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对于中国人而言,落叶归根是信仰。
故乡的水土能给在外游子强烈的诱惑,只有站在家乡的那片土地上,内心才会很踏实。这种感觉很特殊,没有办法用言语来形容,它更像是一种灵魂的牵引。
不管时代如何演变,“归乡”的情意总是那样浓,这占据着每位龙的传人的内心。
对于在外工作的游子们来讲,落叶归根有个大前提,为己而活的同时也要为国家而活,即爱国情怀。
北京大学曾有一位学神名叫张益唐,被网友们称之为“数学天才”。
对于数学领域的学习,张益唐可谓执念一生,为了深度研究相关方面的知识,大学毕业后选择到美国学习改造。
有巅峰有落魄,毕竟身处异国他乡,张益唐心里始终不是很自然。
令众人没想到的是,张益唐宁愿在美国端盘子也不愿意回国,晚年却想要落叶归根,这个桥段听起来让人有些气愤,其实有着深层次的问题在里头。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张益唐到底有没有爱国情怀?作为神州大地的一份子,我们是否应该选择接纳?
数学天才
张益唐出生于上海,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在编人员,家庭条件很是不错。
先天给予的“起跑线”并不能决定什么,关键在于后天的努力,在教育孩子方面,父亲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
首先是学习兴趣,其次是自我管理能力,有了这两个好习惯,张益唐一路超车。
父亲发现孩子对数学科目的热爱,为他购置了相当多的书籍,因为鱼只有在得到水之后才会尽情遨游,知识领域亦不例外。
23岁那一年,张益唐报名参加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到北京大学数学系。
这是全国顶尖的院校,汇聚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学霸,父亲很怕他在这个过程中变得自卑,甚至迷失自己。
事实证明父亲多虑了,张益唐的天赋不断凸显,很快成为学习氛围的带动者。
你以为他只是一个书呆子?大学四年时间,张益唐连续三年被推举为学生会会长,组织并参与多项课外活动,在同学们心中有着十足的威信。
本科、研究生,张益唐在数学方面的成就无人能与之匹配,同学们就将其称之为“学神”。
努力的人从不缺机会,在导师们的推荐下,张益唐获得了公派留学的名额,于1985年前往美国普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对于张益唐来讲,自己即将迎来人生全新的阶段,如何创造出一些建设性的课题和成就,才是个人的内心所向,思来想去,他选择了雅克比猜想。
张益唐的导师名叫莫宗坚,对自己的学生要求十分严格。
中国有句老话叫“严师出高徒”,从旁人的角度出发,这或许是一件好事。
张益唐要天赋有天赋,要实力有实力,再加上名师的指导,未来再怎么不济都会在数学领域创造出一番成就。
美国生活
在研究过程中,张益唐发现导师的“雅克比猜想”有很多错误。
出于权威性的考虑,张益唐决定顺着导师的思维继续往下推演,没想到论文提交后,他等来的结果是“未通过”。
莫宗坚得知该消息后,显得异常气愤,他认为张益唐毁了他的“门面”。
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慢慢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师生关系到后来的陌生人,许多事情开始夹杂着个人恩怨。
说实话,这是原则性问题,笔者并不太赞同,但莫宗坚很“轴”。
张益唐博士毕业后,需要拿着导师的推荐信去找工作,两个人根本都没有说话的机会,自然不会有“推荐信”的存在。
为了养活自己,张益唐被迫打工,最落魄的时候在一家参观洗碗。
北大教授丁孙石得知该消息后,随即向张益唐发出了邀请,因为他的能力不需要去证明。
张益唐内心憋着一股劲儿,拒绝了他人的好意,白天上班洗碗端盘子,晚上回到家进行学术研究,我无法想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平衡,但张益唐做到了。
58岁那年,张益唐一举成名,在孪生素数猜想上取得重大突破,数学领域的报刊纷纷刊登张益唐的论文,令无数前辈为之震撼。
张益唐的使命似乎完成了,他的心结终于打开。
在国内召开座谈会时,张益唐表达了自己落叶归根的想法,如此励志的漂泊游子,神州大地当然敞开怀抱欢迎他归来。
2018年,张益唐正式回归母校,任职北大的客座教授。
笑侃人世间
从事文字工作二十余年,笔者看过太多的同类故事,对于这些知识分子,他们都很在意两个特质:好面和傲骨。
在自己看来,这或许是一件好事儿,毕竟会不断鞭策着自己前行;
在旁人看来,真的没必要跟自己过意不去,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文章结尾之时,送给诸位一句话:神州大地繁花似锦,祖国长空乐曲如潮。
不管你是在外漂泊多少年的游子,只要身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只要内心蕴含着爱国情怀,祖国母亲就永远会为你敞开怀抱。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别忘了留个关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