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路军的三个师中,129师最初是人数最少的一个,115师共15000人,120师共14000人,而129师只有13000人。然而,抗战军兴至打败日本,129师却风起云涌般膨胀壮大。战至1945年8月,129师所属主力部队、地方武装已经达到30余万人,成为兵力最为雄厚的师级部队。那么,兵力人数从最少到最多,129师是如何做到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129师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37年8月25日,当时红四方面军奉命改编为八路军129师。此时,红4军整编为385旅,红31军整编为386旅。129师初出茅庐,只有769、771、772三个团,总兵力9367人。当时,中共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给予129师的作战区域是晋东南的太行山区、正太铁路南北。虽然地形复杂,但正是这里易守难攻,有利于化整为零、分兵作战,成为129师日后发展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战略上,129师的分兵扩军主要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是1937年年底至次年年中,全师向晋东南、冀豫边、太行山区南部几块区域挺进。第二期是1938年4月起,向冀南平原挺进。扩军的关键在于129师教导团,这个团并非像771、772那样的战斗团,而主要由红四方面军改编时的编余干部和西路军归队干部组成。这些干部经历过长征和西路军战斗,为129师带来了丰富的经验和坚实的基础。第一期分兵时,以769团为骨干,组织了多支小部队深入太谷、榆次、寿阳、和顺等地,开展群众工作,筹建抗日根据地。各支部队迅速扩兵扩军,形成了初步的抗日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9师的发展并非只在战略上有远见,还在整编和组织上展现了高明之处。在1938年4月正式成立晋冀豫军区,将各支新建部队调整为5个军分区。此时,129师已经发展到5万余人,其中主力部队3万人,地方军区武装2万人。随后,129师进行了多次整编,形成了相当健全的建制,组建了太行、太岳、冀南等军区。同时,吸收了原国民党军官和部队的易帜,进一步强化了部队的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的时期,129师对军区进行了多次整编,实行精兵简政的政策。在1943年10月,八路军前方总部与129师师部实行合并,原总部直属各部队也陆续纳入129师建制内统一指挥。经过多次整编,129师部队减少了一级指挥层次,主力部队实现地方化,但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一部分力量,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积极参军的根据地青年也成为129师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过程中,129师不仅通过老红军干部扩充新部队,还以地方武装为基础扩大新部队。在冀南地区,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改造当地的土匪、杂牌武装、私人势力,避免被日军利用。徐向前承诺改编后与八路军主力部队同等待遇,不缴枪。这种策略取得了成功,比如冀南的“青年抗日义勇军团”和“民众抗日自卫军”就先后加入129师,仅在冀南一地,129师就收编各地民团、保安队等杂牌武装2万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1944年夏季,129师陆续创建了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四个根据地,形成了广阔的晋冀鲁豫解放区,最鼎盛时人口有3000万,县城110座。在此期间,129师主动向日伪发动攻势作战,恢复和发展力量,迅速扩充野战兵团和主力兵团。到1945年8月,共有4个军区、21个军分区、2个独立旅、1个直属师。这一时期,129师发展壮大,成为华北抗日的主力之一,为解放战争中共歼敌200多万,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要强调的是,129师的发展壮大不仅仅是军事层面的成功,更是在政治、组织、军事等多个层面的成功。其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不可忽视,也为解放战争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