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说:“粟裕同志智深勇沉,非常优秀,百战百胜,有古名将之风,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是中国的战略家”。

1944年底,太平洋战争让日军压力很大,日益窘迫,一时难以纠集较大兵力对付新四军。毛泽东主席审时度势,交给了粟裕一个新的重任,那就是:渡江南下,开赴东南沿海日占区,争取控制苏、浙、皖、闽、赣等几个省。

1944年12月27日,粟裕将军带领3个团从苏中出发,南渡长江与王必成会师浙江,部队整编为3个纵队。

1945年1月13日,苏浙军区成立,军区负责统一指挥江南、浙东的新四军部队,由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任司令员兼政委。华中局委托粟裕以华中局代表的名义全面领导江南、浙东两个地区的党委工作,统一整编苏浙的新四军部队。

粟裕重担在身,但他不负众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盯”上天目山

天目山,位于杭州西北部,是浙江西部的脊梁,山脉是东北西南走向,绵延百里,植被茂盛,山势险峻,天目山主峰均高达1500米左右,支脉绵延莫干山、昱岭、百丈峰等山脉,是浙西的战略要地。

粟裕早早的就“盯”上了天目山,因为新四军若想打开浙西局面,关键就在于控制天目山,控制了天目山就能屏障苏南,巩固现有的根据地,才能顺利的发展“杭嘉湖区”,进而为打通浙东创造条件。

在天目山,日军的实力已经日落西山,不会主动招惹新四军。而第三战区的国民党部队则会处处掣肘,这里国民党的军队数倍于新四军,虽然现在是“合作时期”,但这让粟裕不得不防。

粟裕:“我们去向日寇收复失地,蒋军顽军就向我们“收复失地”历来如此。”

果然不出粟裕所料,第三战区获悉粟裕南下后,就一直紧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天目山的北面有一个叫“孝丰”的地方,是浙西山区与平原的交界点,既是天目山的北部门户,又是浙西与苏南、皖南来往的要冲,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可以这么说,要控制天目山,就得先控制孝丰。

但是,我军若直取孝丰及其西南、东南则顽军后方宽广,敌援军易到,可能陷入僵局。在介于杭嘉湖平原和天目山山区之间,是莫干山敌后地区,这里有日伪军在一些城镇据守,另有敌忠义救国军和土顽部队三千余人在这一带活动。

我军若首先向这个地区进军,尔后即能以此为基点向东、向南打通与浙东的联系。若顽军乘机攻我侧后,则正可以在孝丰、安吉以西的山地与其作战,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得手后再引向东南发展。

1945年1月,粟裕做出部署:以一部进人天目山支脉莫干山地区,后深入杭嘉湖,打通与浦东、海北的联系,再向浙东发展。”

1945年2月10日,日伪军和国民党军队都沉浸在节日的欢腾中,粟裕下达了出击命令。我军闻令向敌后莫干山地区挺进,战士们顶风冒雪,粉碎了安吉、梅溪等地日伪军的阻拦,连续攻克沿途敌据点,与此同时第三纵队也进至广德、泗安以南有力配合了一纵的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战

2月中旬,粟裕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顾祝同命令国民党第三战区总司令陶广,在广德地区向新四军三纵七支队发动突然进攻,他们的兵力5倍于新四军,来势汹汹,企图切断新四军的退路。

粟裕听到这个消息,不忧反喜,他高兴的说:“顽军主力由孝丰西北向北攻击我第三纵队,这样我们就可以放手在这一地区实行反击,转而进占天目山。既避免了主动攻入顽区在政治上、军事上对我们的不利,又能收到声东击西效果。”

这是粟裕第一次与国民党正规军交手,他的对手是国民党中央军的主力,装备优良、人数众多、战斗力强,此外,配合敌人的还有一支“特务武装”忠义救国军。他们善于游击作战和山地作战,号称“猴子军”。

敌人很猖狂,敌62师师长刘勋浩在意外得知错误情报的情况下,他们认为新四军主力已经东去,回援至少要三天以上,在上堡地区只有一个支队,用五个团去吃它,“两天解决”,“绰绰有余”。

于是令“忠义救国军”二纵四团自广德的小白店出发,率先从西面进攻配合62师的两个团向我七支队发动猛烈进攻……

上堡地区位于孝丰县的西北,这一带东西两侧峰峦对峙,南高北低,而且山高林密,利于新四军发挥近战、夜战的优势,在运动中消灭敌人。

2月14日,敌“忠义救国军”二纵四团,也就是那只“猴子军”率先向我军发起进攻,第七支队的战士们奋起反击,面对戴笠这支“特殊”的部队,七支队采用了“明退暗进”的战法,诱敌深入,并逐步形成包围圈,用五个小时歼灭了这伙不可一世的敌人!

2月15日,敌62师184、185团发起对我军的进攻,此时我八、九支队也投入了战斗,在孝丰周围的几个山头之间展开了,山头争夺战。62师虽然号称正规军,但战斗力不强,他们凭借碉堡阻挡我军攻势,我军为减少伤亡,改变了战法,让各连队的司号员不停的吹冲锋号,没多久,敌人就麻痹了,就趁敌人麻痹、困乏之际,我军攻克敌人的防御阵地。

16日,正当三纵队浴血奋战之际,一纵队主力突然出现在敌62师的背后,敌62师师长了解到的“错误”情报,已经让他处于夹击之中。他本想夹击我第七支队,却被我一、三纵队“夹击”了。

敌62师师长刘勋浩大惊,于当日连夜率186团逃回孝丰。184团和185团则分别被我军包围,与62师师部连络中断,大部被我军歼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感谢”顾祝同

捷报传来,粟裕当机立断下令停止追击。这是他南征以来的首次告捷,这场自卫反击战斗,共歼国民党军1700人。缴获大量的枪支弹药,还有不少汤姆式枪卡宾枪等美制新式武器。

在胜利之后,粟裕将军向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皮”了一下,他下令释放了一批战俘,让他们给顾祝同带去了一封亲笔“感谢信”。

其中写道:“卑职率师南下抗日,正缺武器弹药,承蒙你慷慨解囊。无私奉送俘虏1700名,迫击炮3门,重机枪12挺,轻机枪30挺,汤姆式机枪14挺,及步枪700支解我懒眉之急,真乃雪中送炭,我等万分感激。武器乃多多益善,你如愿再次相送我仍来者不拒。谢谢!”

在国共合作时期,顾祝同名义上是粟裕的“上司”,如今顾祝同收到粟裕这样的“感谢信”,可以说是五味杂陈,他想不通自己五倍于新四军兵力,为何被粟裕轻易打败。

顾祝同并没有吸取教训,他再次发动了对粟裕部的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反顽战役胜利后,2月18日,毛泽东指示华中局:“粟部占莫干山后应巩固现地,勿再主动前进,如顽来攻则反击之。”

可国民党没有吸取教训,他们纠集62、52、192三个师、以及戴笠的忠义救国军共计12个团的兵力,由敌28军军长指挥,兵分三路从西、南、东向我孝丰地区进攻!

敌人气焰比第一次要嚣张,他们妄图形成包围圈,歼灭新四军的有生力量。可是他们再次对自己的力量估计过高,新四军第一、第三纵队协同作战,用顽强的战斗力阻击了敌人的进攻锋芒。

在3月7日,第一、第三纵队向孝丰西南的192、52师的团实施分割包围,全歼敌156团、118团大部敌人,取得很大的战果。敌人开始夺路而逃,为扩大效果,一纵队奋起追击,击溃敌192师,歼灭其两个连。

借此机会,一纵队占领西部天目山,解放临安城,此外一纵队还与二纵会师,控制了东西天目山,打通了浙西、浙东的联系,解放了100多万人口,控制了浙西纵横各100公里。取得了第二次反顽战役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撤!放弃天目山!

经历过两次失败,顾祝同觉得颜面大失。恼羞成怒的他,下令由上官云相亲自出马任总指挥,调集主力14个师,总兵力达6万多人,兵分三路,企图包围和消灭粟裕部的新四军。

5月28日,这三路大军分别占领了新登一线,向新四军苏浙军区的阵地逼近,再次形成了合围之势,并率先发动进攻。次日,新四军三个支队与敌77师接触,并发起反击作战。战斗进行了3天,消灭敌人3300人,新四军伤亡900余人。

战局瞬间就进入了胶着状态,如果继续和国民党硬碰硬,新四军也不会占多大便宜。粟裕开始思考,他下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决定部队主动撤离新登、临安,诱使敌人脱离堡垒阵地,然后在运动中继续消灭顽军有生力量。

撤!暂时放弃天目山。

粟裕的这一决定,让好多指战员都不明白,辛辛苦苦夺来的天目山,为什么要放弃呢?

粟裕耐心的与大家解释道:“现在整个情况变了,顽军的力量、部署变了,我们不能一成不变,不可在新登恋战,也不宜死守天目山。如与顽军拼消耗,则正中国民党下怀。”,“历史的教训,提醒我们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我们不能按照敌人的盘算在他选择的时间、地点作战,要牵着他的鼻子让他跟着我们走。我们还是按照有效的作战原则诱敌深入,各个击破,集中优势兵力首先歼敌一路。”

撤离天目山后,敌人上当了,他们认为新四军撤离天目山为“溃退”,于是立即倾其全部兵力妄图围歼新四军,敌人组成两个兵团向孝丰急速冒进,左兵团是52师、33旅及146师;右兵团由敌突击第一、二纵队、79师组成。

粟裕命令部队,表演出一副“大溃败”的假象,迷惑敌人。

6月19日,敌左兵团52师忍不住了,为了抢功劳,竟然孤军深入。国民党顽军33旅见势也想抢头功,其先头部队还没到达孝丰城,就谎报说部队已经进了孝丰城。

粟裕认为机会来了,他集中兵力首先歼灭52师,6月19日夜新四军一纵、三纵、四纵把敌52师团团包围,到20日傍晚,敌52师两个团被新四军歼灭。

就在敌左路军被围歼的同时,敌右路军也倾巢而出,粟裕再次抓住机遇,果断出击。

命令除九支队继续歼灭残敌和负责打扫战场外,其余支队尽数挥师东向,包围孝丰城边的右翼敌七十九师和突击总队。两天两夜,国民党的“突击第一队”被彻底消灭干净,敌第79师、和敌“突击第二队”大部被歼。

顾祝同的第三次进攻,也被粟裕彻底粉碎,这三次反击战,苏浙军区指战员亡504人、伤1600余人。国民党顽军被歼灭1.36万人,“天目山战役”三战三捷扩大了苏、浙、皖边敌后新区,也为抗日斗争创造了环境。

粟裕在天目山战役上的出色表现,使毛泽东对他的印象很好。在七大讨论粟裕情况时,毛泽东认为:粟裕同志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这话被参加七大的曾山带话传给了新四军的广大将士们。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判断非常正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

其实,“天目山战役”胜利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歼敌的数量、缴获的物资。笔者认为“天目山战役”的效果还有几个方面。

第一,苏浙军区基本上完成了党中央给予的战略任务,为对日大反攻创造了有利尔件。

第二,“天目山战”役实行了由抗日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为抗战胜利后打败国民党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第三,新四军进军浙西,取得天目山三次反顽战的胜利,在浙西人民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在浙西儿女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指战员。

更重要的是,此战让粟裕大显身手,让他积累了对付国民党正规军的宝贵经验,增强了战士们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