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弟兄,大家来听,你我下欧洲,三年有零,光阴快,真似放雕翎。人人有父母弟兄、夫妻与子女,天性恩情,亲与故、乡党与宾朋,却如何外国做工。”

这是一战期间流传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华工出洋歌。在中国很多人对一战华工的记忆很少,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聊聊一战期间的华工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以英法俄为核心的协约国和以德奥为核心的同盟国在欧洲摆开战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后,英法等协约国人力资源紧张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为了挽回自己的颓势,英法两国把目光投向了中国,他们力图通过招募华工来解决自己的后勤人员短缺的局面,因为在他们的眼中“华工干活不知疲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6年5月,天津一家公司和英法两国签订了计划在中国招募20万人去欧洲的合同。英法两国招募华工的范围遍及华北及沿海各地,但以山东、江苏、直隶为主。同时为解决语言不通的问题,英方还在国内外中国学生中广为招募翻译人员。各地征招的华工到达威海卫后,便被送进华工待发所,进行报名登记和体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检合格的华工会与英法两国签订合同,并且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类似身份证的编号。当时华工的工资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国内会按月交给华工亲人;另一部分会直接交给在欧洲战场上的华工本人。

然而华工到达欧洲战场后,疾病和死亡的危险一直形影不同。比如1917年2月24日,运送华工的法国邮轮在地中海被德国潜艇击沉,543名华工丧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当时华工与英法签订的合同中明确规定华工不需要在前线参战,但是华工所从事的工作则是在战场的最前线。华工们在前线或后方承担起挖掘战壕,装卸弹药给养,修筑铁路、公路、桥梁,制造枪弹,救护伤员,掩埋尸体甚至扫雷等最艰苦、最繁重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一战期间约3万多名华工牺牲在一战的战场上。1918年11月,历时四年的战争终于结束。英国殖民大臣致电英属威海卫租借地行政长官骆克哈特:“值此停战大喜之日,我向威海卫人民祝贺战争胜利,并感谢你们的帮助,从威海卫招募的华工军团对战争发挥了巨大作用,非常感谢华人社团对政府的衷心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战后华工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直到1998年 11月2日,法国政府在巴黎华人社区的博德里古公园内竖立了一块花岗岩石碑,上面刻着,“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和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