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经济要转型,经济工作会议已经表述的很清楚。

简单地说,就是从投资型经济,转向消费型经济;怎么理解这个投资型经济和消费型经济?

这其实是一种数据上占比的比较,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比较。比如:中国投资在GDP中的占比,高峰期时高达50%,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20%,差距非常大。这个差距表现出来的结果,是我们的GDP一直处在高水平,但老百姓的收入处于低水平,也就是说,不平衡了,居民收入在GDP中的占比偏低了,从而引起了需求不足,消费刺激不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收入不足,是长期积累出来的问题,因此,也不太可能快刀斩乱麻,在一个短周期中解决问题,要重建平衡,以现在的国力,需要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过去问题没有暴露出来,因为有强大的外需在化内需,

中国经济在很长一个时期受益于WTO,大量的产能通过贸易输出了,从而也掩盖了居民收入与增长不平衡的深层矛盾,现在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再回身看内循环,自然出现了不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投资已经在适当刹车,过度投资只会加剧产能过剩,真正要做的是扩大需求,主要是内需。也就是说,要让消费奔跑起来。2022年消费在GDP中的占比是35.3%,投资是43.3%,那么,也可以推出外贸的占比应该是21.2%。这个占比结构与西方发达做比较,有很大的调整空间,消费要调整到55%,投资20%,出口25%,从现在的情况看,完成这个转型目标至少要2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会是这么长的周期?

因为,目前经济的表现主要是通缩,企业都在裁员降薪,而不是在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工资的中位线。这就成了一个慢活,中国经济现在是两头难,一头是财力已经掏空了,各地方财政负债率偏高,集体入不敷出,在指望扩大非税收入找补;企业被压的喘不上气,金税四期,劳动法、企业法都让企业感到沉重,另一头,企业不好,居民缺少对未来就业与收入的预期,在做消费降级、反向消费。

如何突围,最优选是外贸突围,现在看来可能性不大,那就又回到了投资拉动,继续扩大财政赤字,不停地加发超长期的特别国债,这样的格局下,要实现经济转型,就是逆水行舟,政策很可能不是斩断供应端,而是又回到投资拉动的老路,将中国经济的深层矛盾撕开了给世人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