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拖了几个月的对华关税政策,最终还是敲定了,对华电车的关税要大幅提高,欧盟虽然投票通过了这个政策,但投票的结果却并不好看。

之所以说“不好看”,是因为这份投票结果,真实的暴露了欧盟成员国彼此算计,矛盾加深,丝毫不团结的现状,虽然最终通过了加征关税的政策,但欧盟成员国的分歧也越来越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盟的利益似乎和成员国的利益并不一致,各成员国之间也有些“尔虞我诈”的味道,这次的投票结果只是一个警示,未来欧盟或许会面临着更大的危机。

1,欧盟成员国分歧凸显

当地时间10月4日,在针对是否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关税的最终投票中,欧盟成员国以10票赞成、5票反对、12票弃权,未能阻止欧盟委员会(欧委会)的征税提案。不少媒体指出,大量弃权票凸显成员国对挑起对华“贸易战”的不安。

欧盟是否应该对华加征关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充满巨大的争议,不仅中欧之间不断磋商,欧盟成员国之间也拉帮结派。

所以这个问题被一拖再拖,直到前两天才投票完成,而投票结果虽然是通过,但27个国家中仅仅有十个国家投的是赞成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盟成员国之间一直都有利益分歧,但这次的对华关税问题让他们的分歧暴露的更加彻底,大部分国家不愿意对华加征关税,但又不敢在明面上跟欧盟唱反调,这批国家就是投弃权票的那批国家。

这些国家的心态可以说明确的反映出欧盟决策的错误,如果说对华加征关税真的是符合成员国利益的决定,那么这12个国家何必充满疑虑的选择“弃权”而不是支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投赞成票的国家,也未必就是因为加征关税的政策真的能惠及自己国家的相关行业,可能仅仅是因为在政治层面希望和欧盟与美国步伐一致,针对中国。

所以说这场投票,完全是欧盟成员国“小算盘”不断,彼此丝毫不团结的结果,完全暴露了欧盟内部的分歧和矛盾。

2,各国小算盘不断

就说支持的那几个国家中,法国是一直以来最积极希望对华加征关税的,并且还到处拉票,因为这个政策压根不能对法国造成任何影响。

法国的汽车行业早就有了衰落的迹象,法系车在中国市场很难见到,在他们自己的市场,也是外国产的进口车比较多,法国自己的车并不受待见。

所以法国乐于见到对中国电动汽车的打压,即使法国的葡萄酒行业上街游行抗议,因为中国一旦出手制裁,法国葡萄酒行业会受到重大损失,法国也依旧无视了这些,一意孤行的投下了赞成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白兰地行业代表和葡萄种植者在干邑地区抗议游行,要求欧盟推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进行投票。法媒认为,法国白兰地行业对中欧贸易摩擦感到恐慌,担忧中国对欧盟白兰地进行的反倾销调查可能迫使法国白兰地退出中国市场。

而同样的恐慌也弥漫在其他国家,比如西班牙就因为我国对猪肉制品,火腿之类的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所以西班牙总统亲自访华,希望我国能网开一面。

在西班牙总统访华期间,曾经多次明确表示,西班牙会坚决反对欧盟挑起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并且也说了,加征关税不利于中欧的正常贸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西班牙在投票中依旧没有投出反对票,而是投了弃权票,这也可以看出大多数欧盟国家的心理,害怕中国的反制,也不同意欧盟的政策,但依旧不敢直接和欧盟对着干。

相比于西班牙的畏畏缩缩,德国就干脆得多,不仅投出了反对票,还在欧盟内部多次呼吁停止对华加征关税,甚至指责欧盟犯了错误。

3,欧盟可能失去中国投资

德国的各大知名车企,比如梅德赛斯-奔驰,大众等,联合起来共同抗议最新出炉的投票结果,德国财政部长也直接在社交媒体上“点名批评”了冯德莱恩。

德国作为老牌欧洲国家,影响力还是没的说,德国之所以敢跟欧盟“正面刚”,原因是中德之间的合作实在是太密切了,欧盟这个政策一出台,德国损失不比中国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德之间车企合作往来密切,并且德国汽车出口非常依赖中国市场,而中国已经透露过了,如果欧盟要对华加征关税,那么中国很有可能要对欧洲出口中国的豪华燃油车下手。

那么德国自然是焦头烂额,毕竟中国市场对于德国车企来说是无可替代的,所以德国频频表态,坚决反对对华电车加征关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现在投票结果出炉了,但并不代表此事就一锤定音了,因为我国此前为了这件事,商务部长也是亲自前往欧洲进行磋商,欧盟显然知道这项决定争议巨大,所以没有把话说死。

在欧盟投票结束之后发布的声明中,附带了一条补充声明,算是给未来的谈判留下了机会,并且中国看到了欧盟实际上愿意解决问题,所以中欧技术团队将在10月7日继续进行谈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盟发布声明补充:“欧盟和中国将继续努力探索替代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必须完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WHO)规定,能够充分解决委员会调查所确定的损害性补贴,并且可监控和可执行。”

欧盟中国商会得知这个结果,也是第一时间发表了声明,表示了强烈不满,并且警告欧盟,这不做不仅不会增强欧盟相关产业的发展,反而有可能会失去中国对欧的投资,最终削弱欧洲市场自身的竞争力和全球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