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中心”10月28日文章,原题:我们对中国知之甚少 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这种多元化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之一。不同文化和地区之间的对话是一种古老而重要的交流形式,也是抵制暴力的有效手段。中国需要向世界传播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展示其历史上积累的文明财富,尽管这并非易事。一些西方国家及媒体对中国进行政治诋毁,歪曲中国形象。在这些片面报道的作用下,我们对中国悠久的历史、脍炙人口的诗歌、伟大的和平主义和务实精神知之甚少——这些元素渗透在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世界有必要深入了解中国,特别是其文化、社会和传统,由此探索“中国特色”的多重面貌,以及14亿中国人是如何在这个国家和平共处的。
我们对中国的务实精神知之甚少。例如,中国人如何运用古老智慧来探索知识,寻找解决当前问题的办法。几千年来,中国人以各种方式尝试与自然和谐相处,改良农作物和兴建水利工程。中国古代科学主要基于经验,旨在通过实际、有效的应用来满足人类需求。
我们对中国的和平文化知之甚少。以郑和下西洋为例,他的航行主要聚焦于贸易、探索、外交和科学研究。每次航行中,随行人员不仅包括水手,还有商人、外交官、探险家、医生、科学家、精通东亚语言的僧人和翻译,这显然与西方的征服和殖民式航海形成鲜明对比。
我们对长城修建的了解也十分有限。实际上,它是用于抵御外敌入侵的区域性防御工程,而非用于发动进攻的工程。
此外,我们对中国的伟大思想和哲学流派的了解也很有限。例如,对整个亚洲产生深远影响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潮。我们尤其需要加深对儒家、道家思想以及从印度传入并在中国本土化的佛教的认识理解。
6年前我和家人来到中国,(这里的)许多所见所闻让我们惊讶。我们发现了一个奇妙的国度,一个既古老又现代、充满多样性和活力的国家,其特质与我们的习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而,更令我们感到惊讶的是,在中国看到了西班牙文化的影子。例如,中国人非常重视家庭,而在西班牙,特别是在我的家乡加利西亚,人们同样重视家庭。像中国人一样,用餐对于我们来说同样重要,我们喜欢围坐在摆满美食的餐桌前,与家人和朋友共度时光。
在北京秋日的街头,我们看到一些年长的妇女在炒板栗,这让我们感到吃惊。因为加利西亚也有很多栗子,而且我们以同样的方式烹制。
此外,我们对很多进城务工的中国人的处境感同身受,他们的孩子和祖父母留守在农村。这在上世纪的西班牙也发生过,许多人因经济原因搬到城市,把孩子留在乡村由祖父母照料。即使在今天,许多西班牙渔民一旦出海,就不得不离家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这些相似性或许影响了我们对中国的认知,也让我们在这里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经过多年在不同国家辗转生活,中国依然是一个温暖的家,即便它距离我们的祖国万里之遥。
我分享这些故事是因为在我看来,关注双方的相似之处可能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是迈向未知领域的第一步。希望有一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真正了解这个伟大的国家——中国的本质,而不是通过偏见和滤镜的扭曲视角。(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教授、埃菲社北京分社前社长哈维尔·加西亚·费尔南德斯,梁睿璇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