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高中孩子学习来说,父母要学会的一项重要能力是:课题分离。

属于孩子的事,父母不要越界和插手,比如写作业的事情。什么时候写,写什么,怎么写,如果父母还密不透风的想要干预,除了徒劳无功,什么也没有了。

关于写作业的事情,原本就是孩子自己的事,如果父母过度参与,过度干预,过度去指手画脚要先怎样,再怎样,接着要怎样。

看似认真负责的父母,却养出一个无法自主学习,无法独立完成作业,在内耗和摆烂中来回盘旋。

父母只是说:如果我不盯,孩子就一个字不写。如果我不催,孩子根本不会行动。

为什么会这样呢?不催就不写,不盯就不干是怎么形成的呢?

答案的可能性只有一个,那就是从小到大父母太能干了,盯太多了,管太严了,催得太密不透风了。

更直白地说,过度的包办,过度的干预,过度的全方位助跑,把孩子的独立与承担责任的能力扼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时候管太多的直接结果就是孩子到了初高中后应激,失去了父母的庇护和帮忙以及陪伴,孩子变得脆弱,无助和“无能”。

这个“无能”并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恐惧和担心,他们害怕离了父母的视线,离开了父母的呵护与保护,自己搞不定。

因为父母投入的感情和精力太多,孩子的小学阶段过于顺畅,一切都能做得十分完美,即便做不到的地方也有全能父母的助力。

完美的小孩就这样一步步走在自我感觉良好的道路上,或骄傲或得意或高标准的要求自己,但实际上这些“完美”的成分都是有泡沫的。

并不是孩子突然上了初高中后,跟小时候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个乖巧,听话和上进的小孩怎么一下子就摆烂了?

自己的作业拖拉不写!对于学习总是有诸多内耗!不催就不写,催了还翻车,不盯不写,盯了就更摆烂!

怎么上了初高中后,就变得叛逆和不行了呢?

父母此刻的焦虑在于:孩子要是主动学习,我是肯定不愿意管的。可是他这么大了,还不知道主动学,还不能独立完成作业,要是我再不管,孩子更废了,甚至连高中和大学都考不上。

于是,父母的全部心思和精力都放在了“我要想尽办法倒推或帮助孩子来学习和写作业”。

有没有发现这样的陪伴方式有点问题?

小时候,作业是孩子的问题,但父母总是怕孩子做不好,于是一股脑去陪写,只要孩子解决不了的问题,父母立刻化身为全能王,无缝连接,帮助孩子搞定所有问题。

初高中后,父母觉得孩子已经大了,想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却发现孩子根本离不开自己的帮助。

而且父母在帮助孩子时,孩子压根不领情,觉得父母又是在管控自己,于是叛逆和抗拒也随之而来。

父母这时也很委屈:我倒不想管你了,可是你总要自己做啊!你又不做,我再不助力一把,岂不是啥都没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和孩子都很苦恼。父母觉得我是不得不管孩子的作业,孩子内心也很苦恼,我被父母管废了,却还在干预和控制着我,他们根本不懂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从小对孩子的过度关心和过度保护,过度关注,剥夺了孩子独立做事情和写作业的能力,只是养出一个听话懂事,让干啥就干啥的乖孩子。

可是,父母忘记了乖孩子背后意味着委屈和对某种情绪的恐惧,因为害怕失去父母的宠爱和认可,他们只能用听话和乖来讨父母的欢心,得到认可。

可是到了青春期,到了初高中后,遇到了更强劲的对手,也遇到了不同的环境,这时万能型的父母也不再万能了,轮到孩子真刀真枪实战时,孩子要么怯弱了,要么搞不赢了,要么压根不知道怎么去做。

于是拖延、摆烂、内耗,啥都做不下去了。

父母这时着急了:这孩子怎么这样了?我要怎么改变孩子,让他能学会独立和承担。

要是父母一直紧紧抓住孩子,生怕他们走弯路,不敢放手,生怕放手后孩子更摆烂,孩子会如你恐惧的那样持续摆烂、内耗和无助以及无能狂怒。

最加速孩子内耗的父母,是一边嫌弃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一边又时不时想干预,觉得自己如果不出手,孩子会更废。

别想着盯孩子作业和催学习了,越催得紧越盯得用力,结果越背道而驰。

我对父母只有一个建议:管好你自己,做回你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淡出孩子的视线,走出盯孩子的牢笼,去读书,去运动,去户外,去做父母想做的事。

当父母改变自己,让自己能量充盈,让焦虑降低,在紧绷中回归松弛,父母情绪稳了,孩子的不安恐惧以及内耗才能得到溶解,他们才有力量去重建自己。

这个过程是一个打怪升级,也是父母将自己重新养育一次的过程,但除此之外,别无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