作为政治人物,做的任何一件事,都要考虑收益和风险,攻益州显然属于收益小而风险大的事。
1、收益小。
孙权偷袭过荆州,夺取了刘备的荆州三郡,导致蜀汉势力彻底退出荆州。
孙权为什么要这么做?
根本原因就是为了保障江东政权的战略安全,荆州的北方有陆路经襄樊与中原相连,江陵城又在长江北岸,北方政权能够从陆路攻打江陵城,而不需要水军。
孙权
占据江陵城后,北方政权就能利用水陆两军对东吴造成威胁,长江天险就成为双方共有,至少天险少了一半的保障。
孙权对荆州的渴望从赤壁之战前就开始了,孙策去世后,孙权三征荆州,杀死江夏太守黄祖,夺取了三分之一的江夏郡。
赤壁之战后,孙权占据了荆州南郡,周瑜去世后,孙权迫于抵御曹操的现状及鲁肃的劝说,把南郡借给刘备,让刘备去顶住曹操从襄樊南下的压力。
刘备夺取益州后,孙权讨要荆州南三郡,刘备不给,双方对峙,差一点就兵戎相见,幸亏曹操这时攻打汉中,刘备迅速做出让步,将湘水东边的桂阳、长沙及三分之一的江夏郡划给了孙权。
吕蒙偷袭荆州
孙权仍然不满足,他想要的全据荆州,哪怕是刘备这个盟友占据荆州也不行,在孙权心目中,任何人都是威胁,不管是盟友还是敌人。
只有把荆州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孙权才有安全感,为了夺取荆州,孙权无所不用其极,白衣渡江、偷袭盟友,只要能达到目的,孙权都会用,最终杀害关羽,夺取荆州。
相对于荆州来说,益州就完全不一样了。
益州虽然是长江上游,但益州更像是半封闭的地理空间,整个四川就是个盆地,中间低,四周高,四周全是山。
哪怕是进出益州的长江三峡,随便找个关卡,就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没有利益的事,孙权是不会干的
即使不算长江三峡,夷陵也是个险要的关卡,后来刘备就是被卡在夷陵而被陆逊击败的。
夺取荆州的收益很大,夺取益州的收益很小,因为夺益州会面临非常大的风险。
2、风险大。
为什么孙权夺取益州的风险大?
首先,孙权已经偷袭过一次荆州了,同样的错误不会犯第二次,哪怕是刘备在世,也会加强戒备,更何况是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谨慎,别看他北伐前与孙权达到了和平协议,也别看诸葛亮他哥在孙权那里当官,诸葛亮是时刻防备孙权的。
诸葛亮
蜀汉东边用来防备东吴的城池就是永安,这里易守难攻,几十年后,名将陆抗率领数万军队,奈何不了只有千余人的罗宪,可见永安城有多险要?
此外,东吴如果攻打益州,将是逆流而上,运输兵员、物资都比顺江而下要难一倍以上,一旦进攻受挫,逆江而上将是东吴的灾难。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当东吴率领重兵攻打益州时,北方的曹魏能够从襄樊南下,攻打荆州,这个巨大的风险有可能导致攻打益州的军队被敌人切断后路。
夷陵之战时,东吴将领追击刘备到达永安,吴将潘璋、徐盛等人建议继续攻打永安,但被陆逊拒绝,因为魏军开始袭击东吴后方,这是非常危险的,也是孙权一直忌惮的。
诸葛亮北伐
诸葛亮北伐时,孙权如果袭击益州,会发生什么?
从正反两面来想一想,就明白了。
如果孙权真的攻打益州,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占据益州,显然不可能,这场战争将会长期化,参考刘备夺益州的时间,用了两年多。
如果战争打成这样,曹魏会坐视吗?
曹丕在夷陵之战犯了错误,还会不会犯第二次错误,显然不会,曹丕会出兵攻吴,牵制孙权的军队,这样也能削弱东吴实力。
如果战争打成这样,孙权有什么好处?不仅得不到益州,还得两线作战,得不偿失,孙权打仗不行,但算计人是一流的,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他不会做。
三国鼎立
如果攻不进益州,那又何必发动战争,如果攻进益州,除非短时间能迅速占领,就像夺取荆州那样才有可能,否则战争长期化,一点好处也没有。
这点道理孙权还是想得明白的,别看人家诸葛亮北伐,就以为国内空虚,实际上诸葛亮防备得死死的,像诸葛亮这种级别的军事家,在当时也只有司马懿、陆逊勉强能抵御,至于防守,他们就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了,包括孙权在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