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春省亲一回,有一段文字提到了元春和宝玉的姐弟感情,原文是这么说的,说元春没有入宫时,对宝玉十分怜爱,三四岁时,元春就已经教了他很多知识,虽然两人是姐弟,但却又更像母子。
这里面提到了一个时间线,宝玉三四岁时,姐姐元春就教了他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那么此时的元春多大呢?既然能教宝玉,元春至少也得十几岁吧?
但是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一回,却是这么说的,说元春出生之后,“不想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这个公子就是贾宝玉。如果按照冷子兴的说法,元春只比宝玉大了一岁。这是怎么回事?
从原文来看,元春不可能只比宝玉大一岁。大一岁的话,她是不可能亲自教授宝玉那么多知识的。而且后来元春省亲,还将宝玉揽入怀中,说宝玉比之前长高了不少,如果她只比宝玉大一岁,也不可能如此。
既然原文明确形容两人的关系是“其名分虽系姐弟,其情状有如母子”,又说“贾妃之心上念母年将迈,始得此弟”,这都说明,元春是比宝玉大了不少的,而且王夫人生宝玉时,年龄已经不小了。
古代女子入宫一般也就十五岁左右,这一点可以参考宝钗入宫待选,她当时也就十三四岁。所以,比照宝玉三四岁的年龄,元春当时至少也得有十三四岁,后来她就入宫了。
因此,元春与宝玉的年龄差,至少在十岁以上。这才符合名分是姐弟,但情状如母子的形容,也符合王夫人年将迈才生宝玉的设定。
古代人寿命都比较短,诗句里就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因此,王夫人生宝玉时,肯定不再年轻,不可能是二十多岁的年纪,少说也得有三十大几了。
这一点,在宝玉挨打一回,王夫人曾亲口说过,“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这里明确提到,王夫人已经年近半百了。
按照王夫人五十岁算,宝玉挨打时是十三岁左右,那么王夫人生宝玉时的年龄也就出来了,大概在三十六七岁左右。这个年龄在古代来说,的确算是年将迈了。
再来推算下王夫人和贾政结婚时的年龄,古代女子,十五岁及笄,也就是说,到了这个年龄的女子,就可以谈婚论嫁了。
《孔雀东南飞》里明确提到了女子的结婚年龄“十七为君妇”,女子十七岁就结婚了,这个年龄结婚正当时。王熙凤嫁给贾琏时,也是不到二十岁,贾珠和李纨结婚时一样不到二十岁,估计也都是十七八岁。
因此,王夫人和贾政结婚时,应该也只有十七八岁的样子。大家族联姻,青年男女结婚后的第一件事,自然是生儿育女。
而且,她的身份是荣国府的二太太,不管是为自己当时的地位和终身考虑,还是为贾府绵延子嗣考虑,他都会很快进入生育周期,甚至会在短短的几年内,连续生育多个子女。
所以,按照正常的时间来推算的话,王夫人生长子贾珠的时候,最多也就二十岁。按照前面我们分析的年龄,以及当时的观念,王夫人生元春跟生贾珠,应该没隔几年。
甚至,贾珠和元春兄妹俩是先后出生的,这一点也可以参照薛姨妈生薛蟠和宝钗,兄妹俩也只差了两岁。
也就是说,贾政和王夫人的两子一女,长子贾珠和长女元春,年纪相差不是很大,都是王夫人嫁给贾政之后那几年生的,宝玉则是王夫人年将迈时才生的,为什么隔了那么久又生宝玉呢?
这里面有个信息很有意思,王夫人生贾珠在二十岁前后,而贾珠是不到二十岁就死了,这个时候王夫人多大?两头一加,王夫人也就是三十七八岁,不到四十岁。
也就是说,王夫人失去长子贾珠的年纪和生幼子宝玉时的年纪是差不多的!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她生了贾珠和元春之后,就没有再生育子女的念头?
但是,没想到贾珠不到二十岁就夭折了,作为正室的王夫人,忽然觉得人生没了指望,因为古代讲究的就是“母凭子贵”,尤其对于豪门中的女性来说,只有生出儿子,人生的后半辈子才有指望,自己的位置才能坐稳。
这时候,整个局面对王夫人是极为不利的,因为长子夭折了,身边只剩下长女元春一个女孩,如果她不再生育的话,毫无疑问,贾府就要为贾政纳妾生子了,多少人虎视眈眈地盯着呢。
毕竟,贾珠不死的话,他就是荣国府二房将来的继承人,也是王夫人最大的指望。但他一死,荣府二房第四代就没有嫡出子孙了。
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和尊严,于是,年近四十的王夫人,做了一个决定,她要跟贾政再生一个孩子,而且一定要生儿子才行,这就样,贾宝玉出生了。
也就是说,宝玉的出生,是带着使命来的,他是来为哥哥贾珠延续生命的,也是荣府二房名副其实的继承人,所以宝玉一出生,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这不仅仅因为他传奇的出生方式,还因为贾珠的死,让荣府二房对这个新生儿的降生,充满了万分期待。毕竟,曾被寄予厚望的哥哥已经不在了,所有的厚望就都转移到了他身上。
因此,宝玉挨打一回,王夫人才会哭出“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这样看上去狠心的话来。这看似狠心的话里,谁又知道,曾经寄托了父母多少的期望啊,所以他的死,才令人那么绝望。
从王夫人话里,我们隐约也能感觉到,如果贾珠不死,王夫人大概率不会再生。因为她生贾珠和元春两个对她来说,儿女双全,已经足够了,对丈夫对贾府都有了交代。
说王夫人不会再生,是因为她跟贾政之间,并没有很和谐的夫妻感情,两人联姻,似乎只是为了完成家族使命,为了四大家族关联更加紧密。这一点,原文也能看出一些蛛丝马迹来,贾政夫妇之间,几乎没有什么感情交流。
而且,如果王夫人真的想多生子女的话,也不可能隔了那么多年,都已经年将迈了才生宝玉。“年将迈”是多大?我的理解是四十岁左右。
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人过了三十五岁,都已经算是到了中年了,而年将迈自然是比中年还要大的年龄。将近四十岁生子,别说在古代,在今天也算是高龄产妇了。
因此,王夫人当初生宝玉,应该也是冒着一定风险的。但如果不生宝玉,她可能此生都不会再有儿子,她的晚年又该依靠谁指望谁呢?
大家还记得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说的那个故事吧?说一个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这儿子也只有一个儿子,但是好不容易养到十七八岁死了,后来因为老奶奶天天吃斋念佛,感动了观音菩萨,就又赐了她一个儿子,如今都十三四岁了。
刘姥姥说的这个故事,不管真假,但的的确确击中了王夫人的软肋啊。因为这就是现实中王夫人的亲身经历啊。她先生了贾珠,没想到不到二十岁就死了。可以想象,中年丧子的王夫人,当时有多绝望!
眼看儿子就有指望了,贾珠又聪明好学,但谁都没想到忽然一病死了。王夫人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痛定思痛之后,决定为了自己也为了贾府,再次与贾政生子。
宝玉出生之后,因为贾母疼爱异常,毕竟是二房嫡孙啊,所以他与姐姐一起都在贾母身边长大。这样一来,元春入宫之前,也有更多时间带弟弟教弟弟。
这之后,王夫人也一改往常,开始吃斋念佛,怜贫惜弱,因为贾宝玉就等于是上天额外赐给她的孩子啊。等到王熙凤嫁给贾琏,王夫人干脆直接交出了管家权限,不大管事了。
再说到元春带弟弟宝玉的事儿,这么一算下来,前面对元春和贾珠年龄差的分析,又出现了矛盾。
如果贾珠死亡和宝玉出生的时间是前后脚,为了元春能有时间教宝玉,她的年龄肯定还不到入宫年龄,也就是要控制在十五六岁之前。
如此算来,假设贾珠二十岁去世,宝玉这时候刚出生,算上元春还要教他三四年,也就是到宝玉三四岁时她才入宫,那么贾珠死亡宝玉出生时,元春的年龄应该在十岁到十三岁之间。
因此,贾政夫妇的这三个孩子,年龄差应该是这样的:长子贾珠比长女元春大了七八岁,长女元春比幼子宝玉大了十一二岁,而贾珠比宝玉整整大了十八九岁。
贾珠十八九岁去世时,此时元春十一二岁,而宝玉不久之后才出生。也就是说王夫人在十八九岁时生了贾珠,二十六七岁时生了元春,三六十七岁时生了宝玉。
因此,贾珠死的时候,元春还没入宫。这里面其实还隐藏了一个信息,贾珠本来是贾府的指望,要靠他振兴家族的,但是没想到他夭折了。于是十一二岁正当时的贾府大小姐元春,被选中,等到十四五岁被送进宫中,为贾府将来又一个辉煌顶点埋下了伏笔。
这么再一算,元春省亲时,宝玉十一二岁,元春就是二十二三岁,此时距她入宫已经过去了七八年,而她的判词里说“二十年来辨是非”,这个时间应该是指她从入宫到死亡的时间。
也就是说,元春省亲回宫之后,到她最终薨逝,还有十几年的时间,而这十几年,大概也就是贾府最后的气数了。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