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军律师.
如需帮助可关注,私信必复。
随着流量经济的发展,“网红”账号的经济价值与日俱增。实践中经常会出现有的员工个人名义注册的新媒体账号,员工离职后与公司就该账号归属出现纠纷。
那么,员工离职,注册在其名下的新媒体账号归谁所有?如何处分?
员工离职后注册在其名下的新媒体账号的归属和处分需要根据以下情况处理:
1. 如果账号主要由员工个人使用和创建,与工作无关,则归员工所有
归属判定:如果员工使用自己的个人信息注册新媒体账号,且账号的使用主要是基于个人兴趣、爱好或私人事务,与工作内容没有直接的关联,那么该账号应归员工个人所有。例如,员工在业余时间注册了一个分享自己旅行经历的账号,账号的内容都是关于自己的旅行故事、照片和感悟,这种情况下,即便员工从原公司离职,该账号的所有权毫无疑问属于员工个人。
处分方式:员工可以自由决定如何处分该账号,比如继续运营、转让给他人、与其他平台合作等。但在处分过程中,员工需要遵守相关平台的规定和法律法规。例如,如果平台规定账号不得随意转让,那么员工在进行账号转让时就可能会受到限制。
2. 如果账号虽然由员工注册,但主要用于公司业务,则账号应归公司所有
归属判定:当员工以个人身份信息注册新媒体账号,但账号的使用主要是为了公司的业务推广、宣传或运营,且公司在账号的创建和运营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资源、支持或指导,那么账号的归属可能会存在争议。在这种情况下,法院通常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来判定账号的归属,如账号注册的目的和过程、账号运营的实际情况、公司的投入程度等。例如,员工在公司的要求下注册了一个社交媒体账号,用于发布公司的产品信息、宣传公司的品牌,公司提供了拍摄场地、素材、资金等支持,并且账号的运营团队是由公司员工组成的,那么该账号很可能会被认定为公司的财产或与公司存在紧密的关联。
处分方式:如果法院认定账号归公司所有,那么员工在离职时需要将账号移交给公司,并配合公司完成账号的相关手续,如账号的实名认证变更等。如果员工拒绝移交账号,公司有权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要求法院将涉案账号重新实名认证,绑定至公司名下。
据此可知,网络服务平台的实名认证机制作为一项管理措施,并非判定账号使用权的唯一根据。当账号“名不副实”的争议发生在职场时,一般要综合考虑注册行为是否为履行职务行为、账号内容是否为工作内容、制作主体是否为实际使用人、内容与注册人的人身紧密程度等因素,做出合理认定。
为了避免员工离职后新媒体账号归属和处分的纠纷,建议公司在推广宣传时,尽量以公司作为主体来注册账户,注册在他人名下时,可以通过协议明确账号的权属,并对双方权利义务、账号运营管理等内容进行详细约定,避免出现类似争议。劳动者在注册账号时,也要仔细了解平台的相关规定与协议,提前规避风险。
知法守法,希望大家都能充分使用法律武器,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普及法律常识,帮您维护权益。
点赞关注分享,让亲友都得到法律保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