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在国庆节到来之际

我们采访了新区多位

名为“建国”“国庆”的朋友

他们的年龄不同

经历的时代不同

对生活的感受也不同

世事变化像是一滴滴笔墨

浸染在时代的画卷上

通过他们的诉说

那些名字背后的故事

慢慢铺陈在我们眼前

詹建国

盘城老兵

“一眨眼,我已经76岁,这辈子很精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詹建国

詹建国,1948年7月生,几乎和新中国同岁。他说,他的人生就像一条律动的河,有过激流勇进,也有过宁静致远,看过大船破浪,亦见过落叶浮萍。

1969年,詹建国21岁,与39名盘城同乡一起,应征入伍,前往西北。

“那是人生中最难忘的时期。”詹建国说,他此前没怎么见过世面,进了部队就是开启新的旅途。当时,詹建国在部队担任侦察兵,因为要执行任务,把足迹留在了全国各地。

“银川的杂粮,兰州的面,成都的辣子,昆明的彩霞,祖国的好山好水,美食美景,我都一一体验过。”

军旅生涯让詹建国从一个农家少年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战士,守规矩、讲纪律、听指挥,严以律己,这是后来詹建国的人生准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就站直,走就走齐,哪里需要,就去哪里。退伍之后,詹建国回到家乡盘城,参与到农村建设中去。

“那个时候我在村上的砖窑厂上班,后来分田到户,农村开始改革,一切又大不同。”

从乡村出来,再回到乡村,詹建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辛劳半生,如今儿孙满堂。

他说,他赶上了个好时代,一个家家户户都有小车,条条村路都能通到家门口的好时代。

“几十年前我走了很多地方,现在我最喜欢我们这里。我老了,我的战友都老了,但我们老得很满足。”

詹建国说,从盘城新华村走出去,他看了玄武湖、中山陵,越过长江、黄河,翻过贺兰山、走过阿拉善,祖国的巨大变化,家乡的日新月异,短短一生,有幸见证。

高建国

家住桥北 武术、旅游爱好者

“我出生的年代,父辈大都以‘建国’‘建军’等词给孩子们起名,这是一种印记,也是一种骄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建国(右)

高建国认为,个人的成长在某种意义上是时代发展的注解,时代的变迁又在每时每刻影响着个人的人生。自己也一样。

岁月流转,高建国的生活已然发生巨大变化。小时候泥泞的小路变成了宽阔的大马路,破旧的小平房被一栋栋漂亮的小楼所取代。

“以前我和朋友都是用信封和邮票交流,现在是更方便的手机和网络。我见证宁六公路化身为快速路,每天车水马龙;我看到地铁从我身旁呼啸而过,我意识到我们的生活已经驶入快车道。”

每年,高建国会同三五好友组团,到全国各地旅游。无论是行驶在依山而建的盘旋公路上,还是驰骋在密集交错的高速路网上,他心中都满是震撼。

今年,高建国驾车驶过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宛如一条巨龙横跨在大海之上,连接着三地。站在远处眺望,那巨大的桥身、高耸的桥塔,让他想起了家门口的南京长江大桥。1968年至今,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更多的桥跨过更宽广的水域,带着中国人去了更远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高建国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南京北站建成通车。

年轻时,高建国喜欢坐绿皮火车去没去过的地方。后来,高铁建成,高建国说:“一天之内我完成了南京盐水鸭和北京烤鸭的口味转换。”

“当南京北站建成,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顺畅、高效、多彩。”高建国期待,“我想从北站出发,继续出发去没去过的地方,看山明水秀。”

曹国庆

来自常州 到江北37年

“来到大厂的这37年,真是沧桑巨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国庆

1987年,风华正茂的曹国庆来到大厂,在南京化工学校(今南京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当起了老师,主教化学。

那时,南化公司朝气蓬勃,扬子石化30万吨/年乙烯工程正式投产。曹国庆饱含着对化学工业的热情和憧憬,站在了三尺讲台上,开启了自己漫长的教学生涯。

30多年的教学,曹国庆改变了很多人的观念,让许多年轻人领略到了化工的魅力,并鼓励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化工事业。

“那时候,学生毕业之后不是去南化,就是去扬子,实实在在地投身于国家化工建设的前线。”曹国庆说,如此一想,自己还是感到有些骄傲

新的装置代替旧的装置,更环保的工艺被广泛接受和运用,30多年的时间对于化工来说,经历了质的飞跃。

曹国庆说,以前住在西厂门,经常看到烟囱里冒黄烟,那是没有处理干净的二氧化氮。现在,这样的状况再也不见。

从青年到退休,曹国庆参与了国家化工事业的人才培养,见证了大厂的发展与变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国庆参与编写的教材

前段时间,1998年毕业班的同学邀请曹国庆聚会,席间他们讲述点点滴滴,重温芳华。

“曹老师居然还记得我们每个人在学校做了什么,真是神奇,好像时间并没有让记忆褪色。”有同学和曹国庆说道。

曹国庆说:“时间让学生都长大了,让我退休了。一个退休老师和一帮中年人,变化不可谓不大,但没变的东西是那些美好的记忆,并且永远难以代替。”

许国庆

来自湖北恩施 到江北5年多

“我的名字听起来不像是个年轻人的名字,但我喜欢别人叫我国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国庆(中)

许国庆,今年27岁,在顶山街道负责网格E家新江雅苑服务站的相关工作。她说,自己这辈是“国”字辈,姐姐名“国荣”,自己名“国庆”。

许国庆是湖北恩施人,到南京江北已五年有余,她形容自己的工作是“围着老人孩子不停转。”

社区里有不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他们需要照顾、交流,想要得到他们的信任,靠的是日积月累的朝夕陪伴。

一开始,许国庆也有过困惑——工作里时常遇到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甚至有的老人为了多打两局扑克,和社区工作人员发生冲突。

“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许国庆总是这样告诉自己。

渐渐地,大家也学会了换位思考,并开始与这位97年出生的小姑娘亲近起来。

“老人的工作不好做,小孩子的工作也不好做,得慢慢教。国庆做得都很好。”社区的张阿姨说。

后来,孩子喊她国庆姐姐,老人喊她国庆姑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末,她喜欢带着侄子们去滨江公园游玩,从长江大桥步行到浦口火车站。波光粼粼的长江总让许国庆想起家乡的清江,她看向西边,江水浩瀚,一望无垠。她告诉侄子,那里是家的方向。

“清江向前,汇入长江。”许国庆说,“从恩施到南京,一条大江串起了两座城。每当江风吹向我,我总会想起老家和那里的人们。”

现在,在距离家乡超过1000多公里的滨江之地,许国庆有了第二个家,有了很多她在乎的人。

素材来源 | 各街道

图/文 | 顾杨乐

发布 | 徐雅莹、吴小荣

审核 | 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