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苟春 摄影报道

9月30日上午九点过,坐落在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下起了雨,在入口处的铁血丹心广场,不少人穿着雨衣,等待着即将开始的烈士祭扫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

这里是全国最大、最早的红军烈士陵园,里面长眠着25048名红军烈士。从1935年到2024年,从最开始的35亩核心墓区到如今的350亩,当地村民王建刚一家三代义务守护着陵园,他们见证了陵园大大小小的历史变迁,但不变的是对这份情谊的世代守护。

义务守护陵园四十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建刚(中)在陵园内讲述自己一家三代人的故事

王建刚的父亲王成现是陵园的第一代义务守墓人。1981年,王建刚从病重的父亲手中接过扫帚,而这一守,便是将近40年。前几年,王建刚又将守护陵园的接力棒交给了自己的儿子们。

“以前住得近,每天早上六点多起了床就会来,到了陵园天都还没亮,中午会再来一次,下午也要来看一次。后来住远了,过来(到陵园)要走五十分钟,我就每天五点多起床到这里来。”王建刚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

最初,王建刚的妻子并不理解,妻子让他忙完农活再到周围找点零工做补贴家用,等闲下来之后再去打扫陵园。但在王建刚的劝说下,除了他自己义务打扫陵园,一家人都会在闲暇时到陵园做做杂事。

后来,40多岁的王建刚在家做农活时手脚都受了伤,从此便落下残疾,但他仍然坚持每天去陵园里转转,看看有什么需要做的,有什么是他能做的。

虽然腿脚不便、年纪越来越大,家到陵园的路程也变远了。但王建刚对陵园始终有一种无法言喻的感情,“现在没事就会让儿子带我过去看一眼,隔几天不去看一眼,心里就不舒服(空落落的)。”他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为烈士送来鲜花

父亲成了第一代守墓人

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从他口中讲出,却变成了再平凡不过的事情。王建刚用“住在陵园附近的一个普通村民”来介绍自己,在他眼里,自己只是做了一点小事。而为何要守护陵园?这就要从他的父亲王成现说起了。

王建刚告诉记者,父亲之前不识字,甚至连自己的生日都不清楚,“大约在他八九岁时,红军来到这里(四川通江),他崇拜红军,就参加了童子团。”王建刚说。

父亲曾告诉王建刚,那时的他站过岗、放过哨、往战场送过信,也曾亲眼见到战士的伤口化脓溃烂……这些都让年幼的他坚定了跟着红军走的念头。可红军离开时他正外出送信,回到驻地后却发现红军已经走了两三天了。

“红军走后,父亲很难过,但是他心中仍然思念红军,于是就来到了这里(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扯扯草、扫扫叶子。”就这样,王成现成了陵园第一代义务守墓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为烈士送来花篮

“子孙后代都不要忘恩”

1981年,王成现病危,王建刚正式从父亲手中接过扫帚成了陵园的第二代守墓人。王建刚说,他自己也经常和儿子们讲,虽然他们不是亲人,但一定要把他们当作亲人,要把守护这里的责任世代传下去。

王建刚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影响了自己的后辈,“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三个儿子都愿意来到这里(守护)。”他告诉记者。

如今,王建刚已不复从前,他没有像之前一样每天都待在陵园。从陵园退休后,他又解锁了一个新身份——沙溪派出所的一名义警,邻里之间矛盾调解、纠纷化解,他都能帮上忙。尽管从陵园“退休”了,但他仍旧在为这片热土作出自己的贡献。

9月30日上午,烈士纪念日当天,他还是带着板凳和雨伞来到这里。于他而言,这几十年,他接过的这把扫帚,不仅仅是扫帚,更是一份嘱托,是一份责任,“也是我对父亲的承诺,是我对这二万五千多位烈士的承诺”。

直到现在,王建刚仍然记得清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他们是我们的恩人,我们要把这里守护好,子孙后代都不要忘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