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2月15日,《物理评论》上发表了署名为吴健雄等人的论文《在β衰变中检验宇称守恒》,该文章的发表,证实了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这一设想。
这一年,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然而,针对这一奖项,物理学界产生了不小的争议,不少人认为吴健雄应该与他们共同分享这一奖项。因为是她的实验结果证实了他们的设想。
对于外界的种种声音,吴健雄并没有公开发表不满,但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在这一过程中,她因为自己的女性身份受到了歧视。1989年,她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
“尽管我从来没有为了得奖而去做研究工作,但是,当我的工作因为某种原因而被人忽视,依然是深深地伤害了我。”
信中提到的“某种原因”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自己受到的性别歧视。
吴健雄出生于江苏苏州浏阳,一家人跟祖父生活在一起,因祖父重男轻女,吴健雄并没有受到太多宠爱。
但幸运的是,她的父亲吴仲裔曾接受了新学的影响,在家乡创办了一所明德小学,女儿吴健雄也被他安排进了学校,他十分支持女儿读书学习。
1930年,吴健雄考入了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学校人才济济,教授都是社会上颇有名望的人物。
吴健雄作为数学系一年级的新生,却以刻苦在学校闻名。她虽然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但她本人并不古板,相反,她活泼开朗,待人真诚,偶尔也与同学讨论八卦。
在大学期间,吴健雄偶然间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在大学第二年时,她便立即转入了物理学,成为了物理学家施士元的学生。
大学毕业一年后,吴健雄进入了中央研究院物理所,在指导老师顾静徽的建议下,她决定赴美深造。
1936年,吴健雄成功进入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读书,并在之后取得了博士学位。作为一名中国女性,吴健雄在当时的校园中备受歧视,为了证明自己,她付出了大量努力,每天都在实验室里待到很晚。
1942年6月,美国陆军部决定研制原子弹,并将这一计划称作“曼哈顿计划”,由奥本海默牵头,集结了一大批顶尖的物理学家。
而此时的吴健雄却因为自己的女性身份囿于找工作的困境中,且当时人们称她为“身材娇小的中国姑娘”等,这些标签多多少少带有明显的歧视色彩。
1944年3月,吴健雄参与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并成功解决了工程区内连锁反应无法延续的这一难题。
1945年,美军先后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丢下了两颗原子弹,直接促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中美关系彻底破裂,吴健雄等中国籍科学家受到严密监视。1954年,吴健雄选择加入美国国籍,但她的心始终是一颗“中国心”,她关注着祖国的发展。
1971年,她和丈夫袁家骝归国省亲,周总理特意在北京接见了他们,并热烈欢迎他们回国探亲。
晚年,吴健雄将自己的积蓄捐献给了母校,并以自己父亲的名义成立基金会,用来支持成绩优异的学子们深造。1994年,吴健雄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7年2月16日,吴健雄在纽约病逝,享年85岁,李政道在她的墓碑上题词——一个永远的中国人。
吴健雄在物理学领域的成就广受关注,她身上也被贴上了“东方居里夫人”、“核物理女王”、“物理学第一夫人”等标签,这些都是对她成就的认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