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癌症,被誉为“众病之王”,骨头缝里都像爬满了蚂蚁,疼起来恨不得,立马可以离开这个世界,这是癌症晚期患者们的感受。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也一直在和癌症进行着不懈的斗争,他们研发出各种治疗手段,从手术、放疗到化疗,人类在和癌症的斗争中,从没放弃希望。
但是让人们绝望的是,不是他们不想活,而是高昂的治疗费,他们真的负担不起,抗癌的“神药”虽然层出不穷。
但动辄几十万一针的价格,让无数家庭陷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恶性循环,面对癌症,难道就没有任何办法了吗?
植物黄金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属于癌症患者们的“曙光”,就要来了,一种名为“紫杉醇”的药物,横空出世,成为了无数癌症患者的“救命稻草”。
紫杉醇,这个名字,大多数人或许还比较陌生,但对那些和癌症斗争的人来说,它代表的是活下去的希望。
紫杉醇,是从一种叫做,红豆杉的珍稀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抗癌药物,它也被誉为是,肿瘤科里的“万能药”,然而,希望的背后往往伴随着残酷的现实。
就像命运总爱开玩笑一样,这种承载着无数患者希望的“救命药”,却面临着“卡脖子”的困境,首先紫杉醇的原材料。
红豆杉本身就非常的稀缺,红豆杉是一种生长在,深山老林里的珍稀植物,生长的非常慢,因此被称为“植物大熊猫”。
而提取仅仅一克的紫杉醇,却需要几千斤的红豆杉树皮,这就需要8棵百年的红豆杉,才能满足需求。
更让人头疼的是,紫杉醇在红豆杉中的含量,却又非常的低,提取出大约1公斤的紫杉醇,需要千棵红豆杉。
这就意味着,要想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紫杉醇需求,就需要大量的砍伐红豆杉,这无疑是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物以稀为贵,这也注定了紫杉醇高昂的价格。
除了原材料的珍贵以外,先进的紫杉醇提取技术,核心的红豆杉细胞生产技术,都牢牢的被掌握在,一些欧美国家制药企业的手中。
他们借助着技术上的优势,把紫杉醇的价格,抬高到让人难以承受的高度,患者们根本就承担不起高昂的药费。
人工合成紫杉醇的突破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科学家挺身而出,肩负起了突破技术封锁、造福人类健康的重任,他们深知,只有打破西方国家的技术垄断,才能让更多患者用上这种救命药。
202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基因组所的,闫建斌研究员,带领着团队,绘制出了国际首张,染色体级别的,南方红豆杉高质量参考基因组图谱。
基因组图谱,就好比是一本生物体的“说明书”,记录着生物体所有遗传信息的密码,我们终于有了一张清晰的‘地图’,可以指引我们找到正确的方向。
闫建斌团队绘制的,南方红豆杉基因组图谱,为科学家们深入研究,紫杉醇的合成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也给人工合成紫杉醇指明了方向。
不过,绘制基因组图谱,只是开始,要实现人工合成紫杉醇的目标,还需要找到,具体的“工具”和“方法”。
在进行了大量试验和确认后,T9αH和TOT这两个酶,被确认是核心,它们就像是一对神奇的钥匙,能够轻松的打开,通往紫杉醇合成的大门。
找到钥匙了,接下来就是要打开那把锁,闫建斌和他的小伙伴们,想出了一个新点子,他们打算在植物中搭建一套新的生产线,专门用来制造紫杉醇这种神奇的药物。
就是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把合成紫杉醇的关键基因和酶“,安装到一个经过改造的植物细胞当中,让这个细胞像一个,微型工厂一样,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源源不断的生产紫杉醇。
这个“微型工厂”的成功运转,标志着,我国紫杉醇合成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且,闫建斌和他的同伴,不仅成功的人工重建了,紫杉醇的制造路径,还搞定了,可以用来,大规模生产紫杉醇的关键原料。
这项研究的成功,也让我们中国,在紫杉醇的环保生产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也给全世界提供了,紫杉醇生产的新途径。
打破垄断
闫建斌团队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强烈反响,因为这是一项,里程碑式的突破,它会彻底改变,紫杉醇的生产方式,让更多患者,能够用上这种救命药。
闫建斌教授说,未来,我们可能会用类似的方法,合成出其他的珍稀药物,甚至是一些,从未被发现的新药。
这项技术的出现,也意味着我们中国,不用在受制于西方国家,在紫杉醇的生产技术上,我们在这个领域也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这不仅意味着,我们中国的患者,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获得这种救命药,也意味着中国可以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价格低的紫杉醇,给全球的抗癌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次,人工合成紫杉醇的实现,也为保护珍稀植物资源,提供了新的途径,传统的提取方法,需要大量的砍伐红豆杉。
这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而人工合成紫杉醇,完全摆脱了对天然红豆杉的依赖,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总结
人工合成紫杉醇,让我们看到了科技的力量,也看到了我们中国科学家的,责任与担当,我们期待着,未来人工制造的紫杉醇,给更多的癌症病人,带来希望和光明。
同时,我们也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突破,努力去研究,更高深的技术,那么我们就能够突破别人对我们的限制,掌握那些关键的技术,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卡脖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