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时代,从来不缺少被标签定义的城市,但能在一众同质化的标签中脱颖而出的却寥寥无几。中国新能源之都——江苏常州就是一个。

新能源赛道有多卷?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深圳、合肥、西安在内的10余座城市,均提出了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等相似的口号,但高手过招往往是场拉锯战,几年下来,“第一城”的位置几经易主,“新汽车之都”也尚无定论,倒是“新能源之都”几乎全网无异议。

9月26日,在2024新能源产业发展大会·投资常州大会上,工信部正式发布常州“中国新能源之都”城市产业名片。激烈的竞争之下,产业如何永葆活力?城市如何贴牢标签?带着这些问题,风口财经再次走进常州。

1

成为官方认证的“中国新能源之都”,常州的高“配得感”,源自于其稳固的“江湖地位”。

很多人大概听说过这样一则坊间传闻:从一颗螺丝钉到整车组装完成,不用出常州,都能找到相应的零部件。

这种说法毫不夸张,相关数据显示,41个工业大类,常州有37个;207个中类,常州有191个;666个小类,常州有600个;生产动力电池的32个环节,常州覆盖了31个;全市57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四成从事装备制造;围绕电池材料、电池单体、电池系统及研发检测等环节的产业链完整度高达97%,且至今未被超越。

从权威机构发布的榜单中,也能感受到这股稳稳的实力,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新能源投资热度聚集榜TOP10》,常州连续三年蝉联全国第一;在《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中,常州的排名从2022年的第5名、2023年的第4名上升到2024年的第3名,连续三年强势进位,并且有4家新能源企业入选全球独角兽榜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强劲的产业已经成为常州突围长三角的主战场,在刚刚发布的三季度报告上,常州前三季度GDP达7557.87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超越广州、杭州、无锡,在长三角城市带中名列前茅。这其中,新能源制造业产值增长19.9%,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高达130.7%。

视线回到2023年,常州新能源产业产值达7681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近50%,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98.9%。按照这个势头,常州诞生首个万亿产业指日可待。

打造中国新能源之都,不仅要产业强,战略施策也得快。伴随着数字对万物的赋能,常州打造新能源生态闭环的模式由以往的“发储送用”创造性增加“网联”环节,加快建设“能源驾驶舱”、“常畅充”等网联平台,推动微电网建设,鼓励车网互动等新业态布局,同时促进“汽车电动化”向“智能网联化”过渡,成为全国率先提出“发储送用网”完善产业生态闭环的城市之一。

新的产业于“高原”之上再攀“高峰”,常州始终进行着高能级的“探路”。

2

“常州能连续签下比亚迪、理想两家新能源车企,说实话是有一些运气的成分的。”在一场由政府领导和企业家、媒体组成的交流会上,某部门干部表示。

运气,往往是强者的谦辞。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到如今的强劲之势,离不开常州政府的善谋与敢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亚迪常州生产车间 图源:常州发布

资料记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常州就开始涉足变压器制造,上世纪80年代电线电缆产业初显雏形,本世纪初光伏产业全面起步,2010年左右开始尝试动力电池。

到了2013年,尽管当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还未成气候,在国内“蔚小理”等一众新势力还没问世、国外先驱特斯拉甚至濒临破产的背景下,常州却开始押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等零部件产业。

“在2014年左右,大部分人还没有关注到新能源汽车的时候,常州街头已经有新能源汽车了。”一位基层干部回忆道,常州领导班子们很早便意识到,新能源汽车产业本身就有成为集群的性质,“政府有意引导企业朝向集群发展。”

于是在2015年前后,为了完善尚在成长中的动力电池产业,常州做了一个更为大胆的决定。彼时,在洛阳诞生的中航锂电陷入严重的资金困境,面对巨额亏损的中航锂电,常州金坛区果断“抄底”,以精妙的资金重组设计,将其由一家洛阳央企子公司转换为常州地方国企,改名为中创新航,并将其总部从河南洛阳搬到了常州金坛区。

在常州政府的精心呵护下,中创新航实现了爆发式增长,2022年10月6日中创新航成功在港交所实现IPO,市值一度超过600亿港元,成为江苏全省最大的IPO。如今,该公司已成为全球动力电池行业出货量前五,国内出货量前三的霸主,是常州动力电池的“龙头链主”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创新航全景 图源:常州发布

“龙头链主”的牵引能力是显而易见的,2019年,比亚迪与常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协议,在常州高新区投资100亿元建设整车工厂,规划年产能40万辆。至此,常州形成了北有“梦想”(比亚迪)、南有“理想”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预计2024年常州新能源乘用车产量将超过78万辆,其中比亚迪汽车将贡献4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亚迪常州基地 图源:常州发布

这些年来,常州一步步完善发储送用的各个环节,2016年招引宁德时代、2017年理想汽车、2018年蜂巢能源、2019年比亚迪……最终形成了由3400多家企业共同组成的庞大产业集群。

3

拥有敢为人先的思维和魄力,常州始终对新兴事物保持着高敏感度,如今,在新能源之外,常州也在蓄力布局另一条未来产业——合成生物。

合成生物学,被誉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其核心在于人工可设计和编写基因组,让细胞为人类活动生产想要的物资,可以说这是一种突破自然进化限制的技术,也被称为21世纪最有颠覆性的前沿技术之一。

由于合成生物学集合了众多基础科学、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交叉学科,发展起来的难度,相较于新能源产业只多不少,因此需要从顶层设计、人才引育、社会治理等方方面面切入。

而擅用先发思维的常州已经下好了“先手棋”。早在2006年,南京大学常州高新技术研究院建院时,便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开展科学研究和产学研活动,成为常州合成生物学研究的雏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 图源:常州发布

此后近20载的时间里,常州在人才培养方面,搭建了南师大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华大工程生物学长荡湖研究所等6家创新平台,同时打造了由4所高校、4个科研院所和38个重点企业组成的合成生物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平台搭建方面,整合现有资源,推动建设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金坛合成生物产业园、西太湖合成生物创新产业园等3个产业园;在政策引导方面,发布了《常州市关于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设立专项基金,完善相关监管机制和服务体系,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如今,常州生物领域的主要企业已有72家,其中高企32家、规上企业31家、“专精特新”企业22家,上市公司2家,潜在独角兽2家。汇集了创健医疗、药物研究所、常茂生物、康润生物、三高生物等一批重点生物企业,这些资源都为做大合成生物产业积蓄了有生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精心灌溉多年的“种子”开出了小小“花朵”,由常州百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第二代RFect V2 siRNA转染试剂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意味着在转染试剂这个小众赛道,常州已拥有媲美国际水平的技术。

无论是“中国新能源之都”的当之无愧,还是合成生物的敢为人先,无不彰显着常州的强者气质,就如流淌在常州人血液中的那八个字——勇争第一,耻为二手。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