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这个隐秘小镇,红军最终决定未来路线,究竟是谁主沉浮?

话说薛岳,薛伯陵,得到蒋介石的密令,让他以追击红军的名义,大举进入贵州,直取贵阳城。薛岳当然是心领神会,依计行事,率部大举入黔,经晃县(新晃)、玉屏向施秉、凯里方向追击,先头吴奇伟纵队于27日进至镇远。要知道红军走的都是山间小路,密林深处行军,这帮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乘着汽车,骑着马走在宽阔的通衢大道上,哪里有半点干正事的样子,黔军很快就识破了这个伎俩,但识破归识破,你拿他没办法,谁叫王家烈自己邀请中央军来帮忙的,自己都是双枪兵(一根土枪,一根烟枪),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黔军镇远行营参谋长黄烈侯在战斗详报中记载,国民党中央军入黔时,曾张贴标语云:“不问匪窜方向如何,本军总以入贵阳为目的。”这就是赤裸裸的心了,还是那句话,他就赤裸裸的贴了标语,王主席能怎么样。

黄烈侯埋怨道:“中央追缴军”并不追剿,直接沿贵(阳)、龙(里)大道前进,开往贵阳,使得红军安全渡过了乌江。而湘军何键对蒋介石的心思一清二楚,且湘西之红2、红6军团攻势正盛,他也不愿此刻分兵西进,遂令刘建绪率两师兵力入黔,先头于28日进至锦屏。黔军王家烈部则集中六个团在施秉、黄平地区布防,准备阻止红军西进贵阳。

在国民党军重新部署的时候,红军部队昼夜兼程疾速西进,执行红军总指挥部所确定的抢渡乌江,攻占遵义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4年12月28日,右纵队红1军团第1师第1团占领余庆,第2师占领老黄平(旧州);左纵队红3军团占领黄平,红5军团进至台拱。29日,红军向乌江方向继续推进。前锋红1军团两路行进,红2师进占猴场(草塘)、陈家寨,31日进至木老平及其东北地区;红2师于30日到达龙溪,进抵乌江岸边,并立即展开北渡乌江的准备。大军随后跟进,野战军总部于31日到达猴场。

然而,就在这时,关于红军向何处去?内部的争议又起了。

之前的黎平会议虽然解决了红军最为紧迫的战略方向问题,但并没有来得及对红军领导体制和军事指挥体制作出调整,因而会议决议的实施缺乏必要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红军内部的认识并未完全统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洋顾问李德对否决了他与博古转道黔东,继续北上与红2、红6军团会合的主张大为不满,加之毛主席的军事路线开始逐步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毛主席重新参与军事指挥,而他则在军事指挥上再也不能颐指气使,决定一切,因而大发脾气,经常取闹,摆架子。这种无理的行为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也使得他日益成为孤家寡人,唯有博古等少数几个苏联回来的人依旧将他奉若太上皇,言听计从。

红军进入贵州腹地,特别是逼近乌江后,洋顾问李德不相信红军有能力突破乌江,更反对在川黔边建立新苏区,与博古重弹与红2、红6军团会合的老调,要求中央政治局重新审议黎平会议的决议,建议红军不过乌江,首先在乌江南岸建立临时根据地,然后掉头向东,重走老路,北上湘西与红2、红6军团会合,从而再次挑起了红军内部争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这个情形不对,毛主席、周恩来等红军领导层成员,建议再次召开会议,确定一下组织问题,不然,下面的路还会更拧巴,在这种生死存亡的长征途中,如果内部意见不统一,经常东一句西一句的扯,那是非常危险的。

1935年1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瓮安县猴场(草塘)召开会议。会议分析了自红军黎平西进以来的新形势,完全肯定了这一战略行动,认为它带来了“开始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最后阶段”。毛主席的正确主张得到进一步的肯定,而洋顾问李德的主张则被坚决地否决。毛主席在会上指出:“我们保证能打过乌江,要是向别的方向走,就是上敌人的当。”会议批评了李德不过乌江,不在川黔边地区建立根据地,而要回头和红2、红6军团会师的错误主张,重申了黎平会议关于创建川黔边新苏区的决议,决定红军立即抢渡乌江,攻占遵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次非常及时的会议,也是遵义会议前非常关键的一次会议,实际上已经确立了毛主席在红军军事指挥中实际领导者的地位,这是他凭借超凡的勇气和智慧,提出正确的建议而赢得大家信任的,毕竟长征以来跟着李德他们的方向,几次大战损失惨重,红军高层也都急在心里,现在毛主席愿意出来重新掌握正确的方向,实在是一件令人感到欣慰的事。

猴场会议后,毛主席写下了他在长征路上的第一首诗篇——《十六字令三首》,可谓气势磅礴,极大地鼓舞了红军将士: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末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