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小时候看古装剧,好几次看到里面的人物从兜里掏出一个小小的物件,用手晃一晃或者用嘴吹一吹,就有火焰从里面冒出来,十分神奇,老一辈的人说这叫“火折子”,随取随用,用完把盖子盖上,就熄灭了,比打火机神奇多了。
那么火折子为什么能这样一晃、一吹就冒火呢?说它之前,我们得先了解咱老祖宗是如何取火的。
火,对于全人类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众所周知,我们的先民们以前都是吃生肉、喝生水(茹毛饮血),饮食方式与动物没有什么两样。直到某一天,天上的雷劈中树木,引发森林大火,人类吃了被烧死的动物,觉得十分美味,才知道吃熟食。
那么如何获得火、保持有火,成了他们的大难题。根据神话传说和史料记载,我国古代取火方式有3种:木燧、金燧和以石敲火。“木燧”大家都很熟悉,就是传说中的“钻木取火”,传说当年有个人叫燧人氏,看到森林起火(也有说鸟啄木时出火),认为木中藏火,经过他不断试验,终于创造出“钻木取火”,人类才有了自己取得的第一把火。
发展到周代,人们有了更好的“钻木取火”法,比如春天用柳树,夏天用枣杏和桑柘,顺应季节变化,才可以更容易地取到火。发展到唐代,人们连湿的木头都能取火,“操舟众工立禁岸,湿橹钻火磨星红”,可见钻木取火法在不断改进。当年唐代皇帝每到清明节还举行“赐火仪式”,谁要是得到了皇帝赐的火,就等于得到皇帝的赏识。
“金燧”(阳燧),向太阳取火,很多人小时候都玩过放大镜,对准太阳光,放大镜在纸上汇聚成一个点,不久,纸就会燃烧起来。这种方法在《周礼》中就有记载,可见我国在4000多年前就懂得光学原理了。
“以石敲火”,大家不要被字面意思误解,并不是石头互相敲就出火,而是用石头和铁片相碰撞,下面放一些“火绒”(艾蒿、棉花等物,燃烧至半透熄火,趁干燥微温时装入器具保存),小小的火星落到火绒上,就有火了。
根据这个原理,古人发明了“火镰”,它是“火折子”的前身。火镰一般由3部分组成:火石、火钢和火绒,需要用的时候就拿出来,按照“以石敲火”的方法取火,非常方便。《水浒传》里就使用过它:“自有引火的药头、火刀、火石、火筒、烟煤藏在身边。”
后来火镰越做越精美,成了男人身份地位的象征,而且直到上世纪60年代,陕北都还在使用它,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火镰退出了历史舞台。
“火折子”,是极其方便携带的取火用具,它分为“平民款”和“富贵款”。我们先看“富贵款”,这种火折子通常先以白(红)薯蔓浸水中泡浓,取出后锤扁;再把泡好的棉花、芦苇缨子放上去,再锤扁、晒干;最后加入磷、硝和硫磺这种易燃物质,有钱人讲究,所以还要加入松香或樟脑等香料。
做好以后把它拧成绳子,放进竹筒里,需要用的时候拿出来晃一晃、吹一吹,就冒火了。
“平民款”,就是用草纸、纸钱(给死人烧的纸)制作,把它们卷起来,塞进准备好的竹筒里,再放进磷等物质,要用的时候同样是快速甩、快速吹,与氧气充分接触后就会燃烧,当然了,这种火折子比较劣质,没有高超的技术,可不一定能吹出火。一般是老百姓点烟用的。
可想而知,这种火折子无法长时间保存,一旦竹筒内氧气耗尽,或者纸烧完了,也就没用了。所以它很快被后来的火柴替代了,再到打火机出现,它们也就退出历史舞台了。
但不得不说,无论是“钻木取火”、“以石敲火”还是“火折子”,都体现了咱老祖宗过人的智慧,我们能享受到今天的便捷生活,是因为他们先给我们走了“一大步”,老话说得好“从0到1难,从1到100很简单”,你们觉得呢?
参考资料:《周礼》《汉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