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艺术家甘贡三研究

简泽菲

【作者机构】 南京市博物总馆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所在地甘熙宅第的主人是被称为“南邦巨族”“江南甲姓”的金陵甘氏家族,甘氏祖先自战国时秦丞相甘茂,秦上卿甘罗,三国时东吴折冲将军甘宁,晋时于湖敬候、暴骑将军甘阜(载晋书卷七士《甘卓》)始,至清甘福(人称孝文先生),甘熙(著《白下琐言》等书),世代嗜学暴古。清道光年间,曾建“津逮楼”,藏书数十万卷。几百年来,家族代代以“友恭”精神为家训,世代书香,诗礼传家,自清代以来成为以藏书、文学、地学闻名的文化世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甘鑫,字贡三,就是生于这样一个世家门第,秉承先祖遗风,为人谦恭宽厚,深得邻里崇敬。甘熙宅第有着深厚的昆曲底蕴。晚清、民国时期,在时任家主甘贡三的倡导下,加之较为开朗的家规,甘熙宅第内形成了一股昆曲研习之风,经前后三代甘氏族人的不懈努力下,在昆曲人才培养和音乐社团建设两个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民国初年,甘贡三就学于法政大学经济科,但自幼爱好戏剧、音乐,包括道教音乐,对此曾下过一番苦功夫,把道教音乐记录成工尺谱。民乐方面,精于笙、箫、笛,弹拨乐器中擅三弦、琵琶,被人称为“江南笛王”。他对昆曲尤为酷爱,曾向老艺人谢昆泉学习昆曲,唱法上很有研究。甘家与戏曲结缘,便是从甘贡三先生开始的。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藏有一对刻有龙凤团的竹箫就是甘贡三先生当年使用过的,每只竹箫都刻有诗句,字体娟秀流畅,雕饰精美,享有“贡萧”之美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甘贡三昆曲生平

20世纪20年代,甘贡三与著名文人仇菜之先生等人经常于复成桥旁“江宁地方公会”举行“同期”(集会清唱昆曲)。以后又与吴瞿安(吴梅)、消侗、俞振飞等常相往来,同切磋昆曲,邀请了尤彩云、李金寿、金虎等昆曲名家来家教授。还与吴翟安、沈仲约、吴舜石、薛天汉等人组织了“紫霞曲社”,紫霞曲社则是因曲友们曾到中山陵紫霞湖边游览唱曲而得名。当年社址在杨公井中华书局楼上。其后,南京“公余联欢社”成立,甘贡三被聘为昆曲组组长,这个官办的业余文化娱乐场所可谓名家荟萃,是民国时期南京著名的文化艺术中心。甘又受聘为国民政府中央文化计划委员会委员。一九三五年上海百代唱片公司曾邀其灌制唱片《寄子》《扫松》等昆曲数折。

他也爱好诗词、书法,精娴音律。因南京为六朝胜地,人文荟萃,与其交往者多名流饱学之士,故深得教益。惜好景不长,日寇侵华,“渔阳弹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哀鸿遍地,血染金陵。抗战期间,甘贡三挈全家辗转入川。期间甘贡三为宣传昆曲、继承这个古老的传统戏剧薪火做了大量工作。在重庆,遇穆藕初、项馨吾、倪宗扬、张充和等昆曲爱好者,因志同道合,故重整旗鼓,再建“渝社”,傅授昆曲。1939年初,因子女就职于西川五通桥盐务总局,陪同前往。总局职员中有爱好昆曲者,特邀请协助成立业余昆曲组织。1942年,受聘至北碚“重庆师范学校”担任昆曲教师,一年后回到重庆,与范崇石等组织“重庆曲社”。那时,章元善、藏夏、赵守钰、李宗璜夫妇等,经常来家中唱曲。

抗战胜利后,甘贡三返回南京甘家大院,在江宁师范学校担任昆曲教师,同时在南捕厅私宅恢复“紫霞社”,每月举行“同期”。他积极宣传推广民族优秀遗产,特别是昆曲,逢人介绍。甘贡三积极宣传推广昆曲这一民族文化优秀遗产,遇求必教。为解决青年人不识工尺谱的问题,曾花费数年时间,将百余出戏工尺谱翻成简谱。可惜这些成果,在“文革”中连同早年与吴梅、溥西园先生等共同对昆曲词、谱和十番锣鼓研究的材料手抄,悉遭焚毁。吕恩(话剧、电影演员)、罗惠兰(著名京剧演员)、严凤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顾铁华(德籍华人著名业余昆曲爱好者)等,都曾先后向甘贡三学习昆曲。这些昆曲演出活动,不仅吸引了梅兰芳、马连良等国内京昆戏曲名家常来甘家,很多文人雅士更是趋之如鹜,因此,甘贡三也是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文章,成为他传播昆曲的雄厚资源。

解放后,他将祖遗“津逮楼”藏书连同《白下琐言》《建康实录》仿宋木刻版数百块,全部无偿捐赠南京图书馆。54年,在南京市文联领导下,甘贡三主持成立了“南京乐社昆曲组”,成员多达百余人。当年,江苏广播电台邀请他至电台录笛子曲牌十首,其时已年近古稀,抵笛飞声,不减当年。甘贡三秉承先祖遗风,为人谦逊宽厚,惜老怜贫,乐善好施,每年夏季,即请专人做“十滴水”上万小井。家中上下不分老幼人人动手,洗瓶、灌药、火漆封口,广为散发,并街口设茶缸,供劳力者解渴。冬则施米、棉衣和灌木。此乃继承祖先遗训,以示子孙。

二、甘贡三对其后世戏曲影响及南京京昆界贡献

甘贡三先生热爱昆曲,痴迷昆曲,甘氏一家,在他的影响下,子、女、侄、媳、妹,乃至孙辈无一不爱好昆曲,擅长表演。在甘氏封建大家族中,女孩儿学唱,认为不成体统,可是甘贡三敢于排除世俗偏见,特地从苏州聘来了“全幅班”艺人施桂林教女儿、侄女孙女学习昆曲。因此,侄孙女十一、二岁即能唱昆曲多折。他对小辈们演唱,音律要求严格,教导唱曲不拍到百遍以上,不许上笛。他把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耗用在对音乐、戏曲的执着追求之中。甘贡三一家又被称为“戏曲之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新生社社长——长子甘南轩

南京票房从20 世纪20 年代起蓬勃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1935 年成立的“新生社”,社长就是甘南轩,地址就位于南捕厅15 号的花厅。甘贡三长子甘浏,号南轩(1910-1984),就读于金陵大学,曾拜红豆馆主溥侗为师,闲暇时间都用来研究京昆艺术,组建了“新生社”后担任社长,多次邀请当年戏曲界名流出入甘家交流切磋,对新生社成员艺术水平提高有很大的影响。抗日战争后,甘南轩在重庆曾参加过几次大地义演。抗战胜利后,陆续回到南京,新生社又发展了大批社员,后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南京最大的票社。1953 年,甘南轩与表兄卢前、弟律之合编剧本《傅善祥》,既成大半,因“三反”开始而停止。1954 年加入“汪剑耘京剧团”,在苏、鲁、皖等地演出。1959 年正式参加泰州市京剧团后,曾编写过《吴运铎》《小数点》《老游击队》等现代戏,在泰州市戏曲汇演中获奖。后随剧团并入扬州专区京剧团,直到1966 年退休回宁。“文革”结束后甘南轩担任陈阳老巷居委会主任,并被选入为白下区人大代表。他积极从事群众戏曲活动,编写唱段、辅导表演。常带领群众参加市、区和街道的各类文艺会演,每次均获奖励。1978 年,甘南轩被任命为“南京乐社”尾曲组组长,后又担任江苏省昆曲研究会常委。

新生社虽然不是专业的剧团,但是继承和传承了前辈艺人的精湛演技,培养了大量的戏曲专业人才和业余爱好者。

2.民乐宗师——次子甘涛

甘贡三次子甘涛,号汉波,自幼深受父亲影响,爱好民乐,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民族音乐的一代宗师。从5岁时就随父亲去“文昌宫”聆听道教音乐,并帮助乃父记录整理。6 岁习笛,9 岁学胡笛,在器乐方面算得上多面手,擅长古琴、筝、笛等,尤以二胡之造诣更深,于京戏伴奏甚为出色,从民歌小调到戏曲曲牌,为京剧、昆曲伴奏,进而涉猎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年少时经常上台献艺,被誉为“南湖圣手”。

甘涛青年时期就学于上海音专,毕业后回宁在当时的广播电台传音科工作。抗战胜利后任电台国乐组组长,又任当时的中央广播乐团团长兼指挥。新生社成立后,在社内负责民乐部分。梅兰芳先生来南京演出,其著名琴师徐兰沅、王少卿两先生和头牌须生昊啸伯常来甘家,甘涛得益甚多。

建国后,甘涛任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教授兼民乐教研组组长、南京乐社社长及南京市文联副主席和市音乐舞蹈协会主席。1954年,甘涛和他的父亲甘贡三,古琴家夏一峰,国画家、古琴教育家张正吟共同发起组织“南京乐社”,这是一个颇有影响的民间音乐组织。甘涛在我国民族器乐的发展道路上,是一位辛勤的园丁,他总结了许多艺术处理过程中难能可贵的经验,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民乐人才,知名的演奏家有龚一、闲慧芬、陈跃星、朱昌耀、杨积强、周维等,可谓“桃李满天下”。作为民族音乐理论家,甘涛先生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教学活动中,将他的思索和领悟凝聚在他的著作中。《江南丝竹音乐》是他的代表作,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江南丝竹的巨著。它资料齐全、分析深刻,是国内罕见的民族音乐研究的专著。此外,甘涛先生还著有《怎祥吹笛箫》《江南丝竹演奏艺术》《二胡运马艺术》《二胡音准问题》《中国民族乐器常识》《中国打击乐器》等。

3.“南京梅兰芳”——长婿汪剑耘

长婿汪剑耘(1916-1975),南京人。工青衣,亦会花旦和小生。他从17岁开始学戏,苦练各种基本功。即使最苦最难的“晓功”,他也踩得很好。17岁汪剑耘登台演出,即小有名声。19岁参加新生社,其后至1952年一直在该社活动。他声腔、扮相、动作各方面都酷似梅兰芳,梅先生曾听其唱曲,深为赞许。

长婿汪剑耘早年曾向林如松和乔鸿年学戏。抗战时期在川西五通桥,参加重庆盐务局京剧票友俱乐部活动中,得到梅兰芳师兄王惠芳的悉心指点,得益很大,素有“南京梅兰芳”之称。当时在这个俱乐部内,汪剑耘、杨宛农、王振祖、王丽雯被称为“四大名旦”。梅派基本剧目,如《霸王别姬》《生死恨》《凤还巢》《贵妃醉酒》《贩马记》《宇宙锋》《玉堂春》等,大都经过梅先生亲自指点。汪剑耘也会昆曲,《思凡》《游园惊梦》等折子戏均由甘贡三亲授。约在1952年,匈牙利文艺代表团来南京访问。柯庆施市长特请汪剑耘和甘纹轩在“南京会堂”演出昆曲《游园》招待贵宾。

4.金陵名票——四子甘律之

甘贡三四子甘法,号律之,幼年受父兄熏陶,爱上了京昆艺术。八岁开始学唱,先后从范汝霖、关盛明、张九奎、王惠芳学习京剧,从李金寿、施桂林、徐金虎、尤彩云学唱昆曲,工老生。1936年,甘律之与胞兄甘南轩、甘清组织“新生票社”,并首次登台出演《南阳关》一剧,时年十七岁。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来到四川。其间,与同事组织业余京剧团,每周末举行京剧演出,并聘请王惠芳任教师。

新中国成立后,甘律之与一些南京知名票友在南京军管会文艺处领导下组织了“友艺集”茶座,并担任南京市戏剧改进会登记组组长。后参加“汪剑耘京剧团”,在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任代课教师二年,同时在许多大专院校和企业单位工会的业余京剧团、任京剧辅导教师。八十年代,甘律之先生仍积极从事京剧活动,无偿地培训京剧爱好者,组织群众京剧活动,先后创办了南京京剧艺术研究会、中山业余京剧培训班,1987 年,被聘为江苏省老年京剧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为弘扬京剧艺术和南京群众京剧活动的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甘贡三的其他子女也是颇有建树。三女甘长华,工青衣,其昆曲的《思凡》《断桥》《贩马记》《游园》等折小戏,曾得到薄侗、俞振飞、尤彩云诸昆曲名家指点。新中国成立前经常与其兄妹等演出于励志社、中华剧场、明星大戏院等处。建国后甘长华任秦淮区一中心小学教员,退休后参加南京乐社昆曲组活动。幼女红华,别名纹轩,工青衣,昆曲曾得到尤彩云、李金寿、徐金虎等口授亲传。解放后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在上海土产公司任职,81 年退休。业余从事昆曲研究,曾与赵景琛先生合演《玉簪记·探病》等折子戏。甘家子孙辈正是在甘贡三的影响下,在传承京昆、民乐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均成为昆曲、民乐界不可缺少的中坚骨干。

【来 源】《剧影月报》 2023年第1期 P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