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次“南调”行动之一
陈嘉煊
我1968年从上海来到上党老区工作,历经了十余年基层磨炼,年岁日渐进入中年。但作为一个上海人,内心深处始终心存一个梦想,总想着有朝一日能南调回去。
叶落归根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里云:叶落归根。这既是一种心理诉求,又是一种宗族信仰。
历史上的衣冠南渡
在上世纪80年代,我也萌生出南归的愿望,而且这种愿望愈来愈强烈。
我深知,这个心愿在1980年以前只能是奢望,因为国家对户籍制度实行严管,加上经济发展几近停滞,人事流动在地方上十分困难。
时间进入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而来,户籍制度逐渐放开,迁徙逐渐走向自由,社会用人制度也开始“破冰”。是时,南方出现了无须经组织调动,由人事部门主办的人才市场办理引进人才的做法,这种模式对于“我这种人”颇具诱感性。
在这种背景下,长治市已有好几位我认识的“老九”,通过这种办法南调获得成功,他们也是当年一起从南方分配来的。其中办得最顺利的是长钢有位华东化工学院毕业的张冠良,如愿被无锡市煤气公司引走,可谓专业对口。因为当年无锡欲建设城市煤气工程,亟需煤化工人才,而张在校学的的就是煤化工,且又是无锡人,故其南调速度奇快。
南归江南
受此影响,我发僵的内心也渐渐复苏、松动起来。“回归”之念,逐渐强烈,直到抑制不住。我的期望是:南调上海最好;如果回不了上海,调到附近的苏南和浙北也可以。在我心里面,这都属于江南,江南就是我期许的故乡。
江南好
1.首次南调无锡行动夭折
机会在1984年的春天到来了。
当时,江苏无锡县为引进人才,由县人才交流中心在报上发布招聘广告,我得知后即发去简历应聘。很快该交流中心函复:同意接收。但在备注栏里说明,要我改行去从事司法宣传工作。我有些犹豫。
人才引进
我即将此消息函告我大学同窗好友顾仁荣。老顾原在无锡日报社工作,现在已经调入无锡市委办公室工作。很快他回了信,并内附了一纸无锡日报社总编辑尤纪泉给我的亲笔信。这让我没有想到。
无锡市
顾仁荣在信中认为我不必去无锡县,建议去无锡日报社。他透露说报社十分需要人手,并说已将我的信专送锡报尤总编,尤总编反应积极,专门附信给你表示同意接收,望抓紧机会早日办理离职手续……
至今,我还十分清晰地记得尤纪泉先生在信中说,看了我给顾仁荣的信,认为我不必去无锡县改行搞司法宣传,可以婉拒。同时,他欢迎我去无锡日报社工作,还明确说新闻职称可来无锡后再评。关于家属户口问题,他也在信中具体说道,“如随迁人员较多,则有些麻烦……”最后,他再次明确表示我如同意,可马上着手办理有关手续。
出人意料,无锡日报伸出了橄榄枝。
橄榄枝
我接信后,兴奋莫名,真是想不到居然有这么好的南调机会!于是,我持信马上去长治市委宣传部求见部长陆嘉生,表达了我要请辞的意见。本想作为老乡,他应该支持我南调;但想不到却遭到他的一顿批评!我有些发懵。
陆部长的反对理由是我刚获提拔,就急于调走,他无法向市委交代,市委也根本不可能同意。
迫切愿望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让我开始冷静起来,感觉到我的想法有些想当然,事情不好办。
泼了一盆冷水
细细寻思一番,才觉出我的举动有些唐突:一是我觉得有老陆的知遇之恩,怎可违了他的意志;二是市委刚越级提拔了我,这当口我马上提出调走,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再加上我那时有儿有女,一家四口南调,作为一般业务干部被引进,无锡方面也很难安置。这一点,尤总编在信里也说得清楚。
不可能三角形
我思前想后,才品咂出我的调动不是一个人,而是拖家带口的一个家庭。蓦然间,我意识到现在的我早已不是1968年初来长治的那个青年人。顷刻间变得沉重起来。
最终的结果是,我忍痛放弃了这次南调机会。只能是从长计议,再寻机会了。
编者的话:
本文作者陈嘉煊先生,1945年出生于上海,1968年年底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从上海分配来山西晋东南太行老区工作后,到农村插队当过农民、基层供销社站柜台干过营业员,后又分別在肉联加工厂当过工人和食品公司的办公室干事,前后共十年光景。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作者终于得以进入新闻单位,能够得偿所愿,从事与自已所学专业有关的职业,直至退休。这是他离开晋东南25年后的回忆。文笔老道,资料珍贵,令人回味无穷。
出国旅行 作者陈嘉煊近影
热门跟贴