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亲征瓦剌,结果被俘虏。在国家危难之际,群臣在征得孙太后同意的情况下,拥立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钰为帝。朱祁钰登基后,带领众人打赢京师保卫战,明朝转危为安。

一年后,明英宗被放回来,朱祁钰将哥哥幽禁于南宫。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朱祁镇得到曹吉祥、石亨、徐有贞等人的帮助,通过夺门之变,再次坐上皇位。不久朱祁钰病逝,朱祁镇将其废为郕王,并赐谥号曰“戾”。

成化十一年,明宪宗朱见深下诏,恢复叔叔朱祁钰的帝号,并重新定谥号为“恭仁康定景皇帝”。在这一谥号中,核心是一个“景”字,因此朱祁钰也被称为“明景帝”。

朱祁钰谥号本为“戾”,为何后来变成“景”?大家会说,当然是侄儿朱见深为他改的,但朱见深为何要给叔叔平反呢,这说明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祁钰的过

谥号,是指人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朱祁镇给了弟弟一个谥号“戾”,这是一个恶谥,《谥法解》:

“不悔前过曰戾;不思顺受曰戾;知过不改曰戾。”

这是朱祁镇对弟弟朱祁钰一生的总结,也从侧面反映出,朱祁钰在他心中,到底是个怎样的形象。他认为弟弟有过不知忏悔,不知道顺从接受,知错也不改。从朱祁镇的角度来说,给朱祁钰这样一个谥号并不为过,因为朱祁钰在对待哥哥方面,至少犯下两大过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一,将朱祁镇幽禁起来。作为一个帝王,朱祁钰的心是仁慈的,因为他心里极不愿朱祁镇回京,却还是妥协亲自到东安门相迎。迎回来之后,他也没有想着要杀朱祁镇,只是下令将其幽禁于南宫。

很多人都认为,朱祁镇被幽禁的日子受尽虐待,比如朱祁钰命人将南宫大门上锁灌铅,并加派锦衣卫严密看管,连食物都只能通过小洞递入。但容易被忽略的是,朱祁镇在被幽禁期间,其妃嫔至少为他生下六个孩子。

而且朱祁镇的儿女,在景泰年间都得到加封,比如次子朱见潾(初名朱见清)被封为荣王,第四子朱见淳被封为许王。史料上并没有记载,朱祁钰有苛待侄儿侄女们的举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很多人想象的南宫,就和冷宫一样环境极差,但实际上朱祁镇所居住的洪庆宫,当年可是朱棣,专门为皇太孙朱瞻基修建的太孙宫。众所周知朱棣有多喜爱朱瞻基,所以洪庆宫的环境及设施可想而知,这里虽然比不上皇宫,但规模也不算太小。

还有一件事,可以证明南宫环境不错。后来嘉靖皇帝沉迷炼丹,想要找个好地方专门炼丹。严嵩看出皇帝的心思,就趁机说:“皇帝陛下可入南宫修炼,十分清净。”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南宫条件不差。

当然了,南宫再怎么好,与皇宫自然是天壤之别,朱祁镇享受的待遇,也远不及做皇帝的时候。这也是他为何恼怒朱祁钰的地方,朱祁钰狠不下心杀他,但在朱祁镇心里,弟弟越是这样待他,反而像是一种讽刺,似乎是想对他说:“哥哥你看着吧,我当皇帝比你强多了,被你拖垮的明朝,我会让其强大起来。”

朱祁钰的错就在于,他不想还政于朱祁镇,却又狠不下心斩草除根。在朱祁镇心里,他就成为一个“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二,易储。原本朱祁钰将朱祁镇幽禁起来,但始终没有杀他,对于朱祁镇来说,即使有怨恨,还不至于发展到极致。真正让朱祁镇对弟弟恨之入骨的,还是景泰三年发生的易储事件。

朱祁镇被俘虏之后,孙太后与群臣商议之下做出两个决定,一个是命郕王朱祁钰监国,另一个是册立皇长子朱见深为太子。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如果让皇太子继位,那么在此特殊时期,恐怕主少国疑。于是征得孙太后同意的情况下,郕王朱祁钰顺利登基。

孙太后之所以会同意让朱祁钰登基,一方面是当前的局势紧张,她不得不做出的政治妥协。而另一方面,是朱见深始终是太子,将来皇位还是会回归朱祁镇一脉。

同理,对朱祁镇来说也是一样,只要儿子的太子之位还在,就算自己再也回不到皇位之上,将来也照样会被供奉于太庙。可他们都没有想到,朱祁钰却在景泰三年,将朱见深降为沂王,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如此一来,朱祁钰在朱祁镇的心中,就完全变成一个不孝、不悌、不仁、不义之人。这一切怨恨,朱祁镇就将其归结于一个“戾”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祁钰的功

抛开朱祁钰和哥哥朱祁镇之间的恩怨,单从朱祁钰对于国家来说,他无疑是有功的。《明史》赞曰:

“景帝当倥偬之时,奉命居摄,旋王大位以系人心,事之权而得其正者也。笃任贤能,励精政治,强寇深入而宗社乂安,再造之绩良云伟矣。”

站在他的角度,就算易储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自己的皇位逐渐稳固,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接掌大明江山。对于群臣或是百姓来说,朱祁镇和朱祁钰都是朱元璋的后代,只要有能力管理好天下,让国家富强,让百姓富足,谁当皇帝都是一样的。

土木堡之变,朱祁镇给大明江山捅了个大篓子,这并非明君之举。而朱祁钰临危受命,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知人善任,重用于谦等人打赢京师保卫战。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皆有一定作为,可谓英明之主。

于是到了成化年间,一些大臣就开始为朱祁钰不平,在这种情况下,明宪宗朱见深是很矛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人希望为朱祁钰正名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朱祁钰的恶谥是朱祁镇亲自定的,而且当年他的太子之位,也是被叔叔朱祁钰给废掉的。如果为朱祁钰正名,除了自身心有不甘,而且还会让父亲朱祁镇留下骂名。不过仔细想想,要是真的为叔叔正名,其实对朱见深自己也有好处,这样能体现他的仁善、英明。

最终,朱见深还是决定为朱祁钰平反,他恢复朱祁钰的帝号,改了谥号,下令按帝陵规格修饰其陵寝。而且,朱见深为其平反的理由也很聪明:

“朕叔郕王践阼,戡难保邦,奠安宗社,殆将八载。弥留之际,奸臣贪功,妄兴谗构,请削帝号。先帝旋知其枉,每用悔恨,以次抵诸奸于法,不幸上宾,未及举正。朕敦念亲亲,用成先志,可仍皇帝之号,其议谥以闻。”

就是说其实为朱祁钰平反,实则是父亲朱祁镇的意思,如此一来,既成功为朱祁钰平反,又保住朱祁镇的名声。不过,介于他们父子与朱祁钰之间的恩怨,朱见深并未完全给朱祁钰平反,比如朱祁钰没有庙号,他的庙号“代宗”,是南明时期才追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功过是非

朱见深为朱祁钰平反,说明了民心所向。不管朱祁镇、朱祁钰兄弟之间有多少仇恨,但大家所关心的,只是谁对明朝更有贡献。像朱祁钰这种情况,迟早有人会为其发声,请求为他正名。对于哥哥和侄儿,朱祁钰确实有亏欠,但对于国家,他有功无过。

朱祁镇给他定谥“戾”,是出于一己私怨,仅站在他个人角度上。而朱见深为他改谥“景”,则是站在天下人的角度上。这个“景”字,也确实比较公正,因为“耆意大图曰景,由义而济曰景,布义行刚曰景。”

“景”已经是上谥了,比朱祁镇的谥号“睿”还要好,对比二人对明朝的贡献,这样的结果确实比较符合民心。

(参考文献《明史》《明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