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15日,新华社发表《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在这份社论中,我们首次提出了“解放台湾”的口号。不久之后,解放军取得了渡江战役的胜利,并进一步迅速南下。

1949年6月14日,中央军委在给粟裕的电报中写道:“请开始注意研究夺取台湾的问题。台湾是否有可能在较快的时间内夺取,用什么方法去夺取,有何办法分化台湾敌军……请着手研究,并将初步意见电告。”

6月21日,中央军委在给华东局的电报中明确写道,你们目前几个月内有四件大工作,其中一个就是准备解放台湾。

解放台湾不仅是一个军事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应中央的要求,华东局提交了解放台湾后的台湾省政权班子名单:舒同为台湾省委书记,刘格平为省委副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舒同在抗战期间,是八路军总部秘书长、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长。1944年他来到山东工作,历任山东分局委员兼秘书长、新四军暨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暨三野政治部主任等重要职务。

据舒同的女儿舒均均回忆,中央之所以内定父亲为台湾省委的第一书记,“主要是看重了他是知识分子,有文化、文才好,又是知名的书法家,又做过敌工部长,到了台湾之后可以更好地做统战工作。”

在历史上,舒同确实长期担任过国军工作部部长等职务,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他曾参与过策划韩练成部起义这一重大事件。另外还有一个比较有名的故事,说的是红军到陕北不久后,边区政府打算邀请一位当地颇有名望的前清翰林出任边区参议院,不料这位老翰林却非常清高,说自己“和没文化的人谈不了”。毛主席就派舒同给这个人写信,这位翰林看了舒同的信后大为赞叹:“字美文雅,想不到共产党内也有人才啊!”随即同意出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又涉及到舒同的另一个身份——书法家。舒同一生痴爱书法,当年长征途中的马背上,他都不间断地用手指在腿上练字,毛主席得知此事,称舒同为“马背书法家”。

舒同创造的“舒体字”别具一格,自称采纳了楷书、草书、隶书、篆书、草书、颜体、柳体各一分,何绍基书法半分,综合而成,交“七分半”体。毛主席对舒同的书法水平很是赞赏,称他是“党内一支笔,红军书法家”。当时外界普遍认为,国民党有于右任,共产党有舒同,两人齐名。

舒同的书法水平虽然高,但一生从未办过书法展,也未出过书法集。他晚年的时候,很多人慕名上门前去求字,以至于研墨都供不应求,许多人上门求字的时候都要自己带研好的墨汁。

回到正题,不久后,中央授权舒同组建并担任“特殊情况下的台湾省委第一书记”,这无疑是对舒同工作能力的高度认可。

1950年5月17日,第三野战军前委发出《保证攻台作战胜利的几点意见》,并成立以粟裕为总指挥的前线指挥部,以3个兵团、12个军,共50万人的兵力,投入对台作战的准备工作。同时,舒同也搭建起了台湾的省委、省政府各部、厅、地委、县委的领导班子,并对这些干部集中进行了有关台湾的知识、政策培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朝鲜战争打乱了这一计划,随着朝鲜战争中的爆发,美军武力封锁台海,原计划不得不暂时搁置,中央设立了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来处理涉台事务。

由于解放台湾的事情被搁置,舒同就没有当上这个“特殊情况下的台湾省委第一书记”。到了1954年,组织上征求舒同的意见,让他在人民日报社长和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这两个职务中进行选择,舒同认为,自己1944年来到山东后,在此地工作多年,对山东的百姓很有感情,于是他选择了出任后一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