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帅中,有一位将军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开国上将中最后一位逝世的将军,也是最长寿的。

他的一生见证中国从动荡不安走向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程,此人便是吕正操,新中国开国上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5年,吕正操出生在奉天海城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东北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尤其在近代,是列强觊觎的目标。

吕正操在战乱的环境中成长,目睹家乡的破碎与日军的暴行,这种切身的苦难让他从小就立志要为民族复仇,把侵略者赶出中国。

由于家境贫寒,吕正操早早辍学,17岁那年,他加入张作霖领导的东北军。因心中有着家国情怀,他在军中表现尤其突出。

很快,吕正操被推荐进入东北讲武堂接受军事教育,在这里,他学到系统的军事知识。

毕业后,吕正操进入张学良的军队,逐渐成为少帅的心腹,先后担任张学良的秘书、副官等职务。

随着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东北军在日军的进攻下几乎未作抵抗,整个东北三省迅速沦陷。吕正操深感失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6年,张学良与杨虎城联手发动“西安事变”,逼蒋介石联合共产党,一起抗日。

吕正操负责保卫公馆的安全,和中共代表周恩来等人进行直接接触,就是这一接触,他的政治意识发生了转变。

国仇家恨下,他非常认同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心中萌生了加入中共的念头。

后来,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东北军面临分裂,吕正操选择坚持抗日的立场,带领部队继续抵抗日军的侵略。

1937年,吕正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将自己的部队改编为“人民自卫军”,在河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

此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白热化阶段,国民政府在前线连连失利。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八路军在敌后战场上频频胜利。

吕正操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带领部队在冀中平原上展开有效的游击战,屡次重创日军,巩固抗日根据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期间,吕正操还提出“平原游击战”理论,更是为敌后抗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被毛主席称赞为“平原游击战的模范”。

抗日战争胜利后,吕正操回到故乡东北,不久解放战争开始了。

吕正操积极投入东北根据地的建设工作,在辽沈战役中,担任东北铁路局局长,负责铁路交通线的保障工作。

得益于吕正操对交通运输的有效管理,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中获得战略优势,东北三省成功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吕正操先后担任铁道部副部长、部长等职务,参与新中国铁路系统的建设。

1955年,吕正操被授予上将军衔,身居高位,一直保持低调,不求名利,在他眼里,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

晚年,吕正操也极少公开露面,更是多次拒绝为自己举办寿宴,选择过着简朴的生活,79岁那年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副国级领导人。

2009年10月12日,吕正操在北京逝世,享年106岁,他是最后一位逝世的开国上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一个贫困农民的儿子,成长为新中国的开国上将,吕正操是中国历史上不朽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