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27年1月25日,武汉人民特铸一铁盾以表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北伐过程中的辉煌功绩,正面镌刻“铁军”二军,刚升任第四军军长的张发奎,代表第四军接受了这一荣耀。
然而,“铁军”名号好像就停在了北伐的巅峰,抗战时期渐渐消亡,这是为何?军长张发奎的反复横跳难辞其咎。
(铁军)
要说有“铁军”著称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为何从北伐后渐渐跌落神坛,甚至在抗日时期逐渐消亡,军长张发奎在政治场上的不定和反复横跳,对第四军的消亡有一定影响。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结论,咱先来简单认识一下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和军长张发奎。
(张发奎)
一、北伐铁军第四军传奇与军长张发奎
第四军成立于1925年7月,是由粤军第一师改编来的,军长为李济深。未来的军长张发奎当时还只是第四军第一独立旅旅长。9月,他奉命率旅东征陈炯明,南讨邓本殷,表现出色,战绩可人。由此升任第四军第十二师副师长。
很快,两个月后,升任第十二师师长,下辖叶挺的三十四、廖培南的第三十五团和黄琪翔的第三十六团。
(叶挺)
1926年,北伐开始,张发奎带着第十二师从海南北上广州,进入湖南配合长沙计划攻打孙传芳和吴佩孚。第四军在北伐中所向披靡,取得汀泗桥、贺胜桥大捷,攻克武昌,由此获得“铁军称号”。铁军一路从湖南打到江西,攻破南昌,战功赫赫,蒋委员长还多次给他们发去贺电。
张发奎表现尤其突出,立了功当然就要升官了,1926年年底,张发奎任第四军军长,黄琪翔为副军长。
1927年宁汉分裂,第十一军的陈铭枢辞去军长一职,第十一军也划到张发奎第四军中,两军在第二次北伐中大败张学良的奉军。
(一众将领)
八一南昌起义后,原本的第四军分裂成中国共产党的红四军、张发奎指挥之四军一部、陈铭枢的第十一军,及李济深的第八路军,本文主要讲述张发奎部第四军。
张发奎部第四军自八一起义后,由于张发奎反复横跳,先归于汪精卫致力反蒋,后又联合蒋介石,接着又牵手桂军,在中原大战中出兵反蒋。在这波折中,第四军损伤很大,不得不留于蒋部,但被边缘化和利用。
(南昌起义油画)
抗日时期张发奎公开发表打击日军,保护祖国。参与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张发奎还指挥了桂柳会战及反攻广州之役,但这个时候的第四军由于边缘化和缩编,多遭重创,“铁军”名号渐渐淡去。
抗战胜利后,张发奎为广州战区接受日本投降的中国最高长官,1946年上任广州行辕主任,1949年3月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也许是看清蒋介石让他收拾烂摊子,或是疲于官场浮沉,同年6月底辞职,定居香港,自此退出军事和政治舞台。
(晚年的张发奎)
张发奎的反复横跳,一是在汪精卫和蒋介石之间,二是他本身带有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矛盾色彩,具体如何,请继续阅读:
二、选汪还是选蒋?决定不下,看时局变化横跳吧!
1927.4.12蒋介石发动政变,大规模清共,原本统一的国民党分裂为汪精卫武汉派和蒋介石南京派,在宁汉对峙中,张发奎选择站队武汉汪精卫。
(汪精卫)
张发奎是站队了,但是他并不想过多参与政治,心里就想着“我是军人,我就好好打仗”,就只想着北伐,所以他也很生气蒋介石在北伐关键时刻拿自家兄弟开刀,家里先起了内讧,影响北伐进度。
那么,张发奎这个选择就很好理解了。由于一心北伐,他很快就带着第四军开启第二次北伐,取得上蔡、东西洪桥大捷,大破张学良的奉军,接着一路打进河南郑州,士气高涨,官兵们都以为会一鼓作气“直捣黄龙府”,但事与愿违。
因为站队汪精卫,汪精卫致力于反蒋,第四军的北伐脚步为此被牵制,转而实施汪的“东征讨蒋”计划,接着又因为七一五政变和南昌起义的波折进向广州。
1927年11月17日,发起广州“张黄事变”,28日,发起自称是反对南京特别委员会而服从国民党中央的“护党”行动,主要打击桂系军阀,保卫广州。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护党纪念章)
1927年12月15日,张发奎被南京政府解除职务,并受到李济深、黄绍雄的联合攻击。18日,通电辞职,并致电蒋介石表示服从,愿以国民党员资格随从补过将来,将部队交给缪培南率领,至此,张发奎苦心经营的第四军全盘进入蒋介石阵营。
为了拿回部队,张发奎不得不重投蒋介石阵营。12月21日,公开发表赞成蒋汪合作并支持蒋介石再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在大家看来,张发奎真是反复无常。
在投靠蒋介石的这一段时间里,蒋介石始终不信任张发奎,只把他当作棋子,第四军不断被边缘化,张发奎渐渐拿回第四军(5月恢复第四军军长职位),但也为蒋效力讨伐桂系。
(张发奎)
不久,张发奎就又决定反蒋了。1929年9月,看清蒋介石想要第四军缴械的阴谋,17号在汪精卫的支持下发出反蒋通电,在1930年的中原大战中,和李宗仁、白崇禧策应反蒋。
此后一直倾向支持汪精卫,但由于宁汉合流,一直蒋介石手下办事,抗日期间主动请缨讨伐日军,却由于蒋介石不信任张发奎,遭遇缩编,“铁军”也不是主力抗日部队,而且没有得到蒋介石的珍惜重视,战场上其他部队也没有有效支援,第四军实力也因此大大受挫。
而对于汪精卫一向的支持到1938年也走向尾声。1938年汪精卫叛国亲日,张发奎严正指责批判。
总的来说,自宁汉对峙,张发奎就一直倾向于汪精卫,但不得不由于时局变化加入蒋介石阵营,但第四军士兵中能看清军长其中的苦楚无奈又有多少呢?张发奎在汪蒋之间的横跳更多让的是给第四军带去不坚定和动摇。
(张发奎)
三、作为国民党人,近了不少共党人,做的事也有点共党味道?
张发奎不仅在汪蒋之间摇摆不定,其实面对中共,他也是一个矛盾体:
张发奎与共产党的渊源可不浅呢,就说他身边的人,就有不少共产党员或支持中共的人:他还是第十二师师长的时候,十二师的政治部主任廖乾五就是共产党员;
同一时期他下辖的第三十四团,团长是叶挺,为中共党员,第三十四团后来发展为叶挺独立团,团里半数以上的军官都是中共党员;
1927年6月,张发奎任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下辖贺龙第二十军,贺龙在南昌起义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他一路走来的副军长黄琪翔,还有一个身份:中国农工党领袖,而这个党派公开大力支持中共主张;除了军官,很多士兵也是中共党员。
(黄琪翔)
在与中共的相处中,张发奎十分认可中共的治军策略,他的许多治军策略也与中共相似:都十分重视群众力量,而且尊重群众,也擅长发动群众力量,这与传统的国民党军官是大有不同的。此外,他也跟中共一样非常重视宣传。
所以,四一二政变时,张发奎反感的拿自家兄弟开刀,是有一层针对蒋介石清共的意味的。
但你说,张发奎支持汪精卫,但后来汪精卫也分共啊!那是不是代表张也非常支持呢?
由于站队,他同意分共政策,但不像蒋介石那样直接屠杀,而是“礼送”,还大批接纳共产党人。
(图文无关 电影《建军大业》中余皑磊扮演张发奎)
也正是这样,中共一直对他抱有幻想,也一直在进行对他的争取工作。但在南昌起义前,邓演达和苏联顾问铁罗尼找他谈的时候他公开表明态度:“我的观点就是必须支持汪(精卫)先生。”
可是您不觉得张发奎很矛盾吗?一方面欣赏学习中共,反感蒋介石清共,对汪精卫的分共也没有切实执行,一方面又拒绝中共的动员。与其说他坚定不移支持汪精卫,不如说,他是盲目跟随汪,或者说,他放不下自己国民党员的身份。
不论怎么说,张发奎的反复横跳对第四军消亡的影响来说,肯定是有的。因为他是第四军的领导人,车头动向决定了火车怎么走,如果车头动来动去,没有一个明确的行驶轨道,车身是会不稳定的,军纪是会受到影响的。
(张发奎)
而且,倘若,张发奎有一点政治抱负或者手段,会不会在汪蒋政治风暴中也杀出一条血路来呢?
但是,造就张发奎反复横跳的,归根结底来说,还是时局。假如当年蒋介石不发动政变,北伐“铁军”会不会更“铁”呢?假如汪精卫不主张东征讨蒋,已经攻进河南第二次北伐的第四军会不会更往前一步呢?假如蒋介石能信任张发奎和第四军,第四军会不会就不会被边缘化,是不是在抗日战场上也能有一番响亮作为呢?
好像有些时候,军人是政客的牺牲品。
都说,乱世出英雄,确实,张发奎是从北洋军阀的乱世中杀出来的。可是,好像,乱世也能毁英雄,动荡的政治漩涡还是有点影响到张发奎的落寞和第四军渐渐消亡的。
参考资料:
官建生.张发奎将军编年表(上)[J].韶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01):56-66.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