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融合了中国昆曲和日本狂言的中日非遗雅集,为中日文化交流写下新篇章。今年是全国首位职业昆曲推广人、昆曲澎派闺门旦传人赵津羽从事昆曲推广的第18年,近年来赵津羽的昆曲推广也越来越国际化。继去年受邀去日本东京进行中日文化交流,今年的中日非遗雅集主场回到了中国上海。雅集活动还吸引到比利时前驻华大使帕特里克·奈斯,以及多国驻沪领事夫人等国际友人前来参与,进行国际文化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中国百戏之祖的昆曲有着六百多年的历史,其曲词典雅表演细致,载歌载舞。而狂言是日本的传统表演艺术之一 ,诞生于650年前的室町时代。2001年,日本能乐和中国昆曲一起被选为世界首批人类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将这两种来自不同国度又同样古老的非遗文化放在同一个会客厅,让大家在两米之内有效距离观看非遗,再加上表演者都不用麦,现场可以真实感受到声带和气息的物理碰撞最后产生的声音效果,可以说是一种特别难得的珍贵体验。此外,当天的昆曲与狂言分别由中国的师徒与日本的父子携手完成,更是让非遗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光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日文化雅集上,首先表演的是昆曲经典剧目《蝴蝶梦·说亲》片段,由赵津羽和昆曲表演艺术家胡刚携手演绎“庄周试妻”的故事。《蝴蝶梦·说亲》在昆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唱词深情动人,表演细腻,深受观众喜爱。随着台上两位艺术家的开唱,昆曲的气息如同清风般袅袅散开,悠悠水磨腔传到了现场的每一个角落。而剧中轻松幽默、充满喜剧效果的表演,让大家感受到了“优雅”昆曲中的幽默感。

表演狂言的是受中国曲艺家协会之邀,正在中国参与《东渡》巡演的奥津健太郎先生和奥津健一郎先生。奥津健太郎是能乐师狂言方和泉流,能乐非遗传承人。师从已故的能乐非遗传承人十三世野村又三郎信广。他的儿子奥津健一郎先生师从能乐非遗传承人十三世野村又三郎信广、十四世野村又三郎信行以及父亲。5岁首次登台。目前在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部能乐(狂言)专业在读,还受到野村万藏、野村万斋两位大师的指导。

日本狂言表演风格幽默搞笑,除了特殊戏外一般不用面具,演员的装扮简单朴素,富于平民性。当天表演的节目《盆山》讲述一个男生特别喜欢盆山,想把盆山弄到手去朋友家行窃,以至于后续发生了一些列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让现场观众在看似“搞笑的”表演中,感悟了人生。奥津健太郎父子在现场的精彩演绎,让对于狂言还比较陌生的中国观众,对于这门古老的日本非遗有了一次近距离的亲身感受,也对日本古典戏剧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昆曲的传承离不开老师对学生的口传心授,昆曲的发展也离不开老师的创新突破。当天85岁高龄的国宝级昆曲表演艺术家张洵澎与弟子赵津羽表演了其新编排的昆曲双人舞《牡丹亭·寻梦(品令)》。舞蹈让传统昆曲华丽升级,古今相映的形式让昆曲更具有观赏性和传承感,六百年的昆曲在传承与创新中换发新生。张洵澎不仅是一位表演艺术家,更是一位昆曲艺术的教育家,她的弟子遍布京昆越沪淮,包括广东粤剧,温州瓯剧等各个剧种。她用自己所创立的昆曲澎派闺门旦艺术滋养百戏。

赵津羽激动地表示:“每一次和老师同台,老师都有新鲜和鲜活的创新艺术让我们感到艺无止境,要不停地学习。而且由老师把场心非常的定,所以这种艺术的传承真的是一种生命的力量。大家都在说传承与创新,那肯定首先就是要传承,知道根在哪里,知道为什么是一门规范的艺术,有规则的艺术,这样才能从艺术技艺的不断精进到形成自己的艺术思想,才有创新的可能。”

为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作为全国首位职业昆曲推广人的赵津羽多年来用初心不改的满腔热爱持续活跃在推广昆曲的舞台上。 而她提出的“昆曲+”的理念,更是走入各行各业,走出国门,打造国际文化交流平台推广昆曲文化。

这次的跨国非遗雅集也将是“昆曲+”未来持续的一种文化推广方式。新东苑集团董事长沈惠琴是一位优秀的沪剧表演艺术家,总裁陈星言和母亲一起,多年来致力于推广中国文化。为了支持好闺蜜赵津羽的昆曲推广,陈星言更是亲力亲为当起了现场主持人。津羽的很多朋友,学生也都来到现场支持,正如她的初心一样:“昆曲路上结善缘,慢慢把一个人的昆曲变成了一群人的昆曲。”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进一步丰富长者精神文化生活,也成了赵津羽主动承担起来的一份社会责任。她创新编的“昆韵手指操”,走进了很多基层单位和社区,以医曲结合的形式帮助更多的低龄长者更早启动认知障碍的预防。接下来赵津羽还会和新东苑公益基金深度合作,用“昆曲+”点亮长者文化精神生活,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温润长者心灵,把对于长者的关爱,体现在实际的行动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