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没有钱,可是我这病......”

“不收你钱!安心治病重要!”

“大夫,我这病困扰我一辈子了,没想到被你治好了,谢谢你!”

“都是我应该的。”

这就是当时已经年近百岁的老人罗老太,与病患之间的日常对话。

罗老太自己也没有想到,从十几岁就选择踏上的这条行医之路,自己一走就是将近九十年。

而她这一生的行医路,其实走得并不顺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男轻女 有姓无名

和许许多多的农村女孩子一样,罗老太一出生,就遭到了嫌弃。

在封建残余思想非常严重的河南罗楼村的罗家,罗家爷爷看到生出来的又是个女娃娃时,气都不打一处来,回头看看站在身后的那几个长大了的丫头,深深地叹了口气,转身便离开了。

父亲心中的失望,身为儿子的罗天绪怎么可能不明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罗天绪思量再三,都不敢把自己给罗老太提前想好的名字告诉父亲。

在父亲的逼问下,才说出“罗颖”这个名字。罗天绪的初心是,希望这个孩子将来聪明智慧,卓尔不凡。原本也是对罗老太寄予过厚望的。

谁知,罗家爷爷竟然一拍桌子,指着罗天绪鼻子骂道:“你个不孝子!你真想让我罗家的男娃娃被永远‘影’住,让罗家断在你手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罗家爷爷文化程度有限,并不理解“颖”字的含义。

从此,罗家再没人敢提“罗颖”这个名字。而罗老太打从出生这一天起,便是个有姓无名的人了。为了方便喊叫,大家都叫她“罗大妮”。

导致罗家爷爷这么失望,其实是有重要原因的。

当时的罗家早就是世代行医的小有名气的一户了。罗家自创的一套正骨疗法,更是帮助了很多人。但是大家都是穷苦人家,即便是有名气,罗家也一直过着清贫的日子。

更重要的是,罗家的医术贯彻“传男不传女”的思想,眼看罗家医术无人传承,爷爷怎能不气?

可是奶奶陈氏她才不管这些。她看着罗大妮从小就聪明伶俐,于是在她3岁时,偷偷教罗大妮摸骨。没想到,却从此开启了罗大妮的“慧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苦学技艺 一举成名

“大妮,过来帮我固定一下。”年仅5岁的罗大妮已经可以在奶奶外出行医时,充当合格的小助手。

此时的她,已经完全能够听懂罗家正骨医术中所用到的所有专业名词,更能够根据奶奶的指令,在病患身上找准部位,进行治疗。

有时候,奶奶突然说出一个新的医用术语,罗大妮为了搞懂他们的意思,除了会追着奶奶问到底,还会自己翻看奶奶的医学书籍。

罗大妮发现,她对中医的人体图像好像具有天生的亲切感,上面纵横交错的经络和星星点点的穴位,正常成年人学习很多年都未必记得住,可她从小便熟捻于心。

罗大妮在自己身上做实验,在图纸上模拟画画,为了记住这些,她甚至可以做到不吃不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奶奶陈氏知道自己没有看错,并且下定决心将罗家的医术传给罗大妮,为这事,奶奶和爷爷还大吵了一架。知道为了教自己却连累了奶奶挨骂,罗大妮学习时的态度更认真了。

慢慢地,奶奶陈氏就发现,常见的脱臼、骨错缝等病症,罗大妮已经能做得非常好了。

“没想到小小年纪,就能帮奶奶看病了。”这是十几岁的罗大妮经常听到的表扬。

罗大妮心里高兴,但她不知道奶奶的身体已经一天不如一天了。

直到有一天,奶奶将她叫到床前叮嘱道:“你这双手只可治病救人,不可拿人一分一毫,这是我们的祖训,你要记牢!”

奶奶的话她始终放在心上,这也成为了罗大妮一生的航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奶奶说完这些便撒手人寰,此后,罗大妮便破例成为了罗氏正骨技艺的第五代传人。

而此时,罗大妮不过是个十四五岁的孩子。

刚满十六岁的这一天,村里的王大柱因为无意中惊扰了隔壁的牛,受惊的牛顶着两个利角冲向王大柱,一下将其顶上半空,再次摔下来后,王大柱疼的龇牙咧嘴,怎么都无法站立起来。

吵闹声,呼喊声很快将罗大妮引了过来。

众人看到是个小丫头背着医药箱就来了,都不敢让罗大妮动手,但是十里八乡没有别人了,这才让出空间,让罗大妮医治。

只见罗大妮一看二摸三按四接,“咔吧”两下,罗大妮说:“好了。”

众人不信,王大柱更不信,他在众人搀扶下,颤巍巍地站起来。刚才还疼得碰都不能碰的地方,现在竟然好了。

“神了!”众人欢呼,村民都说罗大妮不愧是罗氏传人,果然名不虚传!罗大妮也因此一炮打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嫁入王门 苦苦支撑

一转眼,罗大妮就到了该出嫁的年龄。

由于罗家世代名声在外,虽然日子穷苦,但是做得都是济世救民的善事,很快就在王村说了一户稍微富足的人家,丈夫叫王治忠。

双方长辈确定好过门日期后,王家就开始张灯结彩,准备迎接这个大喜的日子的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罗大妮过门的前一天,王家传来噩耗。

王家遭遇不测,家里的钱财全部赔光,王治忠的母亲也因为受不了打击当场去世。

听到这个信息,媒人开始劝说罗大妮:“王家现在不行了,还是算了吧。”

谁知,却遭到罗大妮的严词拒绝:“做人怎么能言而无信!有钱就嫁,没钱就躲得远远的吗?”

于是顶着罗家父母的劝阻,大家都不看好这段婚姻,罗大妮却毅然前往,进到王家后,罗大妮也惊呆了:婆婆已经离世,只留下体弱多病的公公,还有几个年幼的需要照顾的弟弟妹妹。

原以为还有王治忠可以依靠,却没想到,王治忠在一次发大水出去抢险救灾后,再也没回来过。所有人都说王治忠被洪水冲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遭遇连连不顺的罗大妮,此时已经是王门罗氏,虽然仍然连名字都没有,但她知道自己没办法再回罗家,她更没办法做背信弃义的事。

看着一家老小,都等着她照顾,她不能再离开。

于是她白天上山砍柴挖野菜,晚上照顾老人小孩吃喝拉撒。抽空罗大妮还不忘钻研自己的医学技艺,偶尔还要出去行医,为村民解除病痛的折磨。

就这样在王家一呆就是二十余年。

杏林高手 兼济苍生

罗大妮再次背起行医箱,治病救人的时候,是在得知丈夫王治忠没有死,而是跟随红军南下,并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一名排长。

而且王治忠还安排人来到王家,准备接罗大妮到部队团聚。

接到消息的罗大妮安顿好家里,便赶往西柏坡。

在部队,罗大妮凭借着自己的医术缓解了士兵的病痛,对饱受骨折、骨裂等骨病痛苦的士兵来说,犹如春风一样温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部队罗大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却因为太过劳累,失去了她和王治忠的第一个孩子。

那时候的部队,医疗设施简陋,医护人员紧缺,部队好不容易有一个妙手回春的“神医”,大家都争先恐后找罗大妮看病。

可谁都不知道,罗大妮当时已经怀孕三个多月。

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和终日劳累,在一次诊疗过程中,罗大妮流产了。

部队首长知道此事后,对罗大妮说:“罗大妮同志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从此以后,罗大妮彻底成为了一名军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大妮的高超医术不仅备受士兵的爱护,就连部队领导也会慕名求医。

邓颖超同志就曾经得到过罗大妮的医治,那天邓颖超因腰痛病再次复发,躺在床上几日都无法下床,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工作。

后来,周恩来请来司机开车接来了罗大妮,不出半小时,邓颖超的病症缓解了大半,罗大妮又嘱咐了注意事项,便要起身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却被周恩来叫住,礼貌地询问罗大妮的姓名,罗大妮不好意思的说:“我没有名字,就叫我王门罗氏吧。”

“这都是新社会了,怎么还叫罗氏。”周恩来非常不解,想了想说:“你的医术这样出名,全部队的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给你起名:有名,好不好?”

罗大妮心里激动万分,这么多年自己终于也有名字了,还是周恩来起的,但是她又想到了奶奶的教诲,和自己的祖训,于是低调地说:“我治病救人不为了出名,就把有名的“名”改成明天的“明”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世清廉 两袖清风

在罗有明一生的医者生涯中,她始终牢记着奶奶对她说的祖训:不收人钱财。

新中国成立后,罗有明随着丈夫来到北京双桥定居,在这里开设了自己的诊所,一分钱不收已经不现实。

但是罗有明始终只收成本费和正常支出的费用,而对生活贫苦的病患,仍然做到分文不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罗有明已经是声名显赫,电视台也争相报道。但是罗有明依然只专注于医术,对功名利禄仍然保持淡薄的态度。

著名大画家徐悲鸿先生曾经被罗有明医治好旧疾后,为了表达感谢,让罗有明在他所有的骏马图中随便挑选。

谁不知道徐悲鸿先生画作的珍贵,但是罗有明依然不为所动,摆摆手说:“谢谢你的好意,有问题再来找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自己的年龄增高,罗有明知道自己不可能永远为人民服务,她在行医过程中,一直都是主动提点年轻有为,肯干敢干的医学爱好者。

罗有明主动打破罗氏正骨技术不传给外姓人的先例,更是打破“传男不传女”的封建思想,谁想干谁干得好,就交给谁。

罗有明想的是,越多的人会这门技术,就有越少的人能免受病痛折磨。

后来,罗有明还开设了培训班,正式开门收弟子,甚至还吸引了很多外国留学生到她的培训班学习,根据不完全统计,罗有明的弟子多达四千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个情景,卫生部已经感到了罗有明的社会影响力,于是拨专款筹建了“罗有明骨伤科医院”,并且指定罗有明为该院院长。

而此时的罗有明在自己的“双桥罗老太”诊所里的挂号费,仍坚持只收五角。

105岁高龄的罗有明直到九十九岁才正式停止行医的脚步,她几乎是用一生的时间在人世间写下了“医者仁心”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