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台回复书名一键免费阅读 : 明朝那些事儿 | 我与地坛 | 沧浪之水 | 长安的荔枝 | 生死疲劳 | 三体全集 |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世纪的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有位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的多部作品都大获成功,比如大家熟知的经典《大卫•科波菲尔》、《雾都孤儿》、《远大前程》等。

虽然距其辞世已过一个多世纪,但他笔下的人物却鲜活如初:奥利弗·崔斯特、大卫·科波菲尔、小耐尔、小杜丽等依然吸引着一代代读者。

他就是查尔斯•狄更斯,被誉为英国十九世纪最好的作家之一。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个流传很广的句子,就出自他的经典作品《双城记》开篇。

托尔斯泰说:“狄更斯是一个世纪里,我所见过的唯一的天才。”

他从小痴迷戏剧,有强烈的表达欲,但因家庭变故,为了谋生,先后做过议会记者、录事和法庭速记员,直到1833年,才开始正式写作。

狄更斯具有强烈的个性。他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全力以赴,毫不犹豫。他能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娱乐、赞美和愤怒中去。

他对弱者、不幸者和底层贫穷者的生存困境,充满同情。

他以笔为剑,向社会黑暗开刀,勇敢揭露其阴暗面,文字幽默讽刺,思想深刻细致。

由英国小说家彼得•阿克罗伊德所著的《狄更斯传》,全面细致的还原了这位文坛巨匠的短暂一生。

重温这位伟大小说家的成长之路,我们会彻悟,狄更斯是怎样一步步成长,生活,在不断探索中,最终成为自己的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童年磨难,悲凉的早期人生

1812年2月7日,查尔斯·狄更斯生于朴茨茅斯的一个海军小职员家庭,父亲名为约翰·狄更斯,母亲名为伊丽莎白·狄更斯。

狄更斯的早年生活充满了艰辛,因为父亲工作变动,薪水不断减少,家里经济越来越困难,经常搬家,他只能断断续续地接受教育。

狄更斯从小善于观察思考,周围的一切人事物,并在繁重的劳动之余,尽可能找书读,精神世界得以不断丰富。

在十二岁时,狄更斯的父亲就因还不起债务进了监狱,全家也跟着搬入债务人监狱居住。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被迫中断学业,幼小的他到伦敦的一家黑鞋油作坊做童工,每天都要工作十个小时,备尝心酸。

后来,父亲约翰继承了一点遗产,亲友又凑钱帮忙还上欠债,家境有所好转,狄更斯才又回到学校上了一段时间学。

15岁以后,他离开学校,走向社会。

他先后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录事和法庭记录员,20岁时,狄更斯开始做议会采访记者。

他认真做好每一份工作,一边磨练自己的技能,一边等待时机,一展身手。

早年的坎坷遭遇,底层人民的困苦,成了他日后创作的素材。

狄更斯后来说,我不得不向前奔,我不是一生下来是富贵命。

这也给生活中的我们上了一课。

谁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喜乐悲欢,总有迷茫低谷,困顿无望时刻。

与其抱怨生活不公,不如积极寻找机会改变它。

找准方向,默默努力,积蓄力量,接受挑战,磨练意志,不断拼搏。

即使不能立刻获得你想要的生活,至少让自己尽力精彩,日后,无悔于当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穿越黑雾,以笔为剑救赎人性

前面我们提到,狄更斯善于观察。

童年的艰难画面,后来各种工作经历,都能引发他的洞察和思考。

比如在律师事务所当记录员,他得以出入于法院和监狱。

狄更斯就敏锐地观察到,那些法官和律师们善于装腔作势,证人虚荣多变。

而无休止的诉讼使不少人倾家荡产,看到了人性中不同的脸谱。

在此期间,他还会去大英博物馆勤奋阅读,靠自学让所受很少的学校教育趋于完善。

21岁时,狄更斯向一位银行家的女儿玛丽亚求婚遭拒,原因是狄更斯没有什么财富和社会地位,这让狄更斯心灵上又刻上一道伤痕。

在经过长时间痛苦的内心斗争后,狄更斯经受住了挫折和考验,反而坚定地开启了文学创作之路。

他进入新闻界,为《时事晨报》写随笔,开始崭露头角。1836年,狄更斯以“博兹”的笔名,出版了《博兹随笔》,第二年又出版了《狄更斯文集》。

这些作品让他名气大增,并认识了许多出版界的编辑。

1837年,他报上以连载的方式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一经出版,便得到了读者的好评,这也让24岁的狄更斯成为英国名头最响的作家。

后来,又先后出版了《老古玩店》,《雾都孤儿》和《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和《荒凉山庄》《远大前程》等。

他的作品塑造了很多鲜活的角色,直到今天,仍深入人心。

每一部作品,都是对英国现实黑暗和限制的一种批判,对底层“小人物”的境遇、苦难和挣扎饱含着深刻同情和怜悯。

那么,狄更斯小说是否只是充满严肃地说教呢?答案是,不。

读过他的作品,就会体悟到,他与生俱来的幽默感,对话和情节让人流泪的同时,也让人忍俊不禁。

比如在《大卫•科波菲尔》中,有位厉害的姨婆来探望大卫和母亲这对孤儿寡母时,听说家里女仆名字叫“辟果提”时,惊叹道:“孩子,你的意思是说,居然有人进入教堂,给她自己取一个辟果提的教名吗?” 有趣的细节,也吸引人读下去,辟果提虽是普通底层仆人,却对大卫·科波菲尔爱护有加。

有人说,狄更斯打破了深刻未必古板,畅销难逃肤浅的固有观念。

深以为然。狄更斯一面运用丰富想象力创造故事,一面用幽默风格,犀利笔锋嘲讽黑暗现实和人性。

他从不取悦贵族,反而积极参加慈善活动,尽力帮助有困难的群体和有天赋、但深陷穷困的艺术家。

这世上,总有人在自己受过很多苦后,愿意把自己活成光,既照亮自己,也能温暖他人。

世间没有什么救世主,真正的救赎,其实都是自救。

在成为自己的路上,我们也要有坚定意志,一路歌唱,永不止步。

3.短暂一生,凭成就闻名后世

查尔斯•狄更斯已近中年,他的身体时常会陷入病痛折磨。

他自己说是“胆病发作”,但所有症状都指向精神衰弱。紧接着又患上了重感冒。

在繁忙的写作和表演之余,家庭内部的琐事和问题也让他精疲力尽。

他弟弟弗雷德里克打着哥哥狄更斯的名号到处借钱赊账,让狄更斯心痛不已。

他父亲的病也越来越严重了,终于在一次结石手术后,凄然离世。

狄更斯的妻子凯瑟琳的身体越来越差,小女儿朵拉也因病夭折了。

这一年,对狄更斯的打击很大。

凯瑟琳的病、父亲的去世和骨肉的夭折,自身的忙碌和精神内耗,把狄更斯的身体状况拖到最低点。

1852年,狄更斯四十岁时这样谈到自己:“我变得不能休息,我十分相信,假如我吝惜自己,我就要生锈、分裂和死亡了,而死于工作将好得多。”

他就是以这样的忘我工作热情进行创作活动的高峰。

终其一生,狄更斯以两年一部的速度,出版了15部长篇小说,成为了当时炙手可热的大作家,就连伊丽莎白女王和威尔士亲王都是他的书迷。

从1858年起,他还开启了12年的职业朗诵生涯。

一共举行了423场专场朗诵会,并进行了数次慈善演出。连续上台朗诵的透支,让他身心受损。

在此期间,以善与恶斗争为中心的小说《艾德温•德鲁德之谜》,他也一直没停止创作,并成为狄更斯最后未完成之作。

1870年的一天,狄更斯在盖茨山庄自己的家,突然倒地昏迷,患脑溢血离世,从此,世界文坛失去了一位伟大的作家。

他的墓碑上写着,“他是贫穷、受苦与被压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令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英国作家。”

米兰•昆德拉曾说,迷途漫漫,终有一归。

狄更斯走了,却给世界留下了美好的文化遗产和勇于批判现实的精神引领。

一个多世纪以来,他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与‌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文学巨匠齐名。‌

狄更斯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至今仍被视为经典,影响深远。

他的文学成就,也使他成为英语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学巨匠。

有人称,狄更斯看待世界的方式,是戏剧性地扬起眉毛和滑稽的斜视。

每一分钟的时光,都在他辛勤耕耘下,获得了应有的价值。

4.写在最后

作家的成长离不开生存的时代,也离不开周遭的坏境。

贯穿狄更斯一生的创作,对他是一种精神的救赎,也是对幼年受苦伤痛的疗愈。

他敏感又热情,幽默又孤独,以自己的方式审视一切。

他认为生活是美妙的,一切真善美的东西最终将永存于世间,所有的坏人最终都被真善美所感化。

在他的作品中,所有的邪恶势力最终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有人也想成为他那样的作家,狄更斯曾给予提醒和忠告:

“干写作这一行,需要把世上所有其他工作所需的耐心加在一起。”

原来,所谓天才的成长也是充满艰辛的,哪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不经过生活的磋磨,挣扎,求索,努力,忍受极致的孤独和耐心,就不能抵抗住命运无情的鞭打,有所收获。

而人一旦真正行动起来,生命才可能真正迸发出张力。

读懂《狄更斯传》,让我们明白,

一个人要尽己所能,最大限度去开发自己的潜力,过想过的生活,走想走的路,去探索,去努力,去享受付出后踏踏实实得来的东西。

点个在看,愿我们不必行色匆匆,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狄更斯了解多少?读过他的作品吗?

评论区留言

编辑大大将选出3最走心的留言

赠送《狄更斯传》书籍1

包邮寄送。

留言截止时间:10月15日中午1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