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中,邓世昌下令撞击日本军舰,其实还有个鲜为人知的原因

甲午中日战争是我国历史上一场重要的战斗,我们对这场战争的残酷知之甚少,但是,我们对民族英雄邓世昌铭记于心。邓世昌率领北洋水师在海面上展开搏斗,但是邓世昌不敌日军火力。于是,采取了撞击的方式以求与日舰同归于尽。但是,由于邓世昌的致远舰已经历经战斗比较破败了,所以这一撞成效不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致远舰奋力一撞,邓世昌也随致远舰一道沉入了海底。我们的民族英雄就这样离我们而去,这场战斗以清政府退划上句点。当时,我们的海军力量与日本是天差地别的,无论是战舰还是装备。海军将领邓世昌深知这场战役的劣势之处,为何会毅然决然的选择用撞击的方式击杀吉野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舰在不敌的情况下,撞击是最原始的办法。但是这个方法杀敌一千,自陨八百。每一艘战舰在船头都会按上一个尖尖的角,这个角就是以备不时之需的。当将领决定使用撞击之时,这个角便是最有力的制胜法宝,这个角能触发巨大的威力拦腰斩断对方战舰。但是,一般将领都没有勇气采取这种战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世昌的气概是非常人能及的,他见北洋水师已经处于劣势,而船上炮弹也不多了,便冷静指挥用最原始的办法来击落日本吉野。这颇有一点鱼死网破的意思,邓世昌以最为原始的方法试求一线生机。后人打捞致远号时,在底下还发现了一枚鱼雷。当时邓世昌并不是毫无准备,他试图用撞击靠近的方法,再发射鱼雷一搏生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日本的吉野号虽然受到重创,但没有沉落,而致远舰却彻底覆灭。于是,我们分析到邓世昌义无反顾撞击吉野号的背后是挽回局面的偷袭行动。其实,真相背后还有一个原因鲜为人知。北洋水师在当时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撤退以求生存。但是邓世昌没有选择退,他多少有点以死明志的意味。朝代末年,清政府软弱无能,而国民也已经麻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府缩起来,一味地割地求荣。邓世昌便坚决不能退,他深知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对抗外敌。我们无法想象邓世昌必死的决心有多大,但是,这样一个民族英雄在民族大义面前一步都不曾退让的行为可歌可泣。

邓世昌深知战局的劣势之处,仍然选择战。他明知撞击可能无人生还,仍然选择不退,他也扛起了民族的大旗。自他之后,有人弃医从文,为人民指路。有人高举改革旗帜,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邓世昌临危一撞,更多的是希望能撞出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