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品诗,看电影
悟人生
我是威评书影史
01
《赴试途中有感·其二》
清 · 李鸿章
回头往事竟成尘,我是东西南北身。
白下沉酣三度梦,青山沦落十年人。
穷通有命无须卜,富贵何时乃济贫。
角逐名场今已久,依然一幅旧儒巾。
在现实中,喊口号容易,上下嘴皮子一碰就可以,可是想坚持并执行下去却很难,因为面对和遇到的艰难困苦难以想象。
不过,也正是这些看似不可逾越的艰难困苦,才铸就了不凡的成就与坚韧的灵魂。
口号虽易,却如同浮萍,唯有脚踏实地的行动,才能让梦想之舟穿越风雨,抵达彼岸。
有人选择了日复一日的早起,用汗水浇灌希望的花朵;有人则埋头于书海,以知识为舟,智慧为帆,探索未知的海洋。或许会遇到质疑,甚至嘲笑,但内心的信念如同灯塔,指引着自己坚定地穿越迷雾,继续前行。
在这个奋进过程中,每一次跌倒都是成长的印记,每一次失败都藏着成功的种子。学会在挫折中寻找力量,在困境中看见机遇。就如同破晓前的黑暗最为深沉,但紧接着便是第一缕曙光的温暖与希望。
历经沧桑,当那些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逐一实现,回望来路,那些艰难困苦竟成了最宝贵的财富。它们不仅磨砺了意志,更让人懂得了坚持的意义,以及如何将一句简单的口号,转化为改变命运、影响世界的强大力量。
所以,真正的成功不在于口号的响亮,而在于行动的坚持与不懈。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多大的挑战,都请保持那份初心与热情,勇敢地迈出步伐,因为最美的风景,往往属于那些勇于攀登、永不言弃的勇者。
清朝诗人李鸿章,在赴京赶考路上,有感前路艰难,于是写下了《赴试途中有感》三首,上面列举的是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对未来未知艰辛的一种坚定以对。
02
说起李鸿章,争议非常大。
在很多人的眼里,李鸿章是一个坏人!他就是一个“卖国贼”、“奸臣”。很多文章里,都是痛骂他的。稍微有些文章说没有说他的坏,都被认为是在为他洗白,为他“翻案”。
其实,评价李鸿章,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卖国”或“误国”之上,而应全面、客观地审视他在历史洪流中的所作所为。
然而,历史往往比表面上的黑白更为复杂。李鸿章,这位晚清重臣,其一生功过,岂能仅凭“卖国贼”、“奸臣”几字轻易盖棺定论?
他身处风雨飘摇的晚清,面对列强的环伺与国内的重重危机,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是渺小的,但他们的选择和努力,却共同塑造了国家的命运。对于李鸿章,不是说理解和同情,但也不能是简单的指责与谩骂。
李鸿章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他的功过是非,应由后人根据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历史研究来评判。
不可否认,李鸿章在外交上确实签订了不少割地赔款的条约,这些条约无疑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屈辱印记。但细究之下,这些条约的背后,是国力衰微、军备不整的现实,是清政府内部腐败无能、朝野上下对外部世界认知不足的无奈。李鸿章虽为谈判代表,却也只是在尽力为风雨中的国家争取一丝喘息之机。
更不应忽视的是,李鸿章在推动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与文化方面的贡献。他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兴办军事工业、民用企业,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这些举措虽未能彻底改变清朝的命运,却无疑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因此,评价李鸿章,我们需以更加全面、客观的眼光,既要看到他的历史局限与错误决策,也要肯定他在逆境中力求变革、自强不息的精神。他的一生,是晚清社会复杂矛盾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华民族在苦难中不断探索、奋进的见证。
03
就像他的三首赴京赶考路上的感悟诗一样,在诗中,其实可以看出来李鸿章的志向和目标还是想相当积极向上的。
他的心境似乎随着旅途的深入而愈发坚定。那不仅仅是对仕途的渴望,更是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感的体现。
山川壮丽映天光,我辈岂是蓬蒿藏。
志在四方图远略,心怀家国梦未央。
千难万险何所惧,只愿苍生得安康。
试看今朝风云变,我手提笔定乾坤。
诗中,李鸿章展现了一种超越个人得失的宏大视野,他不再仅仅满足于个人的功名成就,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希望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国家的繁荣富强、百姓的安居乐业贡献一份力量。
他的笔锋更加犀利,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不可动摇的决心和自信,仿佛已经预见到自己将在未来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他深知前路虽长且艰,但只要心怀信念,脚踏实地,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于是,他继续前行,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对国家的满腔热血,踏上了那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仕途之路。
只不过,历史并没有如他所愿那般前行。
从某种意义来说,李鸿章是个悲情的人物。
04
李鸿章这组赶考诗三首,道尽抱负,人生路艰难志向坚持难如愿怎么办?
李鸿章的诗篇,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不仅是书生赶考时的壮志豪情,更是对人生风雨兼程、理想与现实碰撞的深刻体悟。面对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他虽言志难如愿,却未言放弃,这份坚韧与不屈,正是激励后世之人的宝贵财富。
试想,当夜深人静,灯火阑珊之时,李鸿章或许也曾独坐书房,凝视着窗外斑驳的月影,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仕途之路从非坦途,每一次挫败都是对意志的磨砺,每一次跌倒都是向前的铺垫。
于是,他选择将这份不易化作笔下的力量,用诗词记录下自己的心声,也向世人传递着一种信念——即便前路漫漫,志向难酬,亦要勇往直前,不忘初心。
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李鸿章没有沉溺于失败的苦涩,而是将每一次的挫折视为成长的契机,不断反思自我,调整策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继续前行在追梦的路上。
他的故事告诉人们,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最终是否达到了最初设定的目标,而在于这一路上如何面对挑战,如何坚持自我,如何不断成长。
所以,当自己也遭遇人生的低谷,感到志向难以实现时,不妨回望李鸿章这组赶考诗,从中汲取力量。真正的勇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眼泪继续奔跑的人。
请带着这份坚韧与勇气,继续在人生的旅途中探索和前行吧,相信总有一天,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会在不懈的努力下,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05
很多人可能又要说是在为李鸿章洗白了。
其实,只是抛开历史,只看诗的本身而已。
因为历史自有定论!过好当下,从历史中寻找和总结教训,给自己人生路以力量和坚持的勇气才是最主要的。
-作者-
威评书影史,自评自说自开怀,更多诗评、书评、影评,给您不一样的感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