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快乐的根源一方面在于社会制度,另一方面在于个人的心理——也与社会制度有关。
——摘自罗素《幸福之路》
社会众生相——终日奔波只为一饱?
老王参加同学聚会的,有缺席的同学问他:“同学里谁混得最好?”老王一时无法回答——同学中有自由职业者、有私企老板、有职业经理人、有某领域专家、有政府部门的大小官员、有农民、工人、司机、医生、银行职员、老师等等。
到底什么样算是混得好?有没有一个指标来衡量这个问题?
通常,一只动物,只要肉体健康并且有足够的食物,或许就是快乐的。但有时也并非如此,比如把一只野生麻雀关在笼子里,即使给它足够的食物,它也会挣扎并最终死去。
这是一个与驯化有关的话题——人类也可以被驯化,也就有了韭菜站在镰刀的角度说话的现象。本文不讨论这方面的内容。
这个世界上,除了人这种动物有自己的主观意识之外,其他动物是否会思考问题、是否存在主观意识,我们可能是无法知晓。但是,如果通过观察,也能发现动物们的快乐和不快乐。
罗翔老师说,“当你沉迷于低级的快乐,你其实沉迷的是属于动物层次的快乐,你却忘了人类所应该有的快乐。你一天天在动物的快乐中吃喝拉撒睡,在酒色名利中沉沉浮浮,你在这种动物性质的快乐中找到了所谓的成就感,你忘记了一个人应该有更高的目标和追求。”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动物的快乐:第一是满足各种生理需求的快乐,第二是有安全感的快乐,第三是能躺平绝不站着的快乐。
上述动物的简单快乐仅仅处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前两个等级。显然,与动物们的简单快乐相比,人的快乐还要更高级。上篇文章中提到罗素关于“光明人生”的四个条件,明显地超越了动物的简单快乐,是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满足。
由此,我们也可以得知,决定一个人是否快乐,首先在于最下面两个层次的生理和物质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只有在这种基础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他才能够有条件追求更高层次的满足。
从需求层次理论似乎也能得到这样的结论:人与其他动物在快乐方面的区别在于,人类拥有主观意识(或者说自由意志),从而在动物性满足的基础上升华到了更高级的情感满足。
人为什么会不快乐?
每天,当我们走在人流中,如果仔细观察一下路人,或许能看到各式各样的表现。有的人满脸疲惫,有的人神色漠然,也有的人兴致勃勃……那个挥刀向着孩童的男人,我们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一定是不快乐的;那个开车疯狂碾压路人的司机,也一定是不快乐的。
试想一下,如果那个残忍杀害儿童的男人或那个疯狂的司机,假如他们能够从以下事项中获得满足,还会残害自己的同类吗?
自由地呼吸新鲜空气
充足的能够保证健康的食物和水
足够的睡眠带来的身心平衡
灵魂与肉体都感受到愉悦的性爱
稳定的工作带来稳定的收入
财产和生命健康有可以预期的保障
答案肯定是不言而喻的。
或许我们应当承认,有的人在上述事项没有得到保障之前,也会因为更高层次需求的满足而感到快乐。
这种圣人般的“道德君子”或许真的存在,因为真的有人相信“道德治国”的理念。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普罗大众的普遍要求。
一个人,如果连自身生存的基本生理物质需求都没有清醒的认识,反而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要么是圣人,要么是傻子。
网上流传过这样一个段子:
有那么一群人,白天不停地拧了十多个小时的螺丝,晚上一身疲惫地回到肮脏拥挤的出租屋,吃完了用罐车混装油或地沟油做的外卖,喝上一瓶充满了科技与狠活的饮料,打着饱嗝拿起手机,一脸兴奋地说:“厉害了,我的国!我们的新航母下水了。解放XXX指日可待!”然后心满意足地睡去。
第二天,他们的快乐又变成了“我们又建成了多少高速公路或者高铁”,第三天又兴奋于“遥遥领先”,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快乐着。
他们真的很快乐,我相信。
说一点个人感慨。或许我们这个社会真的应当放弃道德说教,放弃洗脑教育,放弃奴化思想,放弃那些宏大叙事,放弃那些空洞无味的大话空话,放弃标准答案。
每个人真的应当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一些问题:
我们真的快乐吗?
我们的快乐真的来自自身的满足吗?
我们的不快乐是因为自身欲望太多无法满足?
还是说,我们的不快乐是因为与我们自身无关的事情?
尽管我们拼死拼活地努力,但是无法得到足够的回报,是我们还不够努力,还是社会制度出了问题?
我们拼命地工作,纳税、缴纳各种保险,也只能够养活自己;而我们的父母每个月却只有微薄的养老金,甚至没有……
如果一个人拼命工作只能保证自己活着,甚至无法保障自己的亲人,不知道何为休闲、何为娱乐,但是却能够从虚幻的集体中找到某种快乐,来得到生活的满足;旁边还有人喋喋不休地告诉你,满足这种生活状态吧,比以前好多了。
这种人,算是真的快乐吗?
进行说教那些人,他们是真的很坏!
下面摘录部分文章的段落,供大家思考。
他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没有娱乐,没有欢笑,没有休息,他们面无表情,除了工作赚钱,对周围的一切都不关心。(摘自《不死的中国人》)
有那么一个群体,他们可以忍受生活的各种苦难,可以吃土,甚至可以易子而食。但是他们不能容忍有不同的思想,不允许有不同的观念——真是一个奇迹。(摘自网络)
陈志武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除了基本的生存和简单的精神空间,他们早晨起来就为生存而忙碌,一天下来,到了晚上很早又睡眠。他们自己这一代如此,到了下一代还是如此。生存就是为了多工作一天,多工作一天就是为了简单地多生存一天,每天就这样重复,每一代就这样重复。”
最后,借用一个“幸福的拉磨驴”的小故事结束本文。
人类为了驯服驴子甘心拉磨,常常使用的几个手段:蒙眼、塞耳、堵嘴——这样驴就会默默地干活以换来一日三餐吃饱。时间久了,驴就会以为这样是正常的。如果某个驴看到别家的马可以自由地吃草和奔跑而想要反抗,就会有那些已经习惯驯服的驴出来骂,“要爱这个家,主人都给你饭吃,对你这么好,狗还不嫌家贫呢,何况我们驴乎?!”
以上描述并不是现实的全部。
现实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生理和物质需求暂时没有得到满足,但是因为对未来充满了期望,或许并不会在意痛苦,而是因为心存能够明确的未来预期而快乐。——这也是人与动物的区别
下一篇文章将讨论这个话题:
充满希望的生活一样会让人感觉到快乐;反之,即使眼前的生活得到了满足,失去对未来的预期,也一定不会快乐。
欢迎朋友们在评论区参与讨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