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税大棒对低附加值的产品有效,高附加值的产品是关税拦不住的。

10月初,欧盟通过了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反补贴税提议,欧盟委员会称自中国进口纯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提议获得了欧盟成员国的必要支持。在该提议通过后,中国商务部、欧盟中国商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等方面均表示坚决反对,就连身处欧盟的奔驰、宝马等欧洲车企也对该项提议表示强烈不满。

同样是对待进口纯电动汽车,欧盟的标准却实行了双标,特斯拉因为申请了单独审查,被加征的关税最低,仅在10%的欧盟汽车税标准上加收7.8%,特斯拉在欧盟该项提议通过后,总体关税为17.8%。对待中国车企,欧盟显然祭出了“关税大棒”,根据此前欧盟委员会公布的信息,上汽、吉利和比亚迪是欧盟主要针对的中国车企,其中上汽面临的加征关税税率最高,达35.3%,也就是说,上汽纯电动汽车在欧洲的关税将高达45.3%,吉利和比亚迪加收的关税分别为18.8%和17%,最终在欧洲市场的关税为38.8%和37%。上汽的关税是特斯拉的2.55倍,吉利和比亚迪关税分别是特斯拉的2.2倍和2.1倍。

欧盟此举其实并未获得欧洲全部成员国的支持,德国方面认为欧盟此举不利于全球汽车产业的转型发展,德国奔驰、宝马等各大汽车制造商明确表达了反对。宝马董事长齐普策表示,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达45%的关税是“对欧洲汽车工业的致命信号”,奔驰表示“反补贴关税会长远地削弱一个行业的竞争力,是一个错误,这可能会导致深远的负面结果”。

除了车企,政要们也纷纷表达了立场,德国联邦财政部部长林德纳也称,欧盟委员会“以这种方式冒险”提出临时反补贴税的建议是错误的,与中国的贸易战对欧洲汽车业弊大于利;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也表示,“反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

涉及到的中国车企也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吉利发表声明表示:“吉利控股集团对欧盟委员会的决定表示非常失望。征收反补贴税的决定不具有建设性,将会阻碍欧盟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最终损害欧洲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盟该项提议的通过,其实是2022年针对中车集团提议的延续。但问题是,欧盟这么做,难道忘记中车集团的反杀了吗?

中国高铁也曾经被反补贴调查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一事引发了广泛讨论,实际上,这只是欧盟对中国制裁行动的冰山一角。其实,2022年欧盟还启动了对中车高铁和中车集团的“反补贴调查”。

欧盟认为,中车集团的低报价是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巨额补贴,否则这么低的价格将会处于亏本或“赔钱赚吆喝”,欧盟认为果真如此的话,会严重影响欧盟市场的公平竞争机制。

当时中铁集团的报价极具竞争力,只有3.1亿欧元,不到西班牙公司报价6.237亿欧元的一半。但这种低价并非是不赚钱的倒贴,而是背靠完善的供应链,通过合理控制成本和优化技术流程进而降低总成本,来获取更多的国际订单,并非欧盟认为的中车集团有巨额补贴。

参与竞标的为中国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中车的核心子公司,该公司不仅拥有全球最尖端的高铁研发和生产技术,还汇聚了最专业的产业工人。

论技术,中国高铁技术在全球的影响力远非西班牙可比,其技术的成熟度也是获得多个海外国家公开认可。中车青岛四方最终彻底意识到,这再次是美西方出于政治目的对中国企业的打压,目的是遏制中国的发展。既然如此,我们也不必再忍气吞声。因此,中车青岛四方果断退出了竞标,保加利亚高铁项目顺理成章地由西班牙高铁公司接手。

保加利亚原本倾向中铁集团,在欧盟的干预之下,最终无奈选择西班牙公司。保加利亚舍弃了物美价廉的中国高铁,而选择性价比相对偏低的西班牙Talgo公司,多花了数亿欧元,对2023年GDP总量只有1015.84亿美元全球排名在68位的保加利亚来说,凭空多出的3亿多欧元显然不是小数字,要知道2023年保加利亚在欧洲的GDP排名为第12位‌。人均GDP20900美元,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中排名第21位,在发达国家众多的欧洲,保加利亚也未能挤进发达国家之列。

然而,事情的进展还是超出了保加利亚政府的预料。2024年10月,西班牙Talgo公司通报称无法按期交付,且至少需要推迟三年时间,保加利亚政府后悔不已。

看到这一结果,保加利亚众多网友也按捺不住,纷纷质疑政府为何不选择与中国企业合作。毕竟中国高铁公司承建的雅万高铁项目已经在那里,且广受印尼好评。保加利亚舍弃中国高铁而选择价格更高的西班牙高铁,引发民众的强烈不满。

在西班牙Talgo公司中标后,首都索非亚的中心广场,出现了多次有规模的抗议活动。保加利亚众多网友高举雅万高铁图抨击政府没有选择中国高铁。参与抗议的大学生玛丽亚激动地说:“我们需要先进的交通设施来推动经济发展,而不是被某些政治考量所束缚。中国的方案明明更优惠,为什么我们要花更多的钱买次等货?”

不只是大学生对此不能理解,就连普通民众也表达了不满,一名叫伊万的咖啡店店主也表示,他们都知道中国高铁很厉害,也知道中国高铁帮助了很多国家修建了像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等高铁项目,解决了交通问题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他们本可以拥有这样的机会,却被搞砸了,伊万的言语中充满了无奈和遗憾。

反观中车集团并未受此影响,2023年中车营收2343亿元,同比增长5.08%,止住连续两年营收下滑的势头。归母净利润117.1亿元,同比增长0.5%。2024年上半年,中车营收900.4亿元,同比增长3.13%,归母净利润42.01亿元,同比增长21.40%。营收增速虽然相比去年同期的7.39%有所下滑,但净利润增速却远超过去年同期的10.53%。可见短暂失去保加利亚的订单,对中车的影响微乎其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中国高铁的反杀

保加利亚民众的愤怒和抗议是有原因的,因为高铁技术不是随便哪个国家都能熟练掌握的。从首次出口土耳其、援建沙特麦麦高铁,再到印尼雅万高铁通车,中国高铁早已享誉海外。中国高铁技术已经经受住不同国家不同地形的多重考验,已经用实力证明了自身的能力。

舍弃了中车集团的保加利亚,在自身的高铁项目进展上并不顺利。西班牙Talgo公司虽然中标了,却在项目推进中屡屡遇阻。由于技术能力的不足,西班牙公司无法按时交付列车。其实保加利亚的整体项目需求并不太大,总共只有20辆电动列车,但就这样西班牙Talgo公司也无法如期交付。西班牙公司没有金刚钻还偏偏要揽这个活,虽然挤走了中方,却也成了笑柄。

不是保加利亚不想要中国高铁,而是欧盟拒绝了中国。作为欧盟成员国之一,保加利亚只能被欧盟胁从。欧盟担心,一旦中国与保加利亚达成高铁合作,未来将有更多欧洲国家争先引进中国技术,而各国一旦通用了中国高铁的技术与标准,势必会削弱欧盟在高铁领域的影响力。

‌2023年全球高铁里程排名中,‌中国‌以42000公里位居全球第一‌。排名第二的德国为6226公里,约为中国的1/7,西班牙高铁里程为5705公里,排名第三,但总里程数和中国相距甚远,这或许也说明两国高铁技术上存在不小的差距,这种技术差距,在保加利亚的高铁项目上被完全体现。

Talgo虽然不是个小公司,但是其技术并不出众。它有将近80年的历史,但是供应链并不完善,大量零部件需要进口,近两年受地缘政治的影响,能保证持续的零部件按时交付简直是痴人说梦。同时,Talgo公司在项目过程中还有多个关键技术问题无法解决,导致整个项目进度停滞不前。

Talgo公司给出的理由是因为生产线调整和供应链问题,没法按时交货。最终,保加利亚政府决定取消和Talgo的合同。这一取消不要紧,可把保加利亚的高铁计划给打乱了。原本说好5年内就能完工的项目,现在又得重新来过。原本的高铁建设计划被迫搁置。而这个项目,原本是被保加利亚寄予厚望,是最大的复苏经济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高铁不仅仅是为了改善国内交通,它还承载着国家经济腾飞的梦想。保加利亚这项备受瞩目的高铁项目在欧盟的干预下状况频出,保加利亚此前设想的美好经济也破碎了,西班牙Talgo公司能力不足,可能会促使保加利亚再次考虑中车集团,中车集团有望实现全面反杀。

毕竟此前类似的例子不止一个,比如越南就曾拒绝了中国高铁,最后发现只有中国高铁能完成他们的项目,又回头来找中国高铁寻求合作,当然再次找到中方的时候,话语权已经易主。

比亚迪们的反杀

近期参加巴黎车展的中国车企,有比亚迪、问界、广汽集团、一汽红旗、上汽大通、东风风行、零跑、小鹏和创维等9家中国汽车品牌,占全部参展品牌总量的20%。另外一家被反补贴调查的吉利并未出现在巴黎车展上。这些参展车企表现不俗,尤其比亚迪展台边,德日车企排队参观。据奥地利《标准报》报道,售价109.8万元的比亚迪仰望U8一分钟订单达2000辆。

对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表现,《纽约时报》是这样描述的:在比亚迪展台,大屏幕中放映的是世界各地的地标建筑,从里约热内卢的基督救世主雕像到巴黎的凯旋门——比亚迪在用这种方式来展示他们的雄心壮志。

据了解,比亚迪面向欧洲市场推出的“海狮07”型电动车,市场起售价为45000英镑(约为42万人民币),参展24小时,订单已经过万。海狮07 EV作为比亚迪推出Model Y的直接竞争者,极速215km/h,电池最大可升级至91.3kWh,续航里程也就比国内版本更长,但它的价格只在3.5-4万欧元,而作为对比,Model Y的起售价超过5万欧元。宋PLUS DM-i的欧洲版本Seal U DM-i,起售价则不足4万欧元。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不只是卖车,还顺带解决充电问题。在本届巴黎车展上,比亚迪与合作伙伴壳牌共同宣布,将为比亚迪欧洲车主开放欧洲境内约30万个壳牌充电桩的使用权。

比亚迪、问界、吉利们在欧洲市场的优秀表现,在欧洲电动车市场,吉利的表现尤为亮眼。其沃尔沃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在上半年就达到了123955辆,问界在巴黎车展期间,售价7万欧元的车型订单也超过1.3万辆,比亚迪、吉利和问界以及其他中国车企的销量攀升,让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占有率在逐步攀升,市场研究机构RhoMotion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盟市场占有率不足1%,2023年市场份额已经达到8%,并预计今年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有望突破12%。

国际能源署在4月发布的一份报告,2024年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销量将突破 1000万辆,约占国内市场总销量的45%。这也意味着有超过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流入海外市场。报告称,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猛增了35%,达到创纪录的近1400万辆。今年销量预计达1700万辆,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五分之一以上。比亚迪的销量数据略高于欧洲市场的增长趋势,比亚迪今年1月至7月在欧洲的总销量高达21409辆,去年同期销量为15644辆,同比增长37%。

一位不愿具名的某新能源汽车品牌人士表示,欧盟加征关税,对低附加值的产品有效,高附加值的产品是关税拦不住的。“欧盟这项提议的通过最终损害的是欧盟消费者的利益,虽然短期内看着会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出口有一定影响,但从长远看会对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阻碍,这也是奔驰、宝马都反对该提议的原因所在。”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营收3011亿元,同比增长15.76%;净利润136.3亿元,同比增长24.44%。吉利营收1073亿元,同比增长46.63%;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574.71%。欧洲市场虽然是较快的增长区域,却不是比亚迪和吉利最主要的营收来源,这次“反补贴调查”很难对比亚迪们带来实质性的伤害。

尽管欧盟通过了该项提议,对欧盟的车企有一定的保护,却违背了市场正常竞争机制,不利于欧盟车企的良性竞争,在中国新能源车企技术已经领先的情况下,欧盟此举无疑是“故步自封”,这种不公平行为,甚至有望推动中国新能源车企拉大和欧盟车企的距离,比亚迪们有很大可能像中车集团一样完成对欧盟的“反杀”。到那时,欧盟或才意识到此时的决定会有多愚蠢。

作 者 |梦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