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聘撰稿人:王铎

统筹:胡明月

视觉:王文超

规划之初

如果从现代城市的范畴和概念来说,青岛应该是中国第一个享有全方位“城市规划”的城市。

西部老城(图片 |逄淑才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部老城(图片 |逄淑才提供)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早在1898年,青岛被德国租借的时候,其土地面积还很小(现在的崂山、即墨、胶州和老胶南都不属于青岛),只有胶州湾沿岸的几十个村落,人口不到10万人。其地面上的城堡、老衙门、庙宇、炮台、道路、桥梁、码头和很多老房子,还处于中国北方沿海城镇老样子。

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形之下,德国胶澳殖民当局,便于1901年,开始了全面的拆迁、移民和土地征用、收买,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城市规划

八大关沿线(图片 |张岩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大关沿线(图片 |张岩提供)

这么说吧,青岛就是在“一张白纸”上进行的现代城市规划,其保留下来的历史建筑,如老衙门、天后宫、海云庵、于姑庵、浮山所和沧口的“营子兵营”等等,并不算多。

因为是这样的“重建青岛”,所以开挖纵横交错的地下雨污水管网,就变成了可能。也就是说,所谓“现代城市”的意义和基本雏形,就是:地上是一座城市,地下也是一座城市,二者功能互补,缺一不可。因此,在清末,作为有总体规划的“现代城市”,青岛当属中国唯一。

南住北工

至1912年,青岛这座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已经基本建设成形。

如“南住北工”的设计理念,就是其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基本底色和主色调。所谓“南住北工”,即是将青岛一分为二,沿现在的长春路至延吉路进行“区域中分”:“南部为居住地”,“北部为工业区”。

这种早期的城市规划理念,在后来的一个多世纪中,一直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执行。其好处是:

首先,出现了“工住分离”。即把所有地面上的“大烟囱”和地下的“工业污水”管网,包括明渠,全都从居民区剥离了出来。从而降低了工业对城市的污染,清洁了青岛海滨,使居民区也变成了更加宜人的风景区。

其次,便于城市交通的良性布局和深入优化。尤其是在各城区之内,沿山势走向遍设支路、小路和石阶路,打通道路与道路之间的高度差,形成了多地、多单元的“路网小循环”。使青岛的道路无断头路,无死角,无死胡同。

其三,是将进出青岛的所有大宗货物物资,诸如煤炭、水泥、钢材、木材、沙石、粮油棉麻和化工原料等等,都中止于大港和四方两个集散地之内,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的区位功能和属性。

海信立交桥(图片 |张岩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信立交桥(图片 |张岩提供)

难怪许多来青岛的游客,都连连称道:青岛真美,青岛的路简直像迷宫一样!道理正在于此。

是的,其实这种美,乃是青岛历次城市规划的功劳。如果没有这些巧妙的功能设计和配置(这里是指对于建筑、庭院、桥梁和道路的综合规划设计),今天的青岛也不会如此。

西港东学

除了“南住北工”,青岛在规划上还有“西港东学”。

所谓的“西港东学”,就是将“港口区”放在青岛的“西部”,即胶州湾的东岸;而将“大学区”设置在城市的“东部”。也就是说,青岛在一百年前的城市规划中,就为后来的“大学区”,留出了充足的“学区用地”。

1973年,青岛港大港码头(图片 |张岩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3年,青岛港大港码头(图片 |张岩提供)

虽说这一点在一开始没有得到顺利的贯彻和执行。只是在1924年,由康有为的提议,利用德国的俾斯麦兵营,在小鱼山下设立过一座私立青岛大学。但这所学校没办几年就垮了,后又于1930年组建了国立青岛大学。两年后又改为国立山东大学。但后来的“学区”发展,却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比如当年使用过的德国兵营,现在仍旧是中国海洋大学的“老校区”。

这就是青岛“东部开发”后,所展现的新时代、新气象,如在“东部”出现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和青岛理工大学等等,而且这种“学区”的规模性扩展,还带动了山东大学的“分校回迁”,使“东学”愈加呈现出一片肥沃的原野和希望的天空。

面对着青岛市区的不断扩大,西海岸的“学区”发展也加快了步伐。于是“海”号大学也开始占据着临海的区位优势,如青岛黄海学院、青岛滨海学院等等。就连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等知名学府,也“环湾而来”,成为青岛新的“学术高地”。

石油大学(图片 |张岩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油大学(图片 |张岩提供)

说到“西港”也是这样。到了二十一世纪,由于胶州湾东岸的老港区已经不能适应“世界级大港”的战略要求,故西海岸的“前湾港”,便成了“青岛港”的新港区和新地标,成了可以靠泊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舶,为集集装箱、散货、件杂货于一体的综合性世界大港。这就是青岛城市规划的“血脉延续”,也是经典和传统的力量。

东方瑞士

青岛在享有“东方瑞士”之美名的时候,正是上世纪的三十年代。可以说,这也是青岛城市规划不断“锦上添花”、“精彩纷呈”的时代。

民国时期八大关街区(图片 |逄淑才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时期八大关街区(图片 |逄淑才提供)

当时,栈桥、若愚公园(现在称“鲁迅公园”)、汇泉炮台公园、青岛体育场(现在叫“天泰体育场”)、天主教堂、湛山寺和八大关,以及崂山的石阶路等等,均相继建成。中外游客一下地,就没有不惊叹的。于是,“东方瑞士”之美誉,便不胫而走。

民国时期青岛市体育馆(图片 |逄淑才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时期青岛市体育馆(图片 |逄淑才提供)

还真是,当时的青岛与瑞士确实太像了,完全是一座充满欧陆风情的现代都市。

不仅如此,那时青岛还被称做是“小汉堡”和“黄海明珠”。这些美名直到今天也不过时,其重要原因还赖于青岛城市规划中的许多“点睛之笔”和“泼彩之墨”。

举个例子说,当时如果不给栈桥加上一个回澜阁,不加上一个三角形“箭镞概念”观光平台,使其成为一支射向大海的雕翎箭!更把青岛湾那一排排奔涌的浪花,变成了一张不断拉开的、满月一般的弓弦,它能那么美、那么迷人、那么叫人流连忘返吗?

夜景下的栈桥(图片 |张岩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夜景下的栈桥(图片 |张岩提供)

所以说,城市规划,不仅仅是为了功能需要,为了实用,更重要的还是要有超乎想像的美学意义,要有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要有力量与动态之美!

城市扩张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的城市化进程都在加速,青岛也不例外。于是,环胶州湾的规划概念不断出台,如“拥湾发展”,还有“组团发展”,以及多次“几纵几横”的规划调整等等。这些城市规划的新理念,无疑都对青岛城区的逐步扩大,还有产业升级、资源配置和吸引外资等等,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胶州湾大桥贯通通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胶州湾大桥贯通通车

青岛人常常自嘲地说:“现在不光是黄岛、胶南,就连即墨也划入青岛城区了。咱们再也不用说‘小青岛’了,青岛真的长大了,成‘大青岛’了!”

的确。当青岛的城区快速扩大之后,紧跟着青岛的人口也出现了水长船高的“历史新高”,没有十几年,就迅速突破了一千多万人口,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特大城市之一。

老话说,青岛人一出门,就能够碰见熟人。现在不同了,不管是你乘汽车、电车,还是坐地铁,如果能够碰上熟人,或者是邻居、街坊和老同事,那就是喜事,也是幸事!

2008年青岛奥运水上运动中心的建立,是建国以来青岛城市规划的最大难点,也是最大亮点。因为这是青岛有史以来迎接的最大的、史无前例的国际体育盛会。令青岛人自豪的是,青岛做到了,成功了,青岛又增加了一片“大海的乐园”。

奥帆中心(图片 |张岩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奥帆中心(图片 |张岩提供)

另外,不能不提的是,青岛在城市改造和治理污染方面,也做出了巨大努力。如大沽河、墨水河、李村河和海泊河的改造、治理、清淤和除污等等。这些都是净化城市环境、改善居民生活状态、提高城市美誉度所不可或缺的。

这些,老青岛人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美在梦里!

攻坚克难

青岛的城市规划者一向这样认为:给城市做“加法”是城市规划,做“减法”是城市规划,而将城市的各种功能进行统一“四则运算”,进行“精算”,同样也是更重要的城市规划。

1999年,香港路拓宽改造(图片 | 张岩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9年,香港路拓宽改造(图片 | 张岩提供)

因此,近些年来,青岛的城市规划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过去快速的城市化,还有“增量粗放式”、“大手笔”的城市扩容,现在是向“集约高效式”调整和发展的重要关头了。

例如,对于老城区的一度忽略,同时也忽视了城市内涵与品质的精心营造。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城市“缺斤缺两”,功能品质不完善的局面。像老旧小区停车难、建筑失修、环境差、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亟需解决和改变。

二是城市绿地与公园管理和服务、生态价值低等等,也需要通过精细的改造、设计来赋能城市。

三是城市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需要尽快满足和回应。不然,青岛之美就是一种“缺憾之美”。

历史城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城区

具体说,青岛市正在开展城市更新的“三年攻坚行动”。凡涉及历史街区复兴、低效用地与园区再开发、老旧小区及城中村改造、市政断头路和瓶颈路的打通、停车场建设、园林城市建设、地铁站点开发及线路建设、交通干道及重大设施建设、拆违治乱、李村河与张村河环境治理和改造等等,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之中……

下一步,青岛要对标先进城市找差距,要持之以恒的不断的推进和创新。让城市更有温度、更有味道,也更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