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6年6月7日,内战双方签署了"东北停战协议",在"军调部"的监督下,东北民主联军和杜聿明率领的敌军之间虽然仍有小规模的战事,但大型军事行动已经被暂时停止。

这种状态持续了近四个月,身为东北局书记的林总敏锐地认识到,此时最重要的任务是巩固和整训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林总和李天佑在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以下简称“东总”)肩负着艰巨的任务,他们不仅要对部队进行政治动员和思想教育,更重要的是调整和统一全区部队的编制。

因为之前由于战事不断,各部队沿用的编制和番号仍然参差不齐,导致“东总”在战场上指挥不便。

例如,“东总”直辖的北满主力包括八路军山东第1师和第2师、新四军第3师,以及其他独立师、独立旅和警备旅等。

而在南满根据地,又已组建了第3和第4纵队。

这样的混乱编制情况使得任何司令部和总司令都会感到头痛。

因此,东北局和“东总”下令,全面调整各二级军区和野战部队的编制,并力争实现南满和北满部队的编制统一,为即将到来的新一轮战事做准备。

这个命令要求务必在三个月内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这一命令,之前组建的北满、西满、南满、东满等四个二级军区,军政领导和隶属关系重新进行了调整划分。

其中,最具看点的是野战部队的整编和新老部队的合并,北满主力也开始着手组建“野战纵队”。

事实上,南满根据地早在1945年9月间就已经组建了“纵队”编制,肖华领导的辽东军区,即组建起来了野战纵队,主体是山东军区跨海到达辽东的部队。

到了1946年初,南满根据地主力经过整合后,仍然保留着两个纵队的建制:第3纵队和第4纵队。

第3纵队正式组建于1946年1月,由八路军山东第3师、山东警备第3旅、冀热辽军区第16军分区(曾克林部)扩建的两个旅合编而来,下辖第7、第8、第9旅,初始兵力26000余人。

而第4纵队正式组建于1946年2月,由八路军山东第5师、第6师、若干独立团为基干组成,下辖第10、第11、第12旅,初始兵力23000余人。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野战部队的整编和新老部队的合并,是东北地区军事发展的一个重要步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时期的程世才在东北我军第一期整军中,为保留南满地区原第3纵队、第4纵队的番号,把北满主力新组建的三个纵队排序为第1、第2和第6纵队。

纵队之下的编制统一为“师”。

原来的南满两个纵队旅已统一改称为“师”。第1纵队由山东1师、山东2师和山东滨海支队整编而来,司令员万毅、副政委周赤萍,纵队下辖第1师、第2师和第3师,初始兵力26000余人。

第2纵队以黄克诚的新四军第3师主力整编而来,司令员刘震、政委吴法宪,纵队下辖第4师、第5师、第6师,初始兵力30000余人。

第6纵队以新四军第3师第7旅和山东7师整编而来,司令员陈光、政委赖传珠,纵队下辖第16师、第17师、第18师,初始兵力23000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南满根据地进入最艰难的时期,北满的三个主力纵队已经正式成立。

而南满的第3和第4纵队的实力大大下降,两个纵队的总兵力降至30000余人,每个师平均只剩下4000人左右。

因此,北满拨出3000名新兵来增强实力。

到1946年10月东北民主联军第一期整军完成时,所属野战部队和地方部队的总兵力为324000人,其中野战部队有五个纵队和三个独立师,总兵力共120000余人。

去掉独立师的兵力后,平均每个纵队有2万余人。

从初建时的兵力数字来看,东北我军在1946年度组建的“纵队”与陈粟的华东野战军和刘邓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的编制规模大体相同,基本是从23000余人至30000人冒头,也与敌人一个军(或整编师)的人数相当。

东北我军最初组建的这五个野战纵队,即第1、第2、第3、第4、第6纵队,自然也是未来东北野战军的骨干力量,也就是习惯上称为的老部队。

他们具有良好的作风和强大的战斗力,因此被称为“东北五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经过三下江南和四保临江等战役的胜利,东北我军士气大振,战场缴获丰富,加上稳定的根据地提供大量新兵,野战部队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加。

北满主力包括三个野战纵队、六个独立师和二个保安旅,总兵力约21万。此时,一纵、二纵和六纵平均兵力达到3.4万人。

南满主力则有两个野战纵队、三个独立师和一个支队,总兵力约8万人,三纵和四纵也恢复到3万人左右。

东北民主联军在夏季攻势结束后,利用休整时间完成了第二期整编扩军任务。

他们对五个老资格的纵队进行了战损补充,并新建了四个纵队。

因此,东北我军的野战部队发展到了九个纵队外加六个独立师,实力更加强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东北解放战争初期,我军的各纵队兵力存在明显的差距。

首批“东北五虎”纵队发展到了3万人以上,而第二批组建的四个纵队的兵力则从2万余人到3万人不等。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我军的纵队和师这两级作战单位还没有统一的编制标准,兵力数字出现一定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根据“东总”1947年8月18日的汇报电,各纵队所辖各师的兵力很不均衡,最大的师有11000人,最小的师只有5000人。

林罗刘首长计划在1948年春季完成11个纵队的编成,每纵充实到35000人。

虽然这是一个粗略的目标,但是随着东北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军工生产能力的扩大以及大量二线兵团的组建,东北我军第三期整军的条件已经成熟。

1947年12月25日,“东总”正式公布了纵队和师的编制标准,并开始对各纵队、各师进行人员和装备上的调整。

这标志着东北我军进入了一个“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的大整军阶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调整补充后,各纵队平均兵力已经不低于37000人。

这份详细的编制表已经上报军委备案,并首次规定:每个纵队的编制员额为37801人,其中纵队司令部和直属部队员额为4138人。

此外,每个纵队还拥有各种武器装备,包括长枪16359支、短枪3436支、冲锋枪100支、轻机枪968挺、重机枪186挺、高射机枪21挺、掷弹筒318具,以及山炮、野炮、榴弹炮共计54门。

每个步兵师以三个团编成,员额共11221人,其中师部和师直部队的员额2344人,每个步兵团额定官兵2959人。

虽然这份编制表只是理论上的数字,但在战争时期,各级作战单位会尽可能达到这些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东北我军在1947年11月到1948年2月的“冬季攻势”中大获全胜,歼敌逾15万人,各部队士气高昂,实力壮大。

在此背景下,第三批野战纵队于1948年3月陆续组建,包括第5纵队、第11纵队和第12纵队。

第5纵队在辽阳地区组建,由三个独立师合并而成,司令员万毅,政委刘兴元;第11纵队在朝阳地区组建,由三个独立师合并而成,司令员贺晋年,政委陈仁麒;第12纵队在四平地区组建,由三个独立师合并而成,司令员钟伟,政委袁升平。

三个纵队初始兵力共计102000余人,但尚未达到规定的满编状态,因此在理论与实际之间需要辩证看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辽沈战役爆发之前,东北野战军曾进行过一个名为“1948年春季攻势”的战斗。

战斗中,由于战损和人员补充,各纵队的兵力有所变化,但总体上是逐渐增加的。

到了1948年9月,辽沈大决战开始了。在部队的休整期,野战军司令部进行了全面的兵力和装备统计。

在提交给军委的报告中,显示主力部队十二个纵队、36个师,总人数达到了447800人。

这个准确数字非常重要,因为可以算出每个纵队平均有37300人的兵力。此外,野战军还有炮兵纵队、铁道纵队和17个独立师(骑兵师)。

需要注意的是,野战军的总兵力并非全部属于步兵纵队。这个平均数值基本符合1947年底“东总”所规定的纵队编制表。

当然,战争期间各部队的兵力数字并不总是相同的,这涉及到纵队编制细节、战斗伤亡和人员补充等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辽沈战役期间,东北野战军的主力纵队兵力大约在40000人左右,而新建纵队的兵力则在35000到37000人左右。

即使在锦州战役和塔山阻击战期间,主力纵队如第1纵队和第4纵队,兵力也只在40000人左右,这与一些读者认为的每纵五、六万人的规模并不相符。

总之,无论是老牌纵队还是新建纵队,兵力的分布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上下差距不会太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辽沈战役期间,东北野战军虽然遭受了69213人的伤亡,但同时也俘虏了32万余名敌军官兵。

因此,在战后整补期间,不仅有伤愈归队的战士,还补充了相当数量的“解放战士”,各纵队、各师的兵力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更加充实。

此外,在大军入关之前,野司决定将17个独立师(骑兵师)当中的12个,加强和配属给各野战纵队,从而使1948年11月挥师入关的东野各纵,首次实现了“四师制”。

这与之前实行的“三三制”有了本质的不同,属于临时性办法,目的是尽最大可能增加入关兵力,同时又方便部队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军委统一全军番号的命令,在辽沈战役结束的11月间,东野各纵已经统一更改为军级番号。

但东野整体上并未改称“四野”,加上习惯问题,所以在入关初期和平津战役期间,战史上仍然记录为“纵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在解放战争的三年多时间里,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野战军的“纵队级兵力”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

起初,兵力约为2万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兵力逐渐增加,到1947年底达到了3万人,而到了1948年辽沈战役前夕,某些主力纵队的兵力才刚刚突破4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各个纵队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兵力数字也会有所不同,因为发展的条件和速度各不相同。

在辽沈战役期间,半数纵队的兵力仍然在35000至37000人之间。

例如,在东野先遣兵团进军关内的时候,已经增加了一个独立师的第11纵队,兵力仍只有4万人出头。

由此可以推测,在之前的塔山阻击战中,该纵兵力大约在3万人左右,明显低于老牌第4纵队。

因此,要想了解和研究战争年代我军的编制问题,就需要用动态的眼光,而不能简单地以某个数字做结论,这显然是不太专业的。

可以说,东野的起点已经非常高了,而关内解放军最初组建的纵队,多为10000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东野初期,大多数纵队的兵力在45000到50000人之间,只有个别纵队出现过5万以上甚至6万人的超编现象,但这种情况并不普遍。

平津战役结束后,解放军总部对东北野战军的各部兵力进行了调研,调查小组认为超编问题比较严重,因为平津解放后,各部再次得到了相当数量的补充和改编。

从军事专业角度来看,一个建制单位的兵员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应该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员额状态,这样既可以满足编制标准和作战需要,也便于各级指挥员的管理和指挥。

因此,在东北野战军大举南下并整编为“第四野战军”期间,野司对各军的兵力进行了相应调整,之后大部分维持在48000到50000人左右的员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