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编辑:联盟菌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节前放大招,新一轮耗材国采启动!

刚刚确认!

第五批耗材国采,开始填报数据!

9月29日晚,国家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发布了《人工耳蜗及外周介入类医用耗材集中维护通知》,正式宣告本年度国家集采带量工作启动。

此次第五轮耗材国采涵盖两大品类:人工耳蜗与外周介入类耗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开展人工耳蜗类及外周介入类医用耗材集中维护工作的通知

各相关企业:

按照工作安排,2024年9月29日起开展人工耳蜗类及外周介入类医用耗材集中维护工作,现就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企业范围

取得人工耳蜗类及外周介入类医用耗材产品合法资质的医疗器械注册人均可维护。其中,境外医疗器械注册人应当指定我国境内企业法人协助其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委托其作为维护企业。同一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产品不得委托不同企业维护。

二、产品范围

1.人工耳蜗类相关耗材: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包含植入体、言语处理器等)。

2.外周介入类相关耗材: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外周血管支架不含胸主动脉支架、腹主动脉支架)、血栓保护装置、腔静脉滤器、腔静脉滤器回收套件等外周介入类医用耗材。

已在国家组织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完成维护的人工耳蜗类及外周介入类产品除外。

三、维护方式及时间安排

请相关企业使用数字证书登录国家组织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https://hc.tjmpc.cn:10128),在“部件确认”栏目,查看本企业人工耳蜗类及外周介入类医用耗材产品信息,按照系统内操作手册完成产品信息维护。

尚未取得国家医保编码的产品,请企业登录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数据库动态维护”系统,按要求在相关分类下申请医保编码,并按照国家组织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增补模板的格式要求,填写拟增补产品信息表,填写后发送至联采办邮箱(hclcb@tjmpc.cn),邮件主题请标明“人工耳蜗类”或“外周介入类”字样。为确保信息维护工作顺利推进,请相关企业在2024年10月11日12时前完成国家医保编码申请并发送邮件。

未领取数字证书的企业,按照CA证书受理形式公告(http://help.bjca.org.cn/tjmpc_tj/index.html)要求,领取数字证书,已领取国家组织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和京津冀医药联合采购平台数字证书的企业无需重复领取。

国家组织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人工耳蜗类及外周介入类医用耗材产品信息集中维护时间为:2024年9月29日至10月11日。

后续工作安排,请及时关注相关通知。

四、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天津陈塘科技商务区服务中心四楼(天津市河西区洞庭路20号)

联系电话:022-24538155

电子邮箱:hclcb@tjmpc.cn

服务时间:9:00-12:00,13:30-16:30,节假日除外。

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

2024年9月29日

今日(9月30日),山西省药械集中竞价采购网率先发布通告,要求2022及2023年度使用人工耳蜗及外周介入类医用耗材的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疗机构)开始数据填报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疗机构需汇总并填报2022年、2023年使用的人工耳蜗类及外周介入类医用耗材历史使用数据(包括产品单价和对应使用量,具体到规格型号),并填写HIS系统中2022、2023年度实际使用总量和实际使用总金额

对于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如医疗机构仅完成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产品并未通过医疗机构销售(无法提供产品价格),可仅填写产品使用量信息。

第五轮耗材国采大幕,正式拉开!

国产化不足5%!

新一轮国采专挑“硬柿子”

人工耳蜗,作为国际公认的治疗双侧重度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金标准,其全球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据统计,我国听障人口高达2780万,其中740万适合通过植入人工耳蜗重获新声。然而,高昂的成本导致国内市场渗透率仅约10%,远低于发达国家。

更关键的是,人工耳蜗的核心技术,特别是芯片技术(涵盖降噪、语音识别等),技术壁垒高筑,长期由外资企业把控。数据显示,全球96%的市场份额被三大巨头——澳大利亚的科利耳、美国的Advanced Bionics及奥地利的MED-EL占据,其中科利耳独占鳌头,拥有约55%的全球市场份额。

直到2011年,上海力声特率先取得国内首张人工耳蜗注册证,打破了外资的技术垄断。随后,诺尔康、沈阳弘鼎康医疗、上海鸿医医疗等国内企业也纷纷获得认证,其中诺尔康已占据国内约20%的市场。

与此同时,国内血管介入市场竞争同样白热化。

2019年,我国高值医用耗材市场中,血管介入耗材以461亿元市场规模位居首位,占比高达35.74%。血管介入耗材又细分为心血管介入、神经介入、主动脉及外周介入等。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9年中国外周动脉疾病介入器械市场规模为24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12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7%。

然而,由于起步较晚,外周介入领域整体尚处于发展初期部分品类国产率不足5%,尚未实现突破。但近年来,国内品牌频频取得技术突破,部分品类甚至掀起国产替代浪潮。

因此,在国家集采的推动下,无论是人工耳蜗还是外周介入耗材,相关国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中对官方政策的相关解读,仅代表本平台观点,内容以官方文件为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影响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中国MRI报告

#2023年中国CT报告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2

#中国医院信息状况调查2021-2022

#医用超声#内窥镜#监护#心脏电生理#康复#生殖健康#口腔#医美#家用医疗设备领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