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却又在沿路留下了星星点点的印记。它们存在着,却不一定能够被人们所及时发现,但当有人留意到它们的时候,它们又会焕发出令人难以想象的璀璨的光彩,足以照亮那一段被人遗忘了的光阴。
从1949年建立新中国之后,中国人民在党的带领下一步步向美好的生活进发,且历经几十年已经有了十分明显的进步。这些同样也仰赖于近代时期革命人士的努力,一条全新道路的出现,背后有无数人的反复试错和坚定前行。
中国共产党在近代时期也经历过一段最艰难的时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之后,无数共产党人迎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面临了最危急的时刻。后来,基于种种原因,红军开始了万里长征,也因此向世人阐释了长征精神跨越时空的时代价值。
然而,那个时候,红军队伍还在路上落下了一个东西,那就是中央军委为湘鄂赣根据地特地打造的特殊印章。因为负责护送的同志们都在半路遭到了敌人伏击,无一生还,这枚印章也就至此下落不明。
直到20世纪60年代,一位名叫郭桃仁的伐木工在山间发现了它,这才引起了中央方面的注意,随即,中央也调派3辆开车的士兵进山搜寻,既为找出当时也为找到曾经牺牲的同志们的遗骸。
发现一枚奇怪的印章
郭桃仁是湖南省平江县一个穷苦家庭的长子,因为家庭经济紧张,他没有得到读书的机会,反而要在稍微长大一些之后,就努力寻找活计来改善家里的情况。
因为不识字,当地的很多工作郭桃仁都胜任不来,因此他也不断在寻找外面的机会。正好那个时候江西万载林场将要开发,需要很多伐木工,郭桃仁就经人介绍报了名。
林场工作需要的是健壮的、吃苦耐劳的人,而郭桃仁正好年轻力壮、工作勤奋,很快就通过筛选,成为了正式的伐木工。这对当时的郭桃仁来说,已经是一个十分不错的机会,毕竟那个时候,能够进入正规单位工作,已经算是有了很好的社会地位。
郭桃仁非常珍惜这一个工作机会,因此他在工作上更为踏实勤奋,而这也使他得到了林场领导的关注和重视,后来被调到了附近的铜鼓县检坑当作业队队长。
1963年,郭桃仁在林场的工作和管理已经步入正轨,他也借着这个机会把自己的弟弟郭兴仁介绍到了林场一起工作。而后来就是郭兴仁在山间发现了一块奇怪的印章。
那个时候,郭桃仁、郭兴仁和一些工人一起到了一片未开垦的丛林深处作业,郭兴仁为了解手,单独进了丛林的更深处,而就是这个时候,他看到了不远处一个半截被埋在土里,半截露出地面的箱子。
出于好奇,也抱着寻宝的刺激,郭兴仁疾步走过去,想把箱子挖出来。然而,可能是埋藏时间久远,郭兴仁把箱子提起来的瞬间,箱子也烂成了多块。
郭兴仁还在期盼着里边有什么好物件,但他翻翻捡捡,只在里边找到了一堆早就分辨不出字迹的文件,以及一块直径大约十公分、稍显锈蚀的印章。他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却没能看清印章上印刻了什么内容。
恰好那个时候郭桃仁已经喊他过去干活,郭兴仁也就把印章放进了自己兜里,急忙赶去和众人集合。
等到下午工作结束、回到自己在林场的宿舍的时候,郭兴仁才把兜里的印章拿出来,用水清理掉上边的泥土,他这才发现原本这枚印章不是普通的金属材料制成的,而是银质的。
印章上面还印刻有一些字迹,但仅读过一年书的郭兴仁压根看不懂,他也只好喊来自己的哥哥郭桃仁。
郭桃仁问清楚东西是哪来的之后,也仔细观察印章上刻录的字。在发现这样看都是繁体字、很难观察之后,他灵机一动,拿来一盒印泥,用印章蘸了一点,“啪”地一声盖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
可惜的是,尽管这是一个好方法,但他也看不懂这些繁体字,兄弟俩也只好作罢。而弟弟郭兴仁虽然看不懂,但他坚信这是一个好东西,于是就把这枚印章藏在了房间里。
引起上层注意
时间过去一年后,1964年,郭桃仁作为工人代表,也被通知到县里开会。为了记录会议要点,他把自己的笔记本也一起带上了。
本来在会议上记笔记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一位县里的代表在经过郭桃仁的座位时不经意看到了他的笔记本内页上印章留下的痕迹,立刻就变了脸色。
郭桃仁见他神色不对,一时之间还想着自己哪里犯了错,又见他指着笔记本上的印章痕迹,下意识认为自己是遇到了失主。
但这位代表急切地询问他是在哪里捡来的后,又丝毫没听他解释,就急着来拉扯他的胳膊,想要带他一起到政府去反映情况。
郭桃仁就这样一头雾水又慌乱地被带到了县公安局的办公室,在众人严肃的询问下,一点一滴地把自己弟弟发现这枚印章的全过程说了出来。
郭桃仁汇报完后,县领导听闻印章现在就存放在他们宿舍,立刻就让公安人员陪同郭桃仁到林场宿舍里去把这枚印章取出来。
郭桃仁见事情严重,立刻就配合了公安人员的行动,并且还下意识地把弟弟和印章一起带回的那些看不清字迹的文件也带上了。
等再度回到县公安局的时候,县领导一一看过了印章和文件,这才郑重地告诉他,他们捡来的这些东西是当年红军在路上遗失的重要物件,特别是这枚刻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的印章,当年还有不少同志为了保护它失去了性命。
印章的出处和后续保存
原来,这枚印章是当年毛泽东和朱德建立湘鄂赣根据地的时候特意制作的印章,做好了之后一直保存在平江县里,由湘鄂赣省政府的工作人员保管。
然而,1934年时,因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行动以失败告终,不仅中央红军要迅速实行战略转移,湘鄂赣地区的同志们也要跟随中央红军一起行动。
但就是在这段战略战役的路上,负责护送这枚印章和这些文件的同志们在半路上遭遇了敌人的伏击,无一生还,印章和文件也至此下落不明。
敌人在路上拦截了这些护送印章和文件的同志们的时候,也企图从他们身上搜到这些东西,但最终却没有任何发现。显然,他们是预料到了危险,为了不让敌人得手,把存放有印章和文件的箱子提前藏到了别的地方。
敌人在他们身上搜不到东西,又逼问不出来,在气愤之下将所有人杀害,又登报吹嘘了自己的“功绩”。
已经走在长征路上的中央红军也关注到了这段报道,但为了大局,他们没能回头来为同志们报仇,更是无法来寻找这枚印章。因此,这枚印章也躺在箱子里等待了几十年的光阴,才终于得来了郭桃仁和郭兴仁两兄弟发现了它。
这枚印章在山中被发现的事情,也被上报给了中央。中央对此十分重视,甚至派出三辆卡车的士兵进山搜寻,想要找出当初牺牲的同志们的遗骸,以及更多当年遗落的物件。
可惜的是,除了郭兴仁最早发现的那个箱子外,士兵们都没有新的发现。
小结:
在县领导的科普下,郭桃仁真正意识到印章的重要性,他也因此表示愿意把这枚印章交还给政府。后来这枚印章就被郑重地存放在了当地的博物馆里,每一个见到它的人,都好似能够看到当年的那一段历史。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