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点一下右上角“关注”,持续为您奉上诚意好文。谢谢您的支持!

129师给刘伯承配了两匹坐骑,一匹大白马,一匹大黑骡。刘伯承却从来不骑大黑骡,他自己也不说原因,别人也不好问。后来1942年反扫荡作战中,说也神奇,大黑骡果然出了事。

129师转战在太行山区,那时刘伯承已经50开外,头上受过重伤,劳累过度就会头疼。邓小平特别关照师直属队,要给师长选几匹好坐骑。直属队千挑万选,找来两匹非常强健的,一匹是高头大马,通体白色。一匹是乌油油的骡子,体型非常健硕,非常适于负重。

刘伯承感谢邓小平的好意,对那匹马属意有加,经常骑乘,但说也怪,刘伯承对那匹同样健硕非凡的黑骡子却不怎么感冒,从来没骑过。

那时的人们,不同程度会有一点迷信思想,师部驻地的老百姓传说,黑色大概不吉利,妨主,所以刘师长不骑。对此,刘伯承并不理会,顶多微微一笑。

1942年5月,日军头目筱冢义男集结两万多人,扫荡山西八路军根据地。第一阶段进攻目标是八路军总部,就在那次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就牺牲于此。

第二阶段目标是129师师部驻扎地。

当时刘伯承大胆决定,把主力部队全都调到外线作战,以进攻对进攻,逼迫日寇回师。位于山西黎城县宋家庄的129师师部,只有新一旅二团一个团的兵力。

日军侦探得知129师首脑机关所在地之后,派数千人气势汹汹地压了过来。刘伯承率师部和二团开始在太行山中打转转。

由于当时八路军总部还在被日寇围攻,刘伯承放弃了跳出外线的机会,仍率部留在黎城一带,指示二团制造出主力部队在此的假象,吸引日军来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团真不愧是尖刀部队,虽然人数不多,却化整为零到处袭扰日军的据点和交通线,邯长公路这条日军的交通生命线,一度都被二团截断。

日军摸不清129师主力到底在哪,一见太行山南有这么大的动静,当即判断大鱼在此,于是不断抽兵南下,把重点放在围攻129师上,八路军总部遂得以减轻压力,彭总率部突出重围,转移到安全地带。

这边129师的处境渐渐不利,日军大队人马逼近宋家庄,把129师师部和二团围在宋家庄一带。

刘伯承亲自指挥师直属队和二团一一出发,自己带着一部分人,直到最后关头才出发。

刘伯承骑着那匹大白马,爬上山头,当时天已经傍晚,他突然发现,险情来了。

原来就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遥遥望见一片红光。刘伯承判断必然是鬼子兵在烧房子,他们每次扫荡都这样做,灭绝人性,寸草不留,让八路军返回时无以居用。

刘伯承急令部队原路返回,再找别的路。

这时部队有点慌了,前后都有日军,看来只有死战一条路了。

刘伯承从马上跳下来,坐在石头上,点起一颗烟,那烟是土制的草叶子,和现在的香烟可不是一回事,点着之后一股浓烈刺鼻的味道,熏的眼睛都睁不开。

刘伯承夜里加班时,经常靠这种土烟提神。

大白马不安地来回走着,不远处驮着行李物什的牲口队里,那匹大黑骡驮着满满一堆东西,刚停下来,不住地喷着气。

刘伯承镇之以静,不慌不忙,将士们虽然佩服师长的勇气,却都在为如何打开困局而焦虑。

二团参谋长陈皓看了几遍地图仍然一无所获,进退之路全都有日军。

这时,新一旅政委唐天际突然一拍脑袋说,听当地老乡说过,宋家庄旁边的山上有一条牧羊道,路非常险,只有牧羊人走过,地图上没有标注,估计日军也不知道。只是路太险,不知道大部队能不能通行。

刘伯承把抽了半截的烟扔掉,对大家说:“1799年,俄军统帅苏沃洛夫曾经翻越了从来没有哪支军队能征服的阿尔卑斯山,救出了陷在瑞士的俄军。他有一句名言:凡是鹿能走的地方人就能通过。我们今天就借用这句名言,羊既然能走,我们也能走。”

刘伯承下令,部队迅速转入牧羊道中。

刚开始,山路勉强还算行,刘伯承尚能坐在大白马上走。一到走山路,大白马尤其显得矫健,走山路如履平地,但牲口队里那几匹骡子和驴子就不行了,由于身上负重,不住地栽前蹄。

再往深山里走,据陈皓参谋长回忆,那是一座1297米的山头,非常险峻,大白马也无法驮着人走,刘伯承于是下马步行。

这时已经是深夜11点多了,月光很微弱,大家摸着走。正走着,突然前面传来口令说:注意路右侧悬崖。

刘伯承的警卫员牵着大白马,小心地靠着山壁走。刘伯承提醒:不要拽它那么紧!言下之意是,防止被马拉下悬崖。

正在这里,突然后队里响起一声沉闷的响声,什么东西掉下去了。

好在大家都很有战术素养,没有一个人说话或惊呼。

对面山头上有日军,听见这声音,不明就里,哇啦哇啦地一阵暴叫,打了几枪,见没动静,也就不再大惊小怪了。

这时有人报告,师长那匹黑骡子掉下去了,驮的东西也都光荣报销了。

刘伯承笑笑,只说:人没事就好。

后来这件事传开了,说刘师长慧眼独具,早就看出来这匹黑骡不堪大用。

刘伯承亲自辟谣说:“你们不要把我神化了,我也就是多当了几年兵,打仗嘛,都喜欢用战马,用骡子的少,至于马为啥比骡子强,我也不懂,只是凭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